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许多知识分子形象,有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旧式知识分子,有在新文化运动中觉醒了的新一代知识分子,还有觉醒了的女性知识分子,表现了他对这些知识分子前途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漳州师院学报》2022,(4):27-32
面对畲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存在的创新后劲不足,难以实现经济效益转化等问题,需通过分析文创产品设计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学习国内外文创成功经验以获取畲族服饰文创产品开发设计新思路。将世界级非遗项目畲族服饰与现代服装设计进行有机结合,使畲族服饰在保持民族文化内涵时进一步传承创新,与现代服装市场形成良性互动,以多样化形式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3.
明代以前,福建畲族、客家、福佬三大族群的分布态势是,客家处在西北部的汀江流域,福佬处在西南部的九龙江流域,两者之间的玳瑁山、博平岭东西麓是畲族的天下.明代中叶以来,这三个族群接触频繁,并掀起联合反抗斗争.斗争被镇压下去后,政府采取增设县治和加强教化的措施,加速了畲族的汉化,大量畲民转化为客家,客家势力因而迅速向玳瑁山、博平岭山麓发展,奠定了如今民族和民系分布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班媚 《理工高教研究》2009,28(4):140-142
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曾被激进的知识分子丢弃,然而现代化过程中所造成的人文精神缺失,呼唤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对传统文化中人文精华的汲取,是完成人的现代化所必需的.现在高等教育阶段的高度专业化造成了大学人文教育的缺乏,因此,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大学课堂具有特殊意义.其具体实施可主要从大学的课程建设和课外熏陶等方面入手,扎扎实实开展大学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5.
人们将所崇拜的图腾形象以符号化的形式融入民族服饰之中,服饰成了图腾文化的载体.探讨图腾与服饰的文化渊源,探讨图腾多元化在民族服饰中的形式与作用,探讨图腾元素在服饰设计创意中的具体应用,目的就是要发挥图腾元素在服饰设计创意中的多元化特点.  相似文献   

6.
日本都市动漫形象热背后所呈现的文明建设需求,以及社会的人文关怀、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作用,对当今动漫艺术功用的发挥具有有益的启示。放大动漫形象的可爱性和强化动漫形象的幽默感,是日本动漫形象应用的重要特点。将动漫形象作为都市文明建设的有意识的选择,作为都市商业文化的有效手段,由此可以把握现代动漫艺术的深层价值。  相似文献   

7.
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从哈尔滨的自然,历史,文化,景观,饮食以及人文因素等多方面入手,对哈尔滨的历史背景,城市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开放性译码分析,最后从所获得的资料中抽象出20个概念,继而在主轴译码阶段得到4个主轴译码.最后对主轴译码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出"冰雪之都、消夏胜地"的哈尔滨形象定位,希望在哈尔滨的发展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湿式多盘制动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分析其失效的原因.以井下铲运机的湿式多盘制动器为研究对象,建立湿式多盘制动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Workbench对制动器的制动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湿式多盘制动器的初始压力分布曲线和制动工况下的温度场和接触压力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湿式多盘制动器的初始接触压力分布不均匀,制动过程中压力和温度相互耦合并在温度最高时压力增长最快.  相似文献   

9.
<胡适留学日记>和<吴宓日记>(1917-1924)是20世纪早期旅美留学生日记的两类典型代表.前者建构了一个"进步"的文明国形象,后者则构造了一个"堕落"的种族主艾美国形象.胡适和吴宓日记中大相径庭的美国形象与他们的文化心态紧密相关.两者分别体现了20世纪早期旅美留学生"异"痴迷或"异"排斥的典型心态.  相似文献   

10.
离合器主要由主动盘、从动盘及压紧弹簧等组成.工作中若这些部件损伤后,离合器就会产生故障.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出国留学人员日渐增多,这其中尤以留日和留芙为最甚,形成了留日和留美的热潮.留日始于维新运动,盛于清末"新政";留美始于洋务运动,盛于"庚款兴学".对这一时期留美和留日热潮的成因、留学渠道及生源质量、所学内容与学习效果以及留学人员归国后的影响加以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两者虽然各有特色,但对中国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闽越文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闽越文化即春秋战国至汉武帝时期闽越人创造的文化。闽越文化对福建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蛇图腾在许多地方遗存,鬼神崇拜沿续不衰,各类习俗对艺术也产生浸润,一些特有风俗尚保存在民间,今日仍存有许多与闽越王有关祠庙,闽越文化与(?)民、高山族、畬族之间亦有着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根据古城废弃、湖泊退缩、频降尘期等发生时代的相对一致性 ,确定了历史时期河西走廊沙漠化过程存在三次大发展时期 ,即南北朝、唐末五代和明清两朝 ,它们均对应近 2ka以来的气候干冷阶段 .认为清代中期河西走廊人口密度突破了干旱地带人口压力的“临界指标”且水资源利用率超过 4 0 %是晚近沙漠化土地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 .  相似文献   

14.
包世臣是晚清著名的经世思想家、学者,在近代经济思想史上有其一定地位,他的人口思想反映了晚清经世思想家们对清末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的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5.
济源位于太行山之南,黄河之北,境内轵道为太行八陉之首,沟通河东与河内两大战略要地,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明末清初,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曾多次转战济源。本文试对李自成历次转战情况进行考证分析,以期对济源历史文化及明末农民起义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清末掀起一股创办报刊的热潮,具体表征如下:一是报刊数量激增,二是报刊地域扩大,三是报刊栏目设置多样化,四是报刊民间化趋向,五是白话报刊大力推广,六是讲阅报社的出现。清末报刊异常繁荣对社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公共领域扩大,形成报刊舆论国家失控的局面。之外,对清末教育、国家发展、学术交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晚清文坛上,刘熙载以他清纯朴素、平易坦率的诗词创作,收获了蕴有其深深韵味的文学成果。和晚清许多作家相较,他的诗词创作具有别样的神韵、独立的风情。放眼晚清文坛,应该说刘熙载是晚近一位有才情、有禀赋、有个性的别具气质的作家。尤其是他的《昨非词》,清淡、朴素、平易、醇正,使得刘熙载的诗词创作具有较深层次的文化底蕴,达到一个较高的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1984年济源文物普查发现了两件汉代陶质墓葬建筑构件,表面均为有鹿头形象的高浮雕。根据中国古代典籍、不同时代不同质地器物上鹿的使用情况及地域风俗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国传统文化源流上考释汉代鹿头陶器产生的必然性。鹿头陶器的发现为研究中国汉代墓葬礼俗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苏颋、张说并称“燕许”,他们身居相位而好尚文学,对后进文士多有荐引、奖拔之举。苏颋之于李白、郑虔,张说之于张九龄、王翰等,二人的延引与提携多有其功而值得关注。在文学由初唐向盛唐过渡之际,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这一问题又不宜过于夸大。贺知章、李泌等非张说所提携者。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中的《卫风·氓》与汉乐府民歌中的《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闺怨情诗的先锋之作。通过对两部作品女子形象的比较,我们可以感受到随着封建礼教制度的确立,女性地位由独立自主逐步走向封锁禁锢的历史印记;我们还可以认识到文学作品是了解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对我们解读当今社会的女性意识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