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较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静脉留置针在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将九四O医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行静脉化疗治疗的104例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A组与B组,每组各52例。A组采取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方式,B组则实施PICC方式。比较两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带管舒适度及活动受限情况。A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92.31%与B组的96.15%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B组置管时间(156.74±16.59)d较A组的(3.68±1.83)d的长(P0.05),局部渗血及渗液、导管堵塞、导管脱落、静脉炎、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A组低(P0.05),活动受限比例亦较A组低(P0.05),其带管舒适度较A组高(P0.05)。PICC应用于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与静脉留置针相比可明显延长置管时间,显著减少静脉炎、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增加带管舒适度,且其对患者日常活动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PICC患者并发症的影响。将本院收治的98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给予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置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留置导管时间。观察组置管不良情况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8%、24.4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45%、6.12%(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P0.05)。PICC置管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可明显改善置管情况,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3.
96例肿瘤患者PICC留置管的应用和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PICC留置管在肿瘤患者静脉输液和化疗中的优越性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总结96例用常规方法留置PICC管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ICC留置管在静脉输液和化疗中的优越性和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结果:96例病人PICC管留置成功率为97.9%,留置时间9~273 d(平均56 d).结论:PICC留置管解决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排除了化疗药物及高渗药物对外周血管损害,其操作简单,费用经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欢肤草本乳膏治疗经PICC置管后局部相关性皮炎的效果。方法对24例实施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相关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用3 M透明防水敷贴,改为敷料qod换药,实验组:仍使用3 M透明防水敷贴,在贴膜上外涂欢肤草木乳膏,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应用欢肤草木乳膏在3 M透明敷贴外涂患处,1次/d,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2例患者在治疗后过敏性皮炎均得到有效缓解,治疗时间为3 d~2 w,治愈率为100%。结论 PICC相关性皮炎患者在固定导管的3 M透明敷贴外涂欢肤草木乳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探讨家庭自我护理在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将行PICC置管的9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引入家庭自我护理理念。对比两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导管护理情况。观察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10.87%较对照组的30.43%低(P0.05);观察组留管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冲管及封管次数、更换正压接头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引入家庭自我护理,可有效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病人在早期抢救治疗中应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58例失血性休克病人急诊手术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输液、输血和中心静脉压监测.深静脉穿刺部位选择右颈内静脉、右锁骨下静脉,材料选用单腔或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结果术后入ICU患者通过留置导管行胃肠外静脉营养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应用深静脉留置导管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快速、方便,能及时补充血容量,快速纠正休克,同时可用于血流动力学变化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病人在早期抢救治疗中应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58例失血性休克病人急诊手术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输液、输血和中心静脉压监测.深静脉穿刺部位选择右颈内静脉、右锁骨下静脉,材料选用单腔或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结果术后入ICU患者通过留置导管行胃肠外静脉营养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应用深静脉留置导管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快速、方便,能及时补充血容量,快速纠正休克,同时可用于血流动力学变化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病人在早期抢救治疗中应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58例失血性休克病人急诊手术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输液、输血和中心静脉压监测。深静脉穿刺部位选择右颈内静脉、右锁骨下静脉,材料选用单腔或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结果术后入ICU患者通过留置导管行胃肠外静脉营养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应用深静脉留置导管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快速、方便,能及时补充血容量,快速纠正休克,同时可用于血流动力学变化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P ICC及外周静脉留置针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便利取样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在邵阳市中心医院进行规范化化疗的189例肺癌患者,记录和分析了P ICC和外周静脉留置针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费用等情况.结果 PICC组与外周静脉留置针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2.3...  相似文献   

10.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给药途径之一。为了有效控制肿瘤,常规采用反复多次大剂量静脉化疗,而许多化疗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加上反复穿刺造成的机械刺激及局部药物高浓度的刺激,导致给药静脉及邻近组织坏死。为了避免中心静脉穿刺所带来的危险及并发症,邵逸夫医院肿瘤科对70例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注入化疗药物,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一、护理要点⒈插管前的宣教对第一次接受化疗的病人,介绍PICC,宣教PICC的优点,带PICC不影响病人带管肢体的活动,可以带管回家。PICC一次性置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创伤患者早期行PICC置管术,保护患者的血管,提高输液治疗满意度。为创伤患者的药物、血液和营养制品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避免高渗液及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维持衡定状态下的正常补液,同时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创伤患者经外周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静脉输液资料。结果:108例患者1次成功进行PICC置管术达105例,置管期间无1例出现药物外渗及导管并发症,病人对输液满意度提高至100%。结论:创伤患者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的保护血管,减少患者发生反复穿刺的痛苦,从而提高护理效率和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危急重症患者中应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护理。方法应用PICC患者117例,并对其护理措施及其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应用PICC患者117例,94例1次穿刺置管成功,23例经第2次或第3次穿刺后置入导管,成功率达100%。结论PICC穿刺点在外周静脉,穿刺简便、安全,成功率高,护理方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分别在新生儿上肢静脉和下肢静脉留置PICC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收住630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上肢静脉组和下肢静脉组,记录并分析两组患儿的置管耗时、出血量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等指标。结果:下肢静脉组置管耗时为56.66±37.26,静脉炎发生率5.5%、发热发生率2.7%,明显低于上肢静脉组(65.43±41.61,12.2%,8.6%);下肢静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77.8%)高于上肢静脉组(6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1,χ2=8.564、9.786、21.72;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下肢静脉留置PICC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少,建议新生儿留置PICC可优先考虑经下肢静脉途径,并将超声技术应用于PICC置管操作及临床使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探究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术(PICC)后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选取2014年2月~2019年4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498例,按照是否形成血栓分为2组,血栓形成的患者10例为血栓形成组,同期无血栓形成的患者488例为血栓未形成组,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498例PICC患者中,发生血栓10例,发生率为2.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栓形成组与血栓未形成组比较,年龄、置管时间、置管部位、预防性抗凝、活动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置管时间≥14d、活动少是影响PICC术后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使用抗凝药物为保护型因素(P0.05)。:PICC术后血栓形成率较高,高龄、置管时间长、置管部位选择、有恶性肿瘤、活动少会增加血栓形成率,应采用针对性预防对策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ICC肠外营养支持在急危重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40例病人经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结果本组38例病人获成功,占95.00%,其中实施肠外营养30例,占75.00%,无感染,无静脉炎发生.2例崮穿刺点选择不当使操作失败。结论PICC在外科急危重病人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引流袋更换与否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关系,减少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和(或)家属讲解该科研的目的和方法,完全尊重患者和家属的选择入组,观察组不更换引流袋,对照组严格按医嘱更换引流袋。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7 d,在无菌操作下采集尿标本送细菌培养。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更换引流袋可减少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在血透治疗中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在血透治疗中的优缺点 ,以供临床合理选用。方法:68例患者根据病情 ,分别行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置管 ,观察导管留置时间 ,相关并发症 ,透析效果评价及患者耐受性。结果:颈内静脉置管血流量充足 ,留置时间长 ,患者耐受性较好。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是首选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在结直肠癌术后PICC留置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方法结直肠癌术后225例患者置入PICC,其中出现留置困难的患者有50例,对其进行放松训练.结果应用放松训练后,成功置入PICC患者45例,成功率为90%,效果显著.结论对结直肠癌术后PICC操作过程中因紧张致留置困难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可帮助其缓解紧张心理,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解决儿科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中常见的头皮静脉留置困难的危重小婴儿需持续维持有效的静脉通道以便急救和用药.探讨通过小儿手背浅静脉逆向留置来确保通道的维持.方法:将100例采用手背静脉留置的小婴儿随机分成A、B两组,A组55例采用手背静脉顺血流方向留置;B组45例采用手背静脉逆血流方向留置.结果:两组发生脱管、外渗、堵管的例数,留置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小儿手背浅静脉逆向留置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重症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探讨行之有效的静脉输液方法.方法分析对32例重症患者进行的输液方法及效果.结果32例中仅2例留置2d,其余均达到预期的目的.结论PICC是临床护理重症病人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输液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