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涛 《科学管理研究》2020,38(4):106-111
科技扶贫在精准扶贫中起着支撑引领作用。科技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技人员和科技特派员、贫困群体等多元主体的协同推进。通过对科技扶贫模式多元主体的调研和分析,发现科技扶贫存在政府内部协同能力不足、企业协同意愿不足、科技人员与科技特派员协同激励不足和贫困群体协同参与不足等问题。应构建多元主体协作运行机制、推进市场化科技扶贫机制、优化科技扶贫项目机制和完善贫困群体能力提升机制,建立起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科技扶贫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
协同治理理论视角下公共危机治理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现状及难题的基础之上,提出在当前国际国内背景下,公共危机治理应在协同治理理论视角下,壮大非政府组织力量,培育民间组织,构建协同治理的组织体系;完善公共危机预警体系,强化协同治理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公共危机治理的国际区间、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之间的多方位合作机制,从而提高协同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有效巩固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地位,构建有利于民营经济公平竞争和良性发展的内外部条件。通过对潍坊市民营经济营商环境存在的思想观念、政策环境、体制机制、市场要素供应四大类外部环境约束和企业管理、产业层次和创新能力、企业文化三大类内部环境约束进行系统分析,理清改进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的基本思路和措施,以期借助国家大力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之机,呼吁全社会进一步放开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束缚,深度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新活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0—2020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的分析表明,2010—2020年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整体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营商环境发展不均衡,苏、浙、沪营商环境得分明显优于安徽省;在市场、金融、法律、政务、人文和生态6个子环境方面,三省一市的分项指标发展各有优势与短板,在政务环境、人文环境方面差异较小,而市场环境、金融环境、法律环境与生态环境存在明显差异。建议长三角三省一市不断加大对区域科技创新研究的投入与支持力度,改善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支持,加强地区社会治安管理和法治合作,不断改善空气质量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以促进区域营商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地区税负与宏观税负同异关系的基础上,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探讨了地区税负的影响因素,进而从经济、税制、执法等方面对地区税负的提升路径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高校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需要依托多边治理理论,从命运共同体的视角,构建一个涵盖"学校-学院-学生-政府-社会-企业"等六大治理主体的多边协同治理体系.即通过内外系统协同和多元主体联动达成创业教育资源的优配;通过各主体权利与义务的平衡达成协作的意愿;通过创新文化和共生价值的整合塑造创业教育使命;通过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的构建保障教育秩序.促使整个育人系统法治与情治合奏、自治与外治协同、多边与单边联动,达成内部治理的合理性和外部治理的合境性,实现高校创业教育"制度化、精细化、系统化"运行.  相似文献   

7.
王秀芳 《甘肃科技》2022,(12):64-67
营商环境是深化改革的“先手棋”,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和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的“驱动器”,是保证和服务重大项目落地的重要保证。“放管服”改革可以减权限权,优化审批流程,激发市场活力,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的重要抓手和主要举措。本研究通过对酒泉市域内82家企业、18个行政机关服务窗口进行问卷调查,对12家重点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在深入调研、综合分析研判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酒泉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期,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时期。社区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的共同领域,推动社区实现善治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在我国社区治理中主要面临着政府全能型的主导地位没有改变、社区居民参与滞后和社区组织发展不充分等方面的困境。针对此,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和促进社区组织的充分发展三个方面论述社区治理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9.
协同治理是未来公共治理的发展趋势。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的演化博弈分析,认为协同治理能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社会公共利益,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合作的收益、成本以及社会公信力得失,提出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的路径,即"三种手段+四大平台+一个框架"。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项目执行过程中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加快项目进程,提出了面向项目制造的项目计划协同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法涉及两个方面:建立项目计划信息之间的关联约束关系,以及关联约束基础上的优化解算.首先通过分析项目计划间信息关联,提出了基于产品信息和WBS的项目计划间接约束关系建立方式;进而结合不同计划模式的差异性,设计了一种用于项目计划协同优化的遗传算法.最后结合实例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路径依赖视角下的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越式发展是指发展速度比较快、幅度比较大、经济状态发生质变,从而超越阶段、他人、过去或者较高点.路径依赖一旦在外部性偶然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欠发达地区要突破路径依赖、实现跨越式发展,可以有以下选择:①抢抓新的战略机遇是突破路径依赖的先决条件.②采用外源型跨越路径:移植创新跨越与模仿创新跨越.③采用内源型跨越路径:放大局部优势.  相似文献   

12.
破产企业本身资金匮乏,无法兼顾环境债权人的权益,为提高环境债权的受偿可能性,现有的保护路径仅仅局限于前置环境债权的受偿顺位,忽视了其他的保护路径.为此,应当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考察,一方面,加强《企业破产法》《环境保护法》和《公司法》的制度衔接,正确认识破产程序中的优先权制度,同时,不能忽视企业背后股东和董事及其他利益相...  相似文献   

13.
14.
推进农村基层治理,实现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价值目标。农村基层的有效治理有助于化解基层矛盾、修补基层生态、巩固基层政权。面对农村基层治理理念异化、基层治理与社会结构脱嵌、基层行政权力势差、基层治理效益损耗的治理困境,应该从矫正治理理念价值偏差、创新基层治理方式、优化基层治理结构、健全基层治理机制层面入手,实现农村基层治理的优化和乡村的善治。  相似文献   

15.
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和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当前,农村基层治理中存在城镇化进程加快下的民主管理被“虚置”、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错位”下的治理机制不完善、乡村治理资源“碎片化”下的治理功效不明显等问题。以协同治理有助于无缝隙服务政府的构建、有助于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的优化、有助于激发农村治理活力、实现农村治理资源优化配置的价值特性入手分析,探索了实现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再造公共服务流程,打造无缝隙服务政府,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构建“一核为主、多元共治”的农村治理机制;激发治理主体活力,完善治理资源配置体系。  相似文献   

16.
17.
市域社会治理的本质属性是协同性,其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制度协同、主体协同以及体系协同。因此,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的协同性,就必须增强市域社会治理的制度协同、主体协同以及体系协同。首先,要增强市域社会治理的制度协同,就需要改变“闭门造车式”的制度建设方式,增强制度建设协同化水平;需要改变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耦合不足的局面,强化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耦合性。其次,要增强市域社会治理的主体协同,就必须进一步弘扬民主协商精神,激发市域社会治理主体参与意愿;培养社会主体协商治理能力;拓展多元主体参与协商的渠道。再次,要增强市域社会治理的体系协同,就必须建构“一核多元”治理结构,促进多元主体良性互动和协同网络建设;坚持“六治融合”,实现“政治”、法治、德治、“心治”、自治、“智治”的良性互动和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带来政府治理模式等深层次变革。文章从信息技术推动政府数字化与整体性发展出发,探究跨部门一体化协同治理的构建。通过文献分析构建了基于“技术-制度-组织”的三维分析框架,以G市一体化科技治超的实践作为分析对象,对技术嵌入组织协同治理的过程进行归纳分析。研究发现,技术协同为跨部门一体化科技治超提供了平台,制度与组织则提供保障条件,要解决科层制组织结构带来的问题,需更新治理理念,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协同治理机制,为技术嵌入的跨部门协同超载治理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19.
湘西地区地形复杂.交通闭塞.严重制约着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析了该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发展以陆路运输方式为主,网络单薄.通达性能差的基本格局;透视了该地区加快发展交通运输网络的动力机制.提出了交通运输网络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湘西北地区扁豆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发现有15个品种,其中早熟品种1个,中熟品种13个,晚熟品种1个,并筛选出适宜常德地区栽培的3个优良品种:即中熟品种白肉大扁豆、红肉扁豆;晚熟品种深绿色肉扁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