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凸弧段主驱动带的受力分析,导出了曲线摩擦驱动牵引力的精确计算公式,同时对曲线摩擦驱动的使用效果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和改善多片盘式湿式制动器在工作时的性能,针对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的摩擦特性,分析摩擦副间微凸体的实际和名义接触面积、分形维数、轮廓幅值尺度因数对黏着摩擦系数和摩擦力的影响规律,计算摩擦副接触面微凸体间的分子切向力和其弹-塑性区域的法向载荷,确定弹性与塑性接触区域的临界接触斑点面积,提出基于分形理论的多片盘式湿式制动器摩擦模型.通过研究得到:考虑微凸体间微粒相互作用时摩擦系数和摩擦力的μA~A*t和F~A*t曲线;基于分形理论的摩擦模型用分形维数对摩擦副间微凸体的无标度性进行了定义,得到的摩擦力理论曲线与试验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
带式输送机在布置过程中,常会遇到凸弧拐点,易出现撒料和安全隐患,并影响胶带寿命。通过确定凸弧段的最小曲率半径,结合此弧段范围内中间架的有效处理,达到了胶带平稳运行的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主要讨论平面上对弧长的曲线积分的计算。首先利用曲线c关于坐标轴奇偶函数的定义,给出了曲线c关于任意直线的奇偶函数的定义,将奇偶函数在对称于坐标轴的曲线弧段上的对弧长的曲线积分计算公式推广到了在对称于平面上任意一条直线的曲线弧段上的对弧长的曲线积分计算公式,并且给出了证明。其次利用此公式,讨论了某些函数在封闭曲线弧段上对弧长的曲线积分的计算问题。可以看出,这一公式的使用,简化了繁杂的计算过程,有明显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混合弹流润滑系统的建模与摩擦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粗糙表面微凸体对混合弹流润滑区摩擦学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考虑粗糙表面微凸体的弹流润滑数学模型,可呈现粗糙表面的局部接触状态。通过生成虚拟粗糙表面,分别利用K-E弹塑性接触模型和平均流量雷诺方程计算微凸体接触压力与流体动压力,并且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技术计算基体的弹性变形量;通过绘制润滑系统的Stribeck曲线,研究了虚拟微凸体、名义载荷、综合粗糙度和微凸体曲率半径对弹流润滑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凸体的接触压力产生基体弹性变形,使膜厚增加,导致流体动压力减小,微凸体承载比和摩擦因数增大;名义载荷增加导致低速时摩擦因数变小,润滑状态在更低速条件下从边界润滑过渡到混合润滑;综合粗糙度的减小会使Stribeck曲线向左移动;微凸体曲率半径的增大仅使润滑状态加快从边界润滑过渡到混合润滑,然而对从混合区域过渡到弹流区域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输送机向高速度、大功率、大运量发展,目前采用的静态设计法已不能满足应用要求。笔者采用增加中间驱动装置的方案,保证长距离的输送,利用RecurDyn软件建立了线摩擦驱动带式输送机样机模型,采用Harrison启动曲线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中间驱动装置的数量和长度的增加会降低输送带的最大张力,同时会影响输送带最大张力出现的位置,对头部滚筒紧边张力影响较大,而对尾部滚筒松边张力没有影响。线摩擦驱动带式输送机可以在不提高输送带强度和加大驱动功率的条件下实现长距离输送。  相似文献   

7.
赵博  段志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11):4722-4729
为了研究粗糙表面形貌特征对轮轨摩擦副滑动过程中产生的热、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影响,基于G-W模型,将轮轨摩擦副简化为一不同形貌的微凸体粗糙表面与一理想平面,并结合有限元法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微凸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摩擦生热有影响,随着球冠状微凸体堆叠度的增大,热区分布面积增加,热源减小;微凸体的数量和排布规律对摩擦生热有影响,微凸体X向排布时,摩擦温升随微凸体数量的增加而减小,微凸体Z向排布时,摩擦温升随微凸体数量增加而增大,热区分布向滑动方向后方集中;不同形貌微凸体对对摩擦温升结果也会产生影响,球冠状微凸体粗糙表面摩擦温升总体高于长方体状微凸体摩擦温升。从微观层面探究粗糙表面形貌特征对轮轨摩擦副热源、热区分布、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等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轮轨相互作用,保障列车安全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纵向弯道(抛物线段与反弧段)水流.结合工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给出了抛物线型的表达方程及其参数.得出了抛物线段水深和压力分布的近似计算式和反弧段上水流压力分布公式,从理论上给出了这两种曲线在隧洞上、下游不同底坡上联接点的位置,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对比.  相似文献   

9.
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竹叶青蛇腹鳞表面的超微结构;在微观多功能摩擦磨损实验机上,对腹鳞.不锈铜球摩擦副进行了摩擦试验;分析了腹鳞的减阻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竹叶青蛇腹鳞的超微结构由三角形微凸体、微孔和凹坑周期排列而成;腹鳞表面的平均摩擦因数为0.183,且与载荷无关;腹鳞的摩擦阻力主要是粘着力和微凸体变形的滞后阻力.腹鳞的减阻机理是:微凸体减少了腹鳞的实际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粘着力;微孔和凹坑分泌、存储的极性润滑液以及腹鳞表面的疏水性可以减小水的粘附力.  相似文献   

10.
连续驱动摩擦焊能量参数的计算机一体化实时检测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摩擦焊能量参数检测是摩擦焊接技术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根据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通过对连续驱动摩擦焊主电机定子电流、电压信号实时的计算机检测,结合摩擦焊过程能量传输的特点,利用可靠的参数计算模型,采用独特的浮动求差法,首次实现了对连续驱动摩擦焊输出功率、摩擦加热功率以及摩擦扭矩等能量参数的计算机一体化实时检测,并对摩擦焊诸能量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处理埋管导致的断桩时常会出现内护筒不能下沉的问题。应用空心“子母”钻对桩基进行扩孔,通过减小内护筒周边的摩擦阻力,可使内护筒顺利下沉到断桩位置。  相似文献   

12.
根据Pascal蜗线型齿轮滚切加工模型推导出Pascal蜗线型齿轮滚切插补算法,探讨了不同插补算法中程序段弧长和机床运动轴的变化规律.同时,为了对比程序段弧长的均匀性,提出了程序段弧长均匀度的概念.实例结果表明,在最小曲率半径处,工件等极角插补程序段弧长最长,工件等转角插补程序段弧长变换较为平稳,工件等弧长插补程序段弧长相等;3种插补算法程序段的弧长均匀度由小到大依次为工件等弧长插补、工件等转角插补和工件等极角插补;采用工件等极角插补算法时机床运动轴无一恒定,不便于控制,采用工件等转角插补算法的滚刀控制复杂,而工件等弧长插补算法较为实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汽车主锥总成装配中配对圆锥滚子轴承预紧的问题,包括轴承预紧力与轴向位移、压紧轴承的锁紧螺母拧紧力矩之间的关系,以及轴向位移量与启动摩擦力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计算了轴承预紧力矩和轴承启动摩擦力矩,研制出具有预紧力矩和启动摩擦力矩自动测量功能的主锥自动装配设备。设备使用后,工作正常稳定,成功地解决了主锥总成装配上的一个技术难点,大大提高了主锥总成的装配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多摩擦盘无级调速器所以能够达达恒功率传动,主要是采用自动加压装置,其中自动加压凸轮的设计是实现这一目的关键。对自动加压凸轮的设计,提出了粗浅看法,供有关设计和生产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开环数控进给系统进行圆弧插补时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圆弧插补误差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圆弧插补单位线性误差值的计算,通过在数控装置上对整圆进行切削实验,标定误差值,对模型计算值和实验值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6.
断层测量反求工程中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由断层测量轮廓序列重构零件CAD模型的关键技术。根据截面的面积、形心位置等属性,并结合轮廓串匹配技术,提出了封闭轮廓集 分割算法。一个封闭轮廓由圆弧、直线段等规则形状的轮廓段和自由曲线段组成。为了抽取开放的规则轮廓段,提出了特征参数识别和特征轮廓抽取交互进行、有机结合的技术。为了抽取开放的自由曲线段,提出了基于转角映射的特征连接点辨识技术。进一步抽取开放轮廓集时,要解决相邻层上开放轮廓段的匹配问题,提出了基于串匹配的轮廓优化分割技术。实例表明,所提出的轮廓集分割算法可以实现规则形体表面和自由曲面对应开放轮廓集的精确分割。此外,文中对特征的分割策略、参数识别等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圆弧圆柱蜗杆传动弹流润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了圆弧圆柱蜗杆传动在不同的蜗杆转角下的中心膜厚和最小膜厚。计算结果表明:蜗杆在啮入端润滑状况较好,容易形成润滑油膜。随着圆弧圆柱蜗杆啮合特性角β的增大,平均膜厚减小,润滑状况变差。  相似文献   

18.
拖拉机离合器的结构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拖拉机离合器的发展;进行了离合器的改进:开有梯形槽的碟形弹簧在制造过程中易产生应力集中,把梯形槽改为弧形槽使离合器寿命大有提高;石棉有机摩擦材料和金属陶瓷摩擦材料在高温段的摩擦力矩均不稳定,在石棉有机摩擦材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陶瓷粉末,试验证明其抗高温性能高于前二者。  相似文献   

19.
Talc-bearing serpentinite and the creeping section of the San Andreas faul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oore DE  Rymer MJ 《Nature》2007,448(7155):795-797
The section of the San Andreas fault located between Cholame Valley and San Juan Bautista in central California creeps at a rate as high as 28 mm yr(-1) (ref. 1), and it is also the segment that yields the best evidence for being a weak fault embedded in a strong crust. Serpentinized ultramafic rock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creeping faults in central and northern California, and serpentinite is commonly invoked as the cause of the creep and the low strength of this section of the San Andreas fault. However, the frictional strengths of serpentine minerals are too high to satisfy the limitations on fault strength, and these minerals also have the potential for unstable slip under some conditions. Here we report the discovery of talc in cuttings of serpentinite collected from the probable active trace of the San Andreas fault that was intersected during drilling of the San Andreas Fault Observatory at Depth (SAFOD) main hole in 2005. We infer that the talc is forming as a result of the reaction of serpentine minerals with silica-saturated hydrothermal fluids that migrate up the fault zone, and the talc commonly occurs in sheared serpentinite. This discovery is significant, as the frictional strength of talc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is sufficiently low to meet the constraints on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fault, and its inherently stable sliding behaviour is consistent with fault creep. Talc may therefore provid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erpentinite and creep in the San Andreas fault, if shear at depth can become localized along a talc-rich principal-slip surface within serpentinite entrained in the fault zone.  相似文献   

20.
润滑技术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润滑的重要性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不同润滑形式的分析,结合当今润滑领域的发展,提出了润滑技术的发展方向。随着大量涌现的新型摩擦材料及新的摩擦技术,润滑巳非传统概念的只是将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入到摩擦副表面之间的技术,而是融合了气、液传动及材料工程等诸多学科,将来的“润滑”必然是智能化加纳米材料的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