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Nakagami衰落能够表示实际中所遇到的大多数衰落环境,因而时基于MATLAB的Nakagami衰落信道进行了分析,并对它的统计特性进行了仿真,包括接收信号的复包络模拟和在具有最大比合并分集下的电平通过率及平均衰落持续时间的性能分析.重点在于理解和建立采用MATLAB进行信道仿真的方法及对Nakagami衰落信道本身统计特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由于Nakagami衰落能够表示实际中所遇到的大多数衰落环境,因而对基于MATLAB的Nakagami衰落信道进行了分析,并对它的统计特性进行了仿真,包括接收信号的复包络模拟和在具有最大比合并分集下的电平通过率及平均衰落持续时间的性能分析。重点在于理解和建立采用MATLAB进行信道仿真的方法及对Nakagami衰落信道本身统计特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级联正交/PN码直扩系统在相关衰落信道下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级联正交/长PN码的互相关和自相关特性。分析的结果用来计算在这种新的扩频方案下直接扩频系统在多用户和多径衰落下的系统性能。多径衰落信道为相关Nakagami信道。接收端采用最大比率分集接收机。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独立不同分布(i.n.d.)Nakagami-m衰落信道下的分集接收系统采用最大比合并(MRC)时的系统性能,以输出信噪比的概率密度函数为基础,导出了系统中断概率的精确解并给出中断概率数值解的一种获得方法。根据输出信噪比的矩生成函数,推导出不同调制方式下系统平均误符号率的Chernoff上界、渐进分集增益和有效分集增益的表达式,并仿真验证了其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增加分集支路数能够很大程度地减小系统平均误符号率,提高分集增益,但同时各支路衰落不平衡程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变大,各支路衰落不平衡程度在信道衰落越小时对中断概率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5.
改进了一种产生Nakagami随机序列算法,讨论了Nakagami衰落信道的统计特性,其中包括接收信号的包络统计特性和3种分集合并方式下的电平交叉率、平均衰落延时,然后利用仿真模型对各种统计特性进行仿真和分析,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多码DS/CDMA传输自适应系统的序列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优化多码DS/CDMA系统性能,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序列优化及功率控制方法,通过优化系统扩频码设计,使系统能有效地克服多径多址干扰,降低系统传输功率。此方法中,为提高接收端用户的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提出了一种快速收敛的优化序列设计算法,通过优化发送扩频序列和接收解扩序列,降低了多址干扰,提高了多径分集增益;通过调整发射功率,使接收端达到设定服务质量要求,是一种有效的多码DS/CDMA传输自适应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信道的统计相关信息,提出一种在快衰落相关信道中非相干通信的新方法.发射端将信息比特1调制为发射相关矩阵的最大特征向量,将信息比特0调制为0特征向量.接收端将每根天线上的信号功率合并,并通过与一预设阈值比较来检测比特信息流.分析表明,这种方法实现了最大发射相关增益与完全接收分集增益.进一步将这种特征向量调制扩充到M进制调制的环境下,分析可得此时的系统分集增益下降2M-1倍.通过与差分酉空时调制(differential unitary space time modulation)的仿真比较,在块衰落(block fading)准静态信道中,与差分酉空时调制有相当的性能;在快衰落的信道中,差分酉空时调制已无法工作,而该方法仍可以实现完全接收分集增益.  相似文献   

8.
张薇 《科技信息》2009,(33):37-38
基于Alamouti提出的BPSK调制下空时分组码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中的码性能原理,推导出高阶调制方式下Nakagami衰落信道中空时分组码的符号差错率的最小距离球界,仿真分析了两信道下引入空时分组码的多天线系统中发射和接收天线分集增益,发射天线数量的“地板效应”.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空时扩展(STS)发送分集的MCDS—CDMA(Multicarrier Direct Sequence-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的整个发送接收过程,并建立了该过程的离散模型。同时将其与MCDS-CDMA系统的最大比合并(MRC)接收分集相比较。通过仿真比较了单发单收、MRC接收分集与STS发送分集的MCDS-CDMA系统的误码率(BER)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最大比合并接收分集的MCDS-CDMA系统的性能最好,采用STS发送分集的MCDS-CDMA系统性能次之,且随着多址干扰(MAI)的增加,两者的性能差距随之减小。发送分集的优势在于把接收端的复杂度移到发送端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级联正交/PN码直扩系统在相关衰落信道下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级联正交/长PN码的互相关和自相关特性.分析的结果用来计算在这种新的扩频方案下直接扩频系统在多用户和多径衰落下的系统性能.多径衰落信道为相关Nakagami信道.接收端采用最大比率分集接收机.  相似文献   

11.
把二重空间分集和二重频率分集组成的四重分集接收技术应用于抑制信号衰落。介绍了分集接收的概念,比较分析了多重分集合并误码性能,从合并方式,合并位置、以及相关性设计探讨如何有效实现分集接收。在耒通信系统工程实践中表明,采用四重分集接收技术有效抑制了信号衰落。  相似文献   

12.
李铮  张曙  郭冬梅 《应用科技》2010,37(12):14-18
分集合并技术是对抗多径衰落的有效手段,而常见的单纯分集合并技术如最大比合并(MRC)、等增益合并(EGC)、选择合并(SC)以及切换驻留合并(SSC)等在系统复杂度和系统性能之间存在矛盾;所以有必要寻找一种工程易于实现同时性能也可以接受的混合分集合并方式.在此将低成本、结构简单的SSC分集与最优性能的MRC分集结合,即SSC-MRC混合分集合并技术.推导了2L条独立同分布瑞利衰落信道下SSC-MRC混合分集的输出信噪比概率密度函数(PDF)以及BPSK信号下误码率表达式,还分析了门限选取对系统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四支路SSC-MRC混合分集性能稍差于四支路MRC,但重要的是节省了2台接收机,大大减少了成本和系统复杂度.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随机M进制正交码混合DSSFH扩频码分多址信号经过多径随机衰落信道,在非相干RAKE接收机中采用等增益组合分集接收时系统的性能.给出了差错概率表示式,并且给出了差错概率的近似计算方法.和以往分析方法不同的是,在计算中只需知道多径衰落功率的一阶、二阶矩,而不需要知道确切的衰落分布.讨论了分集数、M值、多径衰落、多用户干扰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介绍无线信道瑞利衰落特征和MC DS CDMA(多载波直扩码分多址)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并构建了MC DS CDMA系统的一种时频交织/解交织方案。通过对几种不同的交织方案的仿真分析,比较了不同的方案对MC DS CDMA系统性能的影响,使得该方案比同样深度的块交织可以获得至少1dB的增益。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空时分组码Alamouti方案的编译码原理,在瑞利衰落信道下,采用2种方法推导了多接收天线系统MPSK调制的比特差错率(BER)闭式解。理论上推导出2根发送天线m根接收天线的Alamouti方案与1根发送天线2m根接收天线的最大比值合并(MRC)接收分集的分集增益相同。系统仿真结果与理论值吻合,得到的闭式解是系统性能评估的准确结果。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了接收天线空间相关条件下组合发射选择/最大比合并方法(TAS/MRC)的性能;导出了准确错误概率的上限,以及信道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性能分析表明:采用不相关的发射和接收天线,TAS/MRC方法能实现满分集增益;随着接收相关的增强,系统的分集增益减小,性能下降;反之,系统的编码增益增大,从而对系统性能的下降有一定的抵消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随机二元正交码直接序列扩频多址信号在多径Rayleigh衰落信道传输中,在非相干RAKE接收机中采用两种不同最大选择接收方案(最大输出信噪比选择及最大输出功率选择分集接收)时,系统的差错特性和差错概率表达式.数值计算结果示出了在多径衰落信道中,分集接收对扩频多址系统性能的影响,同时表明在多径Rayleigh衰落信道中,最大输出功率选择分集接收时扩频系统的差错性能优于最大输出信噪比选择时扩频系统的差错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大规模MIMO系统的分集增益、降低译码复杂度,构建了一种码率为1的满分集贝尔实验室垂直分层空时码,并采用最大比合并算法(MRC)检测接收信号.分别计算了MRC算法的平均输出信干噪比(SINR)和传统迫零算法(ZF)的平均信噪比(SNR),分析了性能相等时应满足的条件,并且比较了2种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和BER性能.结果表明,当BER=10-5,收发天线数为400和40、调制方式分别为BPSK和QPSK时,最大比合并算法的BER性能较迫零算法分别存在0.4和0.3 d B的增益.采用所提算法对接收信号进行检测,不但能够降低系统的计算复杂度,而且能保证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  相似文献   

19.
在无线通信中,为了提高衰落信道中数据传输的性能,空时分组码的发射分集技术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非同步快速衰落的多址信道,在不同数目的小区蜂窝网络内,分别在2个和4个发射天线上利用空时分组码的发射分集技术进行干扰抑制,研究了DS—CDMA系统的误码率,并评估了分集增益和抗干扰能力间的关系,验证了空时分组码抑制小区间干扰和小区内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多码DS/CDMA传输自适应系统的序列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优化多码DS/CDMA系统性能,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序列优化及功率控制方法,通过优化系统扩频码设计,使系统能有效地克服多径多址干扰,降低系统传输功率。此方法中,为提高接收端用户的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提出了一种快速收敛的优化序列设计算法,通过优化发送扩频序列和接收解扩序列,降低了多址干扰,提高了多径分集增益;过调整发射功率,使接收端达到设定服务质量要求,是一种有效的多码DS/CDMA传输自适应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