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矿物解离分析仪(MLA)系统等综合手段对贵州泥堡金尾矿进行工艺矿物学分析,考察了该尾矿的矿物组成、含金矿物的嵌布粒度及嵌布特征。结果表明:泥堡金尾矿中的金多以类质同象晶格态赋存于黄铁矿、氧化后的黄铁矿、赤铁矿之中,这三种金属矿物嵌布粒度微细,且均存在着复杂的连生及包裹关系。推荐采用非氰化浸出工艺处理该金尾矿  相似文献   

2.
文枚  赵定柱  龚爱民  李开文 《科技信息》2011,(8):I0392-I0393
在当前,尾矿干式堆存逐渐成为一个热点,本文首先对尾矿干式堆存工艺进行分类,然后对其技术要点和技术优势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矿物解离分析仪(MLA)、电子探针,以及化学分析等分析手段对白云鄂博稀土尾矿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矿物嵌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尾矿的矿物组成非常复杂,嵌布粒度很细.尾矿中稀土矿物为氟碳铈矿和独居石,铁元素主要赋存于赤铁矿中,氟元素主要赋存在萤石中,这三种矿物解离度较高,分别为87.28%,89.15%,96.70%.尾矿中铌元素主要赋存在烧绿石、铌铁矿、铌铁金红石、钛铁金红石等铌矿物中;钪元素主要分散在硅酸盐矿物中,钍元素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稀土矿物中.此研究结果对白云鄂博稀土尾矿的高效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确保尾矿库健康安全运行的重要依据,尾矿库坝体稳定性分析一直是尾矿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也是广大业界工作者长期探索的方向.针对辽宁二道沟金矿尾矿库,进行了多运行条件下的坝体稳定性计算,给出了稳定性评价结果和进一步的施工建议,对揭示尾矿库工程坝体力学特性,指导现场施工和灾害防护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为同类工程建设及相关学科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铝土矿尾矿制备聚合氯化铝的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铝土矿尾矿焙烧浸出制备聚合氯化铝研究中,借助热重差示扫描仪和X射线衍射仪,确定铝土矿尾矿焙烧的温度范围。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确定最佳焙烧条件为: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1 h;最佳盐酸浸出的条件为:盐酸浓度质量百分浓度为20%,搅拌温度为100℃,搅拌浸出时间为2.5 h。采用铝土矿尾矿制备聚合氯化铝,可以减少选矿成本和提高选矿附加值,综合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试验,开展了某矿山尾矿坝中毛细水上升高度计算方法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该尾矿坝尾矿砂中毛细水最大上升高度可用海森公式进行估算,其中系数C的取值问题尤为重要.平行试验结果表明,该尾矿坝坝体的C值可取为0.66 cm2.进一步地,该尾矿坝坝体尾矿砂中毛细水上升高度曲线结果显示,初期的毛细水上升高度约占总高度的50%以上,这表明,当尾矿坝内浸润线上升时,毛细水会随之迅速升高,将对尾矿砂的物理力学性质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尾矿坝的稳定性,因此后续研究工作应重点分析毛细水的上升速率,为尾矿坝的稳定性分析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河台金矿床金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台大型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呈独立矿物和分散状态两种。前者以自然金为主,有包裹金、晶隙金和裂隙金。后者则存在于硫化物晶格中,首次发现含金碲铋矿。  相似文献   

8.
针对青海某微细粒浸染、高砷,原矿氰化浸出率低的难处理金矿石,进行了原矿浮选试验研究,经过三种流程对比试验,最终推荐该金矿的选别流程为粗磨弱酸性条件下,一段粗选、两段扫选、两段精选、的全浮选流程,获得金精矿金品位48.2 g/t,金回收率87.15%的工艺指标.  相似文献   

9.
在高速磨削工艺实验基础上,分析了砂轮线速度、切削深度、工件速度等工艺参数对磨削力、工件表面粗糙度、比金属切除率的影响.揭示了在高速磨削中,磨削力随砂轮线速度提高而减小,随切削深度、工件速度加大而加大,以及表面粗糙度随砂轮线速度提高而下降,随切削深度加大而增加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为45#钢的高速磨削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0.
陆长清 《江西科学》2014,(1):99-103
传统的尾矿处理方法是采取尾矿湿排技术,即建立尾矿库湿式堆存;为解决尾矿湿式堆存受地形、土地占用、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国内发展了尾矿干式堆存新技术,尾矿干式堆存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我国南方属多雨地区,使尾矿干堆工艺的运用受到了一定限制。结合目前常用的滤饼、膏体和袋式3种尾矿干堆工艺,从处理工艺流程、适宜条件和对环境影响等方面作了比较,提出了适宜南方多雨地区的尾矿干堆工艺。  相似文献   

11.
对云南某铅锌矿采用全尾砂膏体充填方案开展了室内实验研究,分析了全尾砂基本物理化学性质(粒级组成、化学成分),并进行了全尾砂自然沉降试验、坍落度试验、全尾砂试块单轴强度试验,获得了全尾砂及全尾砂胶结料的自然沉降特性、流动性能、析水性能及强度特性.试验结果显示:全尾砂自然沉降2~3 h后,重量浓度达到72%~76%,需要添加絮凝剂加快沉降;全尾砂胶结料的重量浓度为78%~79%时,坍落度为24~17 cm,基本无析水(1%~0.6%),充填料呈膏体状态,适合长距离输送;全尾砂膏体配合比在1∶4~1∶12时,28 d单轴抗压强度达到1~4 MPa.室内实验初步表明该矿山可以采用全尾砂膏体充填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