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汪前军  周孟然 《科技信息》2013,(23):94-94,123
本文提出一种矿山物联网的构想,以ARM为处理器,嵌入式linux为操作系统,用简单易用的boa服务器组网,将各个分站点连接起来,可以在ARM外扩展GPRS和RFID模块,实现井下的无线数据传输,和远程的无线控制,即可以实现在手机,PAD等手持设备上查看并控制运行状态.并且在PC机上进行了网络摄像头的测试,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设计采用无线方式控制LED系统字模显示,依托PC机串口通信,并通过无线发射模块远程无线控制点阵显示屏系统,实现对显示信息进行更新和显示速度控制等操作,完成远程无线控制LED显示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蓝牙传输的脉搏信号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基于无线蓝牙传输的脉搏信号检测系统,系统包括PVDF脉搏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电路、蓝牙无线传输模块和上位机数据接收显示模块.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人体的脉搏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将数据通过蓝牙无线发送到由J2ME语言编程的手机中,接收到的脉搏信号可在手机上显示波形,并可进一步对信号进行处理,进而实现远程监护.  相似文献   

4.
何信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5):3754-3758
介绍了智能家居控制模块的硬件系统控制原理,以及相关的软件程序。在该系统中,以LPC1768为中央处理单元,结合蓝牙通信模块组网实现对整个家居系统控制。配合LCD显示控制和GSM移动通信模块,实现家居系统的现场及远程控制。通过对系统进行调试,结果表明能够实现任意手机终端远程GSM通信,在各个蓝牙模块协作下,实现了远程控制智能家居。  相似文献   

5.
本系统是基于多种无线技术的远程监控装置,通过无线射频在2.4GHz频段进行双向数据通信。由高性能的STC12C5A60S2控制的数据采集器和控制器组成。数据采集器通过多种传感器采集温度等环境信息,再通过无线射频技术发送到主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数据处理并显示,通过红外技术接收编码了的控制信号,从而对继电器进行控制;可通过GSM技术将数据发送到手机终端上,也可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对系统进行远程控制;通过无线串口模块与PC进行数据传送,由上位机绘制数据图表。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园林绿地微灌远程实时测控,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监控系统.该系统由数据采集与控制节点模块、汇聚节点模块、控制终端和远程控制中心等组成,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传感网络、移动Internet网传送,并解决电源设计问题.园林绿地远程微灌控制系统为实现大规模园林绿地灌溉的信息化、自动化研究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7.
针对盆栽灌溉系统的相关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SM的盆栽土壤湿度检测及远程控制灌溉系统,由C52单片机搭建的湿度检测电路、显示模块和基于PLC的手机远程WiFi控制灌溉模块组成,检测模块将湿度信息显示在显示模块上,并通过GSM通信技术将湿度信息反馈给客户手机,以便客户通过手机控制灌溉模块进行灌溉,最后通过实验论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我们利用手机模块TC35、PC机以及单片机设计开发了一套远程无线监控系统,其主要是应用三者之间的短消息通信来实现时时监控功能,简要介绍了开发过程以及编程原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远程办公时代的到来,手机APP的多样化不仅丰富了手机的功能,也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同时,手机的便携性是对电脑的补充,尤其是在消除操作不便方面。为加强手机与电脑的连接,解决因距离远而带来的不便,文章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Python的微信远程桌面控制程序。该方案结合了Itchat、图灵机器人等关键技术,采用软件工程思想设计了微信远程桌面控制软件的整体功能模块和流程。总体设计的基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包括CMD命令执行模块、远程截屏模块、远程实时拍照模块、消息助手控制模块、文件助手模块、一键发送模块和智能聊天模块。分步细分设计方法。结合现有已完成的设计工作,对上述功能模块进行编程实现。最后,通过对所有功能模块分别进行测试,验证了微信远程桌面控制软件程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住户对家庭门禁的智能化管理,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庭智能门禁系统.该设计选用STM32F103RCT6单片机作为主控模块,由WIFI无线网络、云平台和手机APP实现远程控制,通过WIFI模块将OpenMV3摄像头的数据发送到云平台,智能手机作为无线控制的终端,通过手机APP与云平台建立通信调取云端数据,住户能够实时监控门外信息.该系统具备远程信息监控能力,可实现远程控制门锁工作,在实际测试和控制过程中工作稳定,具备智能、安全、便捷等诸多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基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移动支付在带给大家快捷方便的同时,移动支付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突出。通过探讨移动支付系统结构以及椭圆曲线密码系统,针对移动支付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设计了移动支付系统中一种CA的信任模型,对该模型分析之后,将椭圆曲线算法应用到其中,保证了移动支付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根据移动通信的特点和要求、计费方式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状况和远景规划,提出了建设移动通信业务支撑系统的建议,介绍了移动通信网络计费和客户服务系统(BACCS)以及它的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关系、逻辑结构和数据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13.
从2代过渡到3代——TSM移动通信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一种运行于GSM核心网络而以TD-SCDMA物理层为基础的系统:TSM系统。TSM系统提出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解决以GSM作为第二代移动通信主要技术的运营商向第三代移动通信平滑过渡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为TD-SCDMA系统的现状试验提供一个规范。TSM系统提出在GSM网络中,用TD-SCDMA技术提供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的概念和实现方法,此技术在GSM系统向第三代移动通信过渡的时期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移动机器人系统的定位问题是移动机器人导航控制的前提.将Cricket无线定位技术与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相结合,建立一套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的机器人控制系统,完成了Cricket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系统与移动机器人系统的信息传输与集成,实现对移动物体的定位、导航与控制.在静止情况下,Cricket系统的定位精度较好,定位采样数据误差在3cm内波动.当移动物体以较快速度变换位置时,系统的延时时间约为60ms左右.  相似文献   

15.
杨莘元  于楠 《应用科技》2007,34(7):26-30
结合车载移动定位系统的体系结构,比较现有的移动定位技术和解决方案,确定了基于CDMA1X网络的车载移动定位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功能模块、定位结构、定位过程和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信息安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应用市场的逐步推广,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特别是针对安全敏感的应用。研究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信息安全机制,包括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面临的信息安全威胁、信息安全需求和对抗安全威胁的关键技术,提供了解决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信息安全的技术途径和总体方案,有助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信息安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迅猛,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如何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演进,成为移动运营商和移动用户所关注的焦点。这里通过介绍我国移动通信的市场、技术现状及移动通信的演进过程,分析了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探讨中国移动通信网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过渡应采取的演进策略和演进步骤。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个高校移动学习系统,该系统以基于Android的移动学习终端为载体,借助统一教育资源平台的支持,实现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进行信息处理和交互会话,将高校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无限扩展。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教育资源在线阅读智能检索子系统、移动学习邮箱交互子系统、基于Socket的移动学习小组子系统和基于移动WebService的学习资料库子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移动用户对移动业务的体验度和满意度,设计了基于场景感知的动态信息分发系统,对移动网络层和移动终端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并对移动业务产业链和移动序列接入模式进行了分析,根据移动用户使用业务的时间、位置和喜好,挖掘出相应的频繁序列移动接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根据频繁序列移动接入模式进行分发相应的信息给移动用户,进一步提高了用户对移动业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application of a reusable mobile agent system in network management. A mobile agent reusable system is constructed to realize a new method in forming mobile agent systems. By using this method, an agent can change its route dynamically without making any change to its specific behavior. By classifying mobile agents into two categories, the task agent can be reusable in different networks. In this way, a mobile agent system can easily carry out network management tas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