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子论和自然的描述 [丹麦] N.波尔著郁韬译本书收集作者的四篇论文,并有绪论一篇。各文发表于新式量子力学初露头角的时期(1925——1929),企图对当时量子论的发展形势,作出哲学的分析和概括。作者及其学派在哲学观点上,是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的。在他的许多论文中,都以不同的明显程度阐述了不少实证主义观点。在本书第二篇文章中,作者首次提出了他的所谓“互补原理”,这是作者的中心哲学思想。因此,本书是了解波尔及其学派的哲学思想的资料之一。  相似文献   

2.
卖时间     
邹文 《科学大观园》2006,(13):56-57
在富兰克林报社前面的书店里,一位犹豫了将近1个小时的年轻人终于开口问店员了“:这本书多少钱?”“2美元。”售货员回答。“2美元?”年轻人又问“,你能不能少要点儿?”“它的价格就是2美元。”售货员没有别的回答。这位年轻的顾客又看了一会儿,然后问:“富兰克林先生在吗?”“在,”售货员回答“,他在印刷室忙着呢。”“那好,我要见见他。”这个年轻人坚持一定要见富兰克林。于是,富兰克林就被找了出来。年轻人问“:富兰克林先生,这本书你能出的最低价格是多少?”“2美元25美分。”富兰克林不加思索地回答。“2美元25美分?你的店员刚才还说2…  相似文献   

3.
苏联物理学家格森在国际学术界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对牛顿力学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史外史研究的新路向,对科学学和科学社会学的兴起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格森、“格森事件”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可操作性学术规范是防止越轨行为之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充斥学界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八十年代具有“国际影响”的“李赋斌剽窃案”到九十年代初“王同亿现象”为代表的“学术垃圾”以及近期某教授的“引用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越轨行为在我国学术界大量存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从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层面上找遍原因后,重新审视学术界的现状,我们遗憾地发现:当前学术界对学术规范的认识是模糊的、零碎的,尤其是可操作性学术规范的建设更是严重滞后,以至对越轨行为没有明确的认定标准和处罚措施。其实,越轨行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行为失去社会控制。学术规…  相似文献   

5.
此书由湛垦华、沈小峰等人编译,即将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在普利高津教授直接赞助下编成的,他为本书的出版写了序言,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收入了普利高津专门为这本书撰写的“我的科学生活”一文。文中,生动地叙述了他的科学生活经历,介绍了耗散结构理论诞生的全过程以及他对未来的展望。这篇文章是研究普利高津的科学思想和哲学观点的宝贵资料。第二部分收入了普利高津论述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学术界确实存在着诸种“不规范”的现象。不过,在谈论学术失范的时候,人们不应当有这样的印象:在过去某个时期,中国学术界是具有严整的规范的。学术失范的真正含义是:在近20多年来,中国学术界并没有随着学术研究的进展,而积极地制订一整套真正合乎学术要求的规范,学术失范的根源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学术站点的设立、学术职务的评聘等方面,非学术的(主要是行政的、政治的)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经常发现,许多在某个方面具有一定“权威”的评委,在对某个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和成果进行评审时,并没有严格地根据学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科学大战”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争论的焦点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针对英美学术界尤其是拉宾格尔和柯林斯等人致力于超越“科学大战”的努力进行了讨论,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从对立走向对话正在成为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发展趋势和潮流,我国学术界应当从中得到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中期,数据库刚传入我国,许多术语都是新的,数据库术语的翻译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数据库术语中有一个常见词“key”,如primary key、secondary key 、candidate key等.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从美国回来的老教授建议将“key”翻译为“码”.我国数据库领域的先驱萨师煊老师很尊重这位老教授,于是就在自己的讲义和随后的教科书中采用了这一译法,将“key”译为“码”.萨老师的教材是我国数据库系统概论的第一本书,也是一本优秀的教科书,曾多次再版,受其教育和影响的人非常之多,因而“码”这一译名流传很广.  相似文献   

9.
2013年9月,“中德作家论坛”在北京举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应邀在论坛做演讲.他在题为《全球化时代作家的责任》的演讲中说:“作家一定要有定力,而不是随波逐流.”他回忆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商业化大潮来袭,“下海”是当时最响亮的词汇,而他却没能抵挡住金钱的诱惑,也以自己独特的形式“下海”挣大钱.  相似文献   

10.
James G.Paradis的《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1979年由内布拉斯加大学出版社出版。《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是赫胥黎在1863年发表的一本名著。Paradis是从思想史家的观点来写这本书的。他的主要目的是从哲学上来考察赫胥黎对人和自然界的观点。该书讨论了赫胥黎的科学概念的形成,特别强调卡莱尔的影响。可是,赫胥黎很快就同卡莱尔的“英雄崇拜”思想分手了,并开始发展他自己的社会伦理思想。这本书探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讲到“物质的可分性”时,说“黑格尔很容易地把这个可分性问题对付过去了,因为他说:物质既是两者,即可分的和连续的,同时又不是两者;这不是什么答案,但现在差不多已被证明了。”我怀疑恩格斯在这里出现了一个笔误,把“分立”(diskret)写成了“可分”(teilbar)。这虽然是一字之差,但相去甚远。如不更正,不但同黑格尔的哲学思想相违背,而且必然会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上引起混乱。很遗憾,在我国学术界确实有人,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出版了林赛、马根脑合著的《物理学的基础》一书的汉译本。诚如译者在《译后记》中所说,原书“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有一定影响;许多谈论物理理论分析的文章中常提到这本书。”(第636页)我个人接触到的一些颇有价值的物理学著作,也常常征引本书的物理内容或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点。一方面,这当然表明此书有一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这也反映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唯心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的侵袭。虽然,作者们在物理学方面曾有一定造诣,但是,他们写这本书,显然不是要就事论事地阐述物理学,而是硬要给物理学编造一种实证主义的“基础”。唯物主义的发展和成长,本来就是对唯心主义坚持斗争的过程,因此,我们对于《物理学的基础》中的实证主义观点当然不能熟视无睹。我们认为,对《物理学的基础》这样的书籍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和批判,可以有助于清除资产阶级实证主义哲学对物理学的影响。在汉译本中,通过《编后记》和若干小注,译者已经对书中的某些观点进行了一定的批判。本文笔者从此得到启示,也愿谈谈自己读了这本书以后的一些感想。  相似文献   

13.
在4月2日的文汇报上刊载遗传学家谈家槙先生写了“从‘生物密码’谈到遗传学中的百家争鸣”一文,作者一开头就提出了关于“生物密码”的问题在最近的一些情况,他提到苏联科学家对这一个问题的看法,如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恩格尔加尔德院士说道:“生物学将成为一门精密科学……五十年后使能把生物密码—遗传物质化学密码——翻译出来。”物理学家达姆院士说道:“不久以后,生物学将要代替物理学担任自然科学中的主角”。接着作者问道?什么是精密科学?什么是生物密码?为什么当前各国科学界这样重视生物学的发展?这些都是饶有兴趣的问题。他又说:这些问题也是有关我国生物学今后发展的途径,必须应该引起我国学术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本书是由美籍印度学者梅拉(J.Mehra)主持撰写的一部量子理论史,另一位作者莱辛伯(H.Rechenberg)起了秘书和助手的作用,基本的思路和风格都是属于梅拉的。因此,在以下的讨论中,我们所说的“作者”就是指梅拉。我们把赞许和批评的“矛头”都指向他。  相似文献   

15.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方法论是否具有只重视经验证伪而完全否认经验“证实”的片面性,学术界对此的回答基本上是肯定的;而他的科学哲学思想是否前后一致,则是学术界的一个重大分歧。本文试沿着波普尔的思想轨迹,通过对他先后提出的三个理论评价标准的深入剖析,阐明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自然辩证法通讯》新开辟“共建学术规范、整饬学术道德”专栏,对此我是十分赞同的。这不仅是因为本人曾深受因文章被人抄窃而带来的懊恼,更是因为近年来的不良学风着实令人咋舌、忧虑。在此仅举两例,可窥全貌:(1)有一本名曰“丑陋的学术人”的书(署名为“东方善霸”,陕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作者通过自己的实际调查和采访,实话实说,曝光了近年来学术界所发生的各种丑陋现象,并声明,“本书所涉及到的人物和事件皆非虚构,如果读者在书中发现了某些似曾相识的真人真事,那绝不是巧合!”。读罢,既在吃惊中大饱“眼福”,…  相似文献   

17.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说:他一生中最爱的书有两本,一本是《安娜·卡列尼娜》,另一本是《百年孤独》.克林顿在耶鲁大学法律系攻读博士学位时第一次接触到《百年孤独》这本书,他说:"我从早到晚捧着这本书看,在课堂上也偷着看,还被老师发现挨了批.  相似文献   

18.
自由思想和研究的热情——卡尔·皮尔逊社会哲学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尔·皮尔逊(Karl Pearson,1857—1936)是英国著名的哲人科学家,是19和20世纪之交罕见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也是一位身体力行的社会改革家。他就各种社会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提出了一整套诱人的解决方案。他关于“自由思想”的论述,至今仍值得每一个知识人深思;他关于“市场的热情和研究的热情”的论述,值得混迹于学术界的“市场人”猛省,值得“研究人”警惕。这些论述的思想意义是永存的,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9.
波普自认为是一个“坚定的非决定论”者,而学术界的一些观点论述了他并不是一个坚定的非决定论者。笔者主要通过前提条件和推演过程两个方面阐述了他的驳决定论软弱无力;通过对量子力学和遗传密码能否破译等几个问题阐明了他的建立非决定论论据不足。并又他自己也感觉到“非决定论是不够的”。最后总结提出:波普是一个“准非决定论”者。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学术研究?学术研究就是要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有所创新,以新的成果作为对学术发展的奉献。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研究学问,是要接受一种有系统的知识,而窥破他有不足或不确的点,专心研求,要有一种新发明或新发现,来补充他,或改正他”。(引自蔡元培《为什么要研究学问》,1935年6月)我国著名化学家黄子卿先生也曾对科学研究作了很透彻的说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是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大小,要看提的问题如何。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是新的,首先是新的主意,新的见解,如果主意不新,方法新也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