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热点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构建了一个新的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运用新模型,计算了中国41个热点城市的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出适宜于旅游的等级和时段,并对气候舒适度的南北变化进行了分析.依据舒适期的年内分布划分出4种舒适度类型:夏适宜型包括哈尔滨等城市,年内气候舒适度呈倒"U"形变化,不舒适期较长;春秋适宜型包括北京等城市,气候舒适度呈"M"形变化;冬适宜型包括广州等城市,气候舒适度呈"U"形变化;四季适宜型只有昆明,气候舒适度呈倒宽"U"形变化.年综合舒适指数在北纬25°左右最高,以北纬25°为界,以北地区随纬度的降低,综合舒适指数逐步增加,以南地区随纬度的降低,综合舒适指数逐步减小.夏季气候舒适度指数随纬度升高而增大,北方旅游具有更高的气候舒适性;冬季气候舒适度随纬度降低而升高,南方旅游具有更高的气候舒适性.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学》2018,(3):396-403
基于武汉市1965—2015年气候资料,利用气候舒适度评价方法(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和综合舒适指数)对武汉市各月气候舒适度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这50年当中,武汉市4月和10月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变化不大.而其他月份有一定的变化,但气候舒适度等级变化不显著.从综合舒适指数看,春秋季气候舒适度变化不大,多为舒适期,冬季气候舒适度有所上升,夏季气候舒适度仍然较差.1965—2015年武汉市较舒适期的平均持续时间在增加,较不舒适期平均持续时间明显减少,武汉市气候舒适度整体上有提高.其中气候舒适度的年内变化呈"M"形,武汉市是典型的春秋舒适性城市.  相似文献   

3.
利用基于"黄金分割率"的人体舒适度指数计算和等级划分法,对中国大陆1961-2014年547个站点逐日舒适度等级进行了不同尺度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北方以冷不舒适为主,南方以热不舒适为主,酷热中心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严寒主要发生在东北地区.广义舒适域等级(包括微热、舒适和凉爽)多年平均累积日数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地域差异,除冬季以海南及东南沿海城市为最舒适区外,其他季节均以云南省最为舒适,在夏季西北及东北部分地区也相对较为舒适.近54 a来中国大陆舒适等级整体有向热不舒适域转变的倾向,且严寒和酷热等级近年来有所增加,体现了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大背景下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数增多的趋势.对不同季节广义舒适域等级出现日数排名前10的城市进行了统计,提出了相应的旅游出行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宜昌市1986-2015年夏季(6~8月)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和平均相对湿度的气象资料为依据,利用模糊评判法和人体舒适度指数计算模型,分析宜昌市夏季气候舒适度情况。结果表明:宜昌市6月份很舒适指数最高,不舒适指数最低,平均较热天数为18 d,气候舒适性较好;7月份不舒适指数最高,平均较热天数为19 d,气候舒适性比6月份较差;8月份不舒适指数低于7月份,平均较热天数为21 d,较热天数最多,3个月份的气候舒适性略有差异。在总体上宜昌市夏季气候是较舒适的,而气候不舒适性主要是高温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气候舒适度是人居环境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1981—2010年间曲靖城区内麒麟区和沾益县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气温、风速、相对湿度以及日照时数等资料,同时,根据相关评价办法,对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及由此2项组成的气候舒适度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曲靖城区全年无热感,总体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较高,最适合居住时间达5个月以上,其中夏、秋两季气候舒适度最高,处于舒适水平;春季气候舒适度一般,感觉偏冷,处于较不舒适水平;冬季气候舒适度最低,感觉很冷,处于不舒适水平.  相似文献   

6.
近60年来南京市人体舒适度指数变化及其对温度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1951—2009年的南京市日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等资料,对南京市近60年来的逐日人体舒适度指数及其等级划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的人体舒适日数在增加,不舒适以上日数在减少,其变化规律与气温的变化密切相关。南京市最舒适的月份是5月和10月,冷很不舒适及以上月份为1月,热很不舒适及以上时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近60年来南京市春季最舒适日开始与结束时间提前;夏季热很不舒适以上日开始时间提前,结束时间推后,热很不舒适及以上日数增多;秋季最舒适日开始时间推后,结束时间提前,最舒适日数减少。与此同时,秋季热舒适日开始时间提前,结束时间推后;冬季冷很不舒适及以上日开始时间推后,结束时间显著提前,冷很不舒适以上日数减少。  相似文献   

7.
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清镇市1959-2019年气温、湿度、风速、日照等气象资料,利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穿衣指数和舒适度指数对清镇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清镇市4月到10月人体感觉为舒适及以上等级,全年总体感觉为舒适风,冬季人体感觉为凉风;10月到次年的4月着衣保暖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近年来宝鸡市人居气候舒适度变化特征。方法收集宝鸡1960-2013年的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资料,利用一般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评估研究区的各月份的舒适度等级和舒适度的季节特征。结果 1 2013年为近54a最舒适年份,5-6月,8-9月为全年最舒适月份;2宝鸡冬季冷不舒适程度下降,春季舒适日数增加,夏秋两季舒适程度变化不明显;3舒适度年突变以及春、冬两季突变显著,夏、秋两季存在突变现象,但不明显。结论气候变化对宝鸡人居气候舒适度发展总体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9.
舒适度是衡量一个地区是否适宜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指标.基于宁夏2008—2018年25个气象观测站的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以人体舒适度指数(k_(ssd))为指标,计算全省及各市的逐日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全区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年、季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区平均人体舒适度指数主要集中在1~6级,即寒冷、冷、凉、凉爽、舒服、稍热、热,没有炎热及酷热,大部分时间表现为舒适到偏凉的体感状态;舒适度指数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冷、凉等级时间上南多北少,而舒适时间却是北多南少;六盘山海拔较高的区域全年体感为冷和凉的状态,不适宜旅游,而中北部4市的4—9月、地处六盘山区的固原市的5—9月为凉爽到舒适的体感状态,适宜开展户外活动;各地夏季适宜旅游的时间最多(68.6~79.0 d),占夏季的76.2%~87.8%,适合避暑;其次是春季和秋季,适宜户外活动的时间分别为30.3~51.2,26.8~40.1 d;冬季各地冷不舒适特征明显,不太适宜旅游.  相似文献   

10.
平凉市崆峒山旅游气候及人体舒适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平凉市7县(区)气象观测站1961 -2010年近50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平凉市及主要旅游景点崆峒山的气候特征.根据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日平均值,计算出各县区逐日人体舒适度指数及各舒适度等级所占日数的年分布和历年平均值.利用1986-2010年崆峒山客流量资料,对崆峒山客流量和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年内变化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平凉市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体感表现为冷感到舒适,适宜人们旅游疗养.7县(区)人体舒适度较高,适宜居住时间近6个月.夏季人体舒适度最高,处于舒适水平;春、秋季人体舒适度基本一致,处于较舒适水平;冬季人体舒适度较低,处于不舒适水平.由于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不同,7县(区)人体舒适度差异明显,其中舒适度较高的县(区)为崆峒、崇信、泾川、灵台,其次为庄浪、华亭、静宁.崆峒山客流量与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年内变化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