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湖南德夯风景名胜区植物多样性在植物调查、区系研究、河谷生境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及植物资源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未来应重点开展特殊生境下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植物在河谷特殊生境下的适应机制、加强植物资源保护及园区管理建设工作,实现德夯风景名胜区植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借助GIS软件提取景观斑块的数量、面积、周长等信息,同时选取分维数、破碎度、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等景观指数对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各景观类型的斑块数、面积和周长分布极不平衡;松林、针叶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景观是研究区的主导景观类型;各种景观类型表现出不同的几何形状,旅游景点和居民点景观的破碎度大;研究区景观的多样性指数较低,优势度指数较高,均匀度指数较低.景观类型的规划与布局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不合理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东山县景观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东山县为研究实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进行景观生态分类,并选取了景观多样性、景观空间构型及斑块特征3组指标,对该区的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整体朝着景观多样化方向发展,但是随着人类活动干扰强度的增大,区域景观类型破碎化趋势明显,导致区域生态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4.
景观格局分析是景观规划的基础,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笔者以南京市幕燕风貌区为例,在利用风貌区CAD底图,获取景观斑块类型、数量、面积等数据信息的基础上,选取景观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破碎度、分离度5项指标,对幕燕风貌区景观格局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1551,优势度指数为0.6367,均匀度指数为0.5289,风貌区具有优势的景观类型、景观分布不均匀;2)大多数类型景观的破碎度指数及分离度都较高,说明风貌区受人为干扰显著.据此,提出了统筹安排景区内建设用地外迁、对风貌区内弃置地统一进行生态修复、进行整体景观格局规划、减小景观破碎度和分离度、打造风貌区丰富的景观类型、提高景观多样性等景观格局优化的措施,以期为风貌区规划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景观破碎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景观多样性、分维数、破碎度等指数,分析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不同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人类活动的干扰是青秀山景观破碎的主导因素,在整个研究区域中,常绿阔叶林和马尾松林的破碎化程度较轻.斑块面积较大且形状复杂;经济林和农田等人工景观较破碎,斑块小而密集,形状较为规则;整体景观的面积多样性最高,而斑块多样性最低,说明面积分布比斑块数分布均匀,人为干扰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6.
 采用景观视觉敏感度、植被景观优势度倒数、平均分维数的倒数、景观斑块数量破碎度、景观聚合度倒数、景观多样性指数倒数、建筑面积比及道路廊道密度指数8个指标构建了生态旅游干扰评价模型,评价分析了生态旅游对武夷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植被景观的干扰,并首次利用改进单纯形投影寻踪法来对8个模型指标因子进行聚类分级和检验其贡献度水平。结果表明:生态旅游对武夷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大竹岚、先峰岭、挂敦、双溪口景区景观系统干扰较轻,对桃园峪、黄岗山、双泉寺、麻雀观鸟和罗家洞景区干扰较严重,对坳头农家度假村和三岗景区干扰最严重。8个指标表征干扰强度的贡献率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视觉敏感度指数=植被景观优势度倒数=平均分维数的倒数>道密度指标>景观多样性指数倒数>景观斑块数量破碎度>建筑面积比>景观聚合度倒数。  相似文献   

7.
宋秋萍 《科技资讯》2008,(4):154-154
植物景观资源作为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风景区的景观资源价值和改善景区生态环境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古隆中风景区为研究对象,调查发现,襄樊古隆中风景区有景观植物418种(含变种等),隶属于108秤213属,其中蕨类植物16种,裸子植物22种,被子植物380种。通过对该风景区景观植物资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的分析,就其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为风景区景观植物科学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大别山区霍山县森林景观格局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在Arc GIS10.3和Fragstats4.2支持下,从斑块类型和景观镶嵌体两级水平上选取多种指数对大别山区霍山县森林景观的格局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林地景观类型占总面积的73.549%,是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有林地中的天然阔叶林、天然针叶林、人工针叶林、人工阔叶林和人工竹林所占比重较高,景观空间分布呈现集中连片,是起支配作用的主要景观;全区森林景观多样性丰富,景观异质性较强,结构较为复杂,有利于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和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维系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但受人类活动的干扰,林地景观破碎化,不利于改善立地条件与提高林分质量。  相似文献   

9.
公路是线型的开发项目,尤其在风景区内修建公路,对景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都会造成相当严重的破坏。以泰山风景名胜区登山西路为例,探讨风景名胜区公路景观生态恢复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5年安宁区SPOT 5遥感影像和正射航空影像数据,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分形维数指数、聚集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等指数,在确定出研究区的适宜研究粒度为10 m的基础上,从斑块格局、区域景观格局等方面进行景观生态分析,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现状进行研究.采用200 m×200 m的正方形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数据切分成规则格网,计算每个格网的多样性指数,通过半方差分析研究多样性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农业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较高,人工景观类型斑块形状规则,自然景观的分维数较高.各街道的景观指数分异特征明显.多样性分布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性,属于中等强度空间相关,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安宁区中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