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对偶性的概念在数学和物理学中普遍存在,但并未引起哲学家们足够的重视。直到弦论中几种新型对偶的发现,使得不同的弦论得以统一,引发了弦论的第二次革命。对偶性不光推动了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也必将进一步推动科学哲学基本观念的变革。本文将首先对数学、物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几种对偶性的内容及其含义给出说明;接着,在此基础上对对偶性的基本本体论内涵进行分析,阐明其与对称性和规范对称的区别和联系;最后对其哲学意义,特别是因对偶性而揭示的不同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物理学教育建立于20世纪初,这一时期大量翻译和出版了译自日本的物理学教材,为中国物理学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收集和介绍了61种清末译自日本的物理学教材和著作的基本情况,并简要分析了它们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1988年公布了第一批物理学名词,其中选收了基础物理学部分的2491条基本词。1996年公布了第二批物理学名词,约一万条。这第二批公布的名词是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第一批名词审定的基础上,对物理学各个专业领域的基本词作了补充,并...  相似文献   

4.
从"旁观者"到"观察者" --狭义相对论的科学认识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物理学的一个基本信念认为,科学家只能置身于自然界之外,以"旁观者"的身份"客观"地观察世界.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创立,第一次在物理学中引入"观察者"的概念,使之成为狭义相对论的一个必备要素.此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认识主体的介入."旁观者→观察者→参与者",这一物理学研究主体地位的转换进程,体现了科学认识论的深刻变革及其认识论价值,狭义相对论正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麦克斯韦:经典物理学的巨匠,现代物理学的先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Maxwell,1831-1879),英国19世纪伟大的数学物理学家,物理学史上的重要转折人物。他是近代物理学的巨匠,经典物理学大厦的主要完成者之一,他也是以自己的劳作加速了牛顿力学观念框架崩溃的人,是现代物理学的先师。不了解他的工作,就无法理解现代物理学何以能够产生。无论是作为一个科学家还是一个普通人,麦克斯韦都是一个很有趣味的人。天真与挚  相似文献   

6.
这本书的突出的好处我感到有两方面: 第一,它系统地、具体地介绍了各重要历史阶段物理学中的时空观念。一般是先引用物理学上的重要原著,介绍这些理论的内容,然后进行其哲学意义的分析。看来作者是下了一番“占有材料“的功夫的。  相似文献   

7.
现代物理学在其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物理学中每一个发现都证实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近年来,在物理学领域内“基本”粒子的发现不可辨驳地证明了关于物质的一切简单形式可以相互转化的原理。这也就是对物质世界的统一性的原理提供了最新的最基本的证明。把所有的“基本”  相似文献   

8.
威格纳是20世纪最著名的数学物理学家之一。他首先明确地把对称性引入物理学。在物理学中应用群论,使群论成为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的有效工具。本文介绍威格纳的生平、思想和工作,以及他在美国制造原子弹过程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真相时代科学的典范——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关于时空的观念存在冲突,在试图结合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量子引力理论构建中,最关键也最为困难的就是对时空的处理。文章沿着时空观念在物理学理论中的流变,着重分析了量子引力理论中所蕴含的时空观念,揭示了量子引力理论中时空的涌现特性,探讨了其后真相的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亨利.奥古斯特.罗兰(Henry Augustus Rowland,1848—1901)是美国19世纪后半期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也是当时美国本土少数几位享有世界声望的科学家。他不但在物理学研究方面有过杰出的贡献,而且在培养新一代美国物理学家方面成绩显著,更重要的是,他继承并大力发扬了亨利所倡导的重视纯科学研究的观念,为美国基础物理学从边缘走向世界的中心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国内物理学名词的译名非常混乱,这成为近现代物理学在中国快速传播的巨大障碍。从1920年开始,大批归国留学生为审定物理学名词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他们讨论并确定了物理学名词的翻译原则,为审定名词奠定了基础;他们先后主持了科学名词审查会物理组和物理学会名词审查委员会的工作,并陆续编订了《物理学名词(第一次审查本)》《物理学名词汇》和《物理学名词》三部词典。到1934年,在留学生的全面主导下,国内的物理学名词基本上得到了统一,西方物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因此大大加快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物理”一词的由来与词义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认为,就目前所知,中国古代“物理”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物理”在中国的广泛运用情况表明,其基本含义是泛指事理、道理、情理;通常是指万物之理,或称“大物理”,有时寓有自然规律之义。这种含义与西方古代“物理”一词的含义基本相同。该文还认为,日文“物理学”一词的翻译受到中国古代“物理”一词的深刻影响,且由西文PHYSICA或PHYSICS一词译成中文“物理学”的时间可能早于译成日文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现代物理学研究的极限问题越来越多。极限问题离直接经验最远。极限问题既有科学解,也有哲学解。极限问题的研究需要哲学与思辩。吴孟超教授的《宇宙解的构思》一书,对一些物理学的极限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并表明现代物理学需要思辩,物理学应关注哲学,哲学应参与思辩。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是中国和日本引进西方科技知识的重要历史时期。该文通过讨论物理学书籍的翻译与教科书的编译、教学与研究、统一名词及组织学会等方面的情况,比较了该时期两国传播和接受物理学知识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初期编纂的《物理学名词》,既是接近50年物理学名词统一工作的总结,也为后来的物理学名词审定工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这部名词具有如下特点:以名词统一为目的,遵循一定的收词和定名原则,审查非常充分,广泛征求了意见,方便实用,是接近50年物理学名词工作成果的汇集。  相似文献   

16.
The way physics and other parts of science work can be explained in the framework of radical constructivism. However, this constructivist view itself shows that a uniquily accepted epistemology, constructivism or any other, would not be an advantage for the developmentof science. Unlike physics some parts of science successfully use constructivist concepts inside their theories. Because this is the case particularly in learning theory, constructivist ideas can help to improve physics teaching.  相似文献   

17.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the notion of symmetry has played a major role in physics and in the philosophy of physics. Philosophers have used symmetry to discuss the ontology and seeming objectivity of the laws of physics. We introduce several notions of symmetry in mathematics and explain how they can also be used in resolving different problems in the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We use symmetry to discuss the objectivity of mathematics, the role of mathematical objects, the unreasonable effectiveness of mathematics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mathematics to physics.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前50年中国物理学研究经历了起步和发展阶段.中国物理学者通过各种努力,包括译书、教育改革、留学、合作研究等,广泛开展与国际之间的学术交流.中国物理学研究的过程也反映了中国与国际学术学习与交流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明代末叶至清代末年,与日本江户至明治时代,在历史年代上相当。其间,两国在引进和吸收西方物理学知识的过程中,存在着相互交流与影响。17和18世纪,来华耶稣会士的包含物理学知识的著作传到日本。19世纪50至70年代,来华新教传教士译述的一些物理学书籍在日本被注释翻译,甚至用作教材。明治维新的成功和甲午战争的结局,使两国之间科技交流的态势发生逆转。20世纪初,中国根据日本的物理学教科书翻译和编译了许多书籍。同时,中文物理学名词在相当程度上也受到日文汉字译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伽利略的落体实验打败了亚里士多德的运动理论,迈克耳逊的光学实验否定了以太的存在,昊健雄的字称实验推翻了宇称守恒定律的不受限制的普遍性。这三个实验的发现都否定了被人们长期接受的理论或观念。深刺地影响着物理学的发展和人类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