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清末民初,是文学翻译发端和大盛的时期,以中国人作为主体的儿童文学的翻译也肇始于此。目前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在中国是处于边缘的位置,尤其是清末民初这一阶段,缺乏比较宏观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曹敏 《科技信息》2011,(31):304-304,331
本文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依据,对清朝末期的圣经翻译进行简介分析。在宏观角度,本文阐述了清末入华宣教士对当时的圣经汉译的历史背景的适应。另外,本文从译者为中心的视角展现了宣教士主动性地选择深文理浅文理官话三种译经方式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人难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多数人认为是中国作品水平不够。但其根本原因在于将中国作品翻译成英语之后,西方读者,尤其是诺贝尔奖的评选者们不能像中国读者那样去体会该作品的魅力所在,这又缘于文学翻译中难以跨越的语言审美差异、语言转换障碍以及语言地域倾向。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人难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多数人认为是中国作品水平不够.但其根本原因在于将中国作品翻译成英语之后,西方读者,尤其是诺贝尔奖的评选者们不能像中国读者那样去体会该作品的魅力所在,这又缘于文学翻译中难以跨越的语言审美差异、语言转换障碍以及语言地域倾向.  相似文献   

5.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讨论了文学翻译的翻译方法,功能翻译理论为我们从事文学翻译提供一个很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我们可运用哈贝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剖析学翻译活动。学翻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交往行动。从五个方面可阐述这一问题:(1)翻译的双重结构问题(2)现实语境与本语境(3)普遍性原则与论证性原则(4)情感的读与理性的译(5)学本是社会交往的中介。  相似文献   

7.
从翻译的动态过程——翻译行为——所涉及的几个主要方面(语言,文化,审美,转换,时代性)出发,运用翻译实例分析探讨了翻译行为者——译者——在上述方面的个体差异与文本多样性形成的联系,进而指出了译者与翻译评论家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文化缺省的成因,并运用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原则,对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进行分析和重构,强调根据不同的认知语境采用不同的策略,实现原文作者的意图和再现原文的美学特质,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期待。  相似文献   

9.
叶海霞 《科技信息》2008,(9):163-163
本论文主要引用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视界融合”的理论,展示文学翻译中译文的形成是译者的“视域”与文本“视域”在“效果历史”中实现的融合。揭示了文学文本意义的自律性和开放性,文学文本阐释的动态性和循环性,给文学翻译及其评判标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译文和原文一样,是意义存在的方式,是一个提供交流和对话的不可能被穷尽的意义世界,译文是在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理解的真实中重新再现了原文的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接受美学理论探讨读者因素对文学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着重分析文学翻译中读者因素影响翻译策略的主要体现:对内容的删节、变通或添加;对文化负载成分的归化;对体裁、叙事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等的调整等,进而指出读者因素研究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 ,民间信仰依然盛行 ,但各种迷信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变化 ,民间迷信的主体和行业神的敬奉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12.
贵州旅游翻译的跨文化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旅游文本和旅游资料的翻译为例,从跨文化交际学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述旅游和跨文化交际的关系、翻译中的跨文化视野和跨文化因素。通过对译品实例的分析,剖析其中跨文化交际的运用,对比优劣,发现问题,查找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期提高贵州旅游翻译的质量,促进贵州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西学翻译对比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大的两次翻译高潮。这两次高潮在译者、目的动机、选材、翻译方式和途径方面都表现出迥异之处。本文旨在探讨这两次西学翻译的不同之处,以期对这两个时期的翻译活动有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甘彩虹 《科技信息》2008,(13):237-238
本文简要地介绍完标记理论后,综述该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情况,重点分析目前该理论在文学风格翻译中的发展,现在所取得的成果主要是对文学风格标记要素的提出,本文尝试理清这些要素的关系,提出标记理论在文学风格翻译上运用尚待解决的三个重要问题,并尝试对风格标记量化提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文学翻译因其翻译对象——文学作品的特殊性,译者在翻译时经常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创造性地翻译原作品,造成译作在某种程度上背叛了原作,这种现象有其必然性,但应该有"度"。本文重点研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受到哪些因素的约束。  相似文献   

16.
文学翻译除了要传达原作中的基本信息外,更重要的是把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信息也传达出来,译者必须发挥他的艺术创造才能去接近和再现原作。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译者在达到这一主观愿望的同时客观上会造成对原作的背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本文将运用接受理论中的三个核心概念——"期待视野"、"具体化"、"前理解"对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现象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7.
翻译不是发生在真空中,译者做出的种种决定都必然要从一定程度上考虑到翻译的受众对象,即读者观照。从这一视角出发,考察某一时期的翻译活动,可以摆脱原著中心论的束缚,找到一条评价翻译得失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电学》是我国近代第一部较系统、全面地介绍西方19世纪电磁学的中文译著,在中国近代物理学史和科学传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电学》的英文底本和中译本进行了比较研究,首先介绍了《电学》译书的时代背景及原著者、译者的情况;梳理了中英文版本的《电学》章节和内容,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书中涉及的电磁学知识和实用技术进行归类整理并择要介绍,对电磁学专业名词的翻译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对本书的翻译水平也给予了评价;最后,将《电学》与其前后出版的同类翻译著作做了比较,指出《电学》一书在电磁学专业翻译方面的开创性以及对其后诸多同类译著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清末民初景德镇商会不仅是一个商业管理机构,同时在城市管理方面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官府的领导下,商会组织积极改良陶瓷制造,发展商业,调息劳资纠纷;热心社会公益,兴办学校、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等.商会在社会经济的各方面发挥着主轮轴的作用,带动公共事务管理以及各行业的发展,在景德镇城市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