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丹 《科技信息》2008,(34):234-234
建筑的发展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建筑艺术也就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纪念碑,而中西方古代的建筑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从中折射出中西方人审美情趣、审美心理的差异。本文将对中西方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加以比较,从而试分析出中西方人审美心理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身体化、娱乐化、反智化是目前大众文化的态势,影响了主流文化的发展.其心理原因在于受众的创新、逆反诸心理因素的异化.矫正途径可以有增强大众文化的道德内涵,确保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有效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树立精品意识、创新艺术观念,提高作品品位,激发观众高雅的审美情趣;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受众的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3.
比喻辞格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辞格,它能使被比喻的事物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审美性。按照三类比喻辞格进行审美的分类梳理具有科学性。同时,汉语比喻辞格审美发展有自己内在的规律,比喻辞格的审美和社会文化及审美心理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南宁国际民歌节的审美价值是通过它的审美需要、审美交流和审美修复功能表现出来的.审美人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透过它的视野来研究南宁国际民歌节,不仅是审美人类学实践自己学术主张和丰富自身理论的需要,也是南宁国际民歌节继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当代社会,民歌也面临着发展的新契机,我们应该根据社会的现代需要在保存其人民性、民族性的基础上凸现出民歌的现代美.  相似文献   

5.
钱中文和童庆炳等提出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对中国文艺学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在阐释过程中又彰显出共同的思维模式与话语方式.本论文试图梳理其对这一命题的论证思路,指出其论证过程中的得与失以及在当下语境下这一理论的可行性举动化与拓展.  相似文献   

6.
7.
体育审美活动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和哲学问题,而且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只有深入揭示审美心理活动的规律,才能深刻地理解审美活动的奥秘,本文通过对审美心理各要素的探讨,来揭示体育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各种心理因素及它们之问的心理综合活动,这对体育审美和体育美学的研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形状决定着中国市民具有独特的生存方式、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心理特征。透过市民阅读以及由此形成的通俗文学潮流可以审视中国市民的艺术审美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9.
董丹丹 《科技信息》2010,(21):299-299
旅游离不开审美,旅游是集自然美、社会关和艺术美为一体的综合性审美活动。但是,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不同的社会主体存在着不同的旅游审美情趣和价值观,这直接影响他们对旅游地及景区的选择,对区域旅游开发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寻求协调旅游审美差异的解决方案,发挥其积极影响进而促进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晓东 《科技信息》2010,(4):270-270
伞具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结合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各种审美元素,被赋予了许多深层含义,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将这些元素都运用到伞具的设计当中。  相似文献   

11.
罗杰 《长春大学学报》2011,(11):125-127
从审美人类学的视野来探索"坡芽歌书",它保留了原始文字的象形因素,使其具备了一定的审美特色,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少数民族审美心理的发生、形成、发展等问题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论审美距离     
布洛提出审美“距离说”时,肯定认识到了审美中主客体之间物理距离与心理距离的相似性、可比性,应当从物理与心理相统一的角度来认识审美距离。物理距离指主客体之间的物质远近,主体能保证将认识清楚的空间、时间是合适的物理距离,主体对客体的利害已经有所认识,但在欣赏的当下却不加注意和考虑是合适的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13.
成人教育中,美育不容忽视。美育是情感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心理机制。对于成人在社会、家庭、自身的压力下造成的心理障碍、精神危机有治疗作用,能使受伤的人发展为健康的人。美育还能促进成教学员自由和谐的发展,改变人的“单向度”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14.
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形态决定了中国市民大众独特的生存方式、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心理特征。当下出现的"文化时潮"是社会发展的因素,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这一现象,可以透视中国市民大众的艺术审美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元件参数灵敏度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一种从时域或频域上确定网络调整的方法。经THOMSON滤波器等电路的验证,具有简便、实用的特点,是确定网络调整步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特点和理念的界定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语文美育教育实则是审美期待——审美展开——审美弥漫的审美过程。依据审美心理学原理并遵循中学语文教育的自身规律,就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诱导学生入情入境,启发学生知情悟理以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等问题,联系教学实际和具体作品进行阐述。肯定并强调审美心理过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体验情感的基础上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到美的熏陶,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音乐审美教育,而音乐审美需要作为人的审美活动的出发点,是以音乐美的感应形式来体验人的本质以获得美感享受的一种生命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以情恬心、以情启智、以情导善是音乐审美教育的主要特点,而艺术教育是音乐美育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把握好二者的关系,可以克服重“艺”轻“美”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