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噪声图像增强提出基于小波域的软阈值算法,基于信号和噪声在小波变换现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图像经二维小波变换后得不同尺度的子带图像,在不同尺度的子带图像以软阈值算法进行增强,最后进行小波重构得到增强图像,实验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在细节增强和噪声抑制上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小波变换的最优阈值图像去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波图像去噪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图像去噪领域。在图像去噪中关键的一步就是阈值选取,阈值的选择直接决定去噪效果。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不同子带选取最优阈值的小波去噪方法,该方法根据小波系数不同的特点选取阈值。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较好地保持了图像的细节。  相似文献   

3.
针对痕迹图像边缘检测的特征,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多尺度分解的分层图象边缘检测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先对源图像进行小波多尺度分解,其次在不同尺度的子带图像上进行基于局部区域特征的软阈值滤波。最后再进行小波重构,以提取图像的边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其它算法提高了痕迹图像边缘的检测精度,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有效降低噪声的同时,尽量保留图像的边缘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多阈值和子带增强的图像去噪方法.该方法对最小尺度小波系数采取软阈值方式,将其他小波系数再分解为近似子带和细节子带,依据误差度增强近似子带像素块,同时引入增强因子调节增强幅度;利用局部方差和混合阈值函数对各子带进行阈值处理,保证了图像达到较好的去噪效果.实验表明,与传统阈值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提高了去噪图像的峰值信噪比,而且较好地保留图像边缘特征,优于常规的阈值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Visu Shrink和基于Bayes准则的Bayes Shrink去噪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系数局部特征的自适应图像降噪算法.该算法从含噪图像的HH1子带估算噪声信号的标准差,并据此优化小波分解所需的级数;然后,根据小波系数的局部特征,自适应地选择不同子带不同方向上的最佳阈值,运用软阈值函数对图像进行降噪.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提高图像的峰值信噪比,使图像更清晰,而且具有实现简单、运算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Ridgelet变换的概念及其实现算法,将Ridgelet应用于图像去噪,并提出了基于Ridgelet变换域的软硬阈值折衷去噪法,并采用不同的阈值自适应地对不同的Ridgelet子带进行阂值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小波图像去噪方法.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域低频信号平滑及高频边缘保留的图像去噪方法.由于图像噪声主要集中在小波高频子图部分,且系数较小,常用的阈值去噪法存在阈值选取过大以致连同丢失掉边缘细节信息的缺陷,因此可以对高频子图提取边缘并保留和进行软阈值去噪处理后再融合;低频子图进行自适应维纳平滑滤波,进而得到重构出的去噪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有效去噪的同时较好的保留了原有的边缘细节信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基于小波变换的一种图像增强去噪算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小波变换的自适应特征,将小波的多分辨理论应用于图像的去噪、增强处理中,针对传统的阈值去噪和子带增强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图像去噪增强算法.该算法对图像的噪音进行了估计,采用软阈值和硬阈值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利用3次B样条插值函数的特性,设计一个平滑的过渡区,有效地避免了单独使用软阈值或硬阈值处理的缺点,保证了图像达到比较好的去噪效果;同时引入的增益因子,可以自适应地补充图像的弱信息.  相似文献   

9.
基于小波变换与阀值收缩法的图像增强去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与阀值收缩法的图像增强去噪方法。图像经过小波分解后可以得到一系列不同尺度上的子带图像,在不同尺度的子带图像上进行基于阈值收缩滤波的细节系数增强,再进行小波重构,即可得到增强后的图像。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噪声,增强图像的平均梯度,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小波软阈值算法去除SAR图像中的Speckle噪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详细分析了Donoho小波软阈值的基础上,应用小波变换技术对SAP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使用“小波局部软阈值算法”来计算阈值,对高频小波系数进行阈值确定。求得估计小波系数,对其取小波反变换后,去除SAP图像中的Speckle噪声。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对去除Speckle噪声十分有效,可以在含有Speckle噪声为背景的图像去噪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小波去噪和直方图模板均衡化的手指静脉图像增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手指静脉图像增强算法. 该算法包括去噪、 对比度增强和二值化. 在去噪部分, 根据小波变换后各频带的不同特点, 结合手指静脉的特点, 分别设计了不同的去噪策略; 在增强部分, 设计了一种新的方法, 称为灰度直方图模板均衡化方法, 较好地增强了静脉和背景的对比度; 在二值化部分, 采用了OTSU方法. 实验表明, 该算法能有效的增强图像的对比度, 改善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准确地对单历元GPS变形信息特征进行提取,提出应用EMD(经验模式分解)方法对变形数据进行去噪处理。通过对实际工程算例进行分析并与小波变换及中值滤波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EMD方法的去噪效果优于中值滤波方法,同时EMD方法具有自适应滤波去噪的功能.避免了应用小波去噪时其效果与小渡基函数的选择相关的缺陷。在对变形数据进行有效去噪的基础上,应用EMD方法可以完成对单历元GPS变形信息进行有效识别并提取出微弱的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球团矿粒度在线检测系统中,球团图像采集过程的干扰噪声主要是脉冲噪声和白噪声。中值滤波对脉冲噪声有较好的滤波效果,对于白噪声降噪效果较差;小波包技术可以很好的消除白噪声,但对脉冲噪声滤波效果不理想。提出了一种将小波包变换和中值滤波相结合的球团矿图像去噪方法。实验表明,这种综合方法具有良好的消噪效果,满足球团矿图像后续更高层次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二维小波在图像压缩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二维小波分解和重构两种算法.给出了两种算法的比较和Matlab实现过程.结果证明,只保留原始图像中低频信息的压缩方法是一种简单的压缩方法,不需要经过其他处理即可获得较好的压缩效果.运用小波树进行图像压缩时,通常在给定小波基函数条件下,阈值越大,系数为零的数目就越多,重构图像文件压缩率也越高,重构的图像失真程度亦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基于小波变换的正则化图像恢复方法,它利用图像小波变换后各个子频带所具有的不同的频率选择性和不同的方向特性,对各子频带采用不同的正则化参数和正则化算子,将图像分解为一个低频子频带LL和三个高频子频带,然后对原图像的各个子频带图像分别进行迭代恢复,使各个子频带分别收敛于其最大信噪比。  相似文献   

16.
核磁共振(NMR)在孔隙结构评估和流体识别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NMR信号很容易受到噪声影响。根据NMR噪声的时域和频域特征,提出了基于一种经验模态分解(EMD)的NMR去噪方法。首先,利用EMD将信号由高频到低频分解为一系列的本征模态函数,以此分解噪声和噪声NMR信号,然后,使用曲线趋势法和改进的过零点率曲线确定信号噪声分离准则,将有用信号叠加到剩余项以获得去噪信号。通过岩芯数据和测井数据对比发现,基于EMD的去噪方法可以提高信噪比的同时保留孔隙结构信息,其去噪效果优于小波阈值和EMD小波阈值法,计算得到的孔隙度接近实际孔隙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小波变换易引起图像边缘模糊的不足,研究了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尺度自适应阈值图像降噪。利用小波包变换可以同时对图像的高频和低频部分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因此可以更好地保留原图像信息的优势,更进一步,克服通用阈值的缺陷,软阈值函数的构造充分考虑了不同尺度层次上的系数的不同特点,产生尺度自适应阈值。通过对加噪图像的实验可以看出,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方法不仅降噪效果有很大的改进,而且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峰值信噪比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小波变换图像去噪的质量,提出一种用于多分辨率 45°和 135°方向二维小波分解的新抽样栅格.在此基础上构造出两种新的小波变换图像去噪方法: 4方向小波去噪法和对角方向小波去噪法.这两种去噪方法均考虑了图像 45°方向和 135°方向的结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在视觉效果和误差数据上均优于标准二维小波去噪法.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于保持图像细节、滤除噪声,普遍采用空间域、频率域滤波.在空间域滤波,尽管能够有效地限制噪声,但是同时模糊了图像细节.因此,在频率域滤波的方法越来越引起关注.在小波频率域中,我们常常采用Donoho阈值方法处理小波系数来以此去除噪声,保留图像细节,然而该方法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图像细节.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性能,图像经过多级小波变换得到不同分辨率的子图个数,各高频子图上的小波系数具有相似的能量统计分布特性.也就是说随着分解层数的增加,分辨率最低子图的小波系数范围最大,而高分辨率子图上大部分数值接近于0.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能量分布特性的小波去噪算法(WCED).  相似文献   

20.
采用小波变换算法,对颅脑计算机断层成像(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的图像进行融合.将两幅源图像分别进行小波分解,然后取两幅图像小波系数矩阵对应元素的最大绝对值构造小波系数矩阵,进而重构融合图像.结果表明,融合生成的图像中软组织和骨骼均十分清晰,能提供反映原始图像中更为全面的、互为补充的多重信息,对颅脑病变的定性、定位研究有实用意义,从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