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四川的盐边、岩源及云南的盐庆、华坪、永胜等地,生活着一个独特的人群———他留人。他留人自称塔鲁粟(他留语,“粟”为人的意思),他称他留人,他鲁人。1954年民族识别时,他们被认作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他留人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无文字,与外界交流通用云南方言。他留人的宗教信仰有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他留人现有7000多人,他们生活在偏僻、封闭的山区,他们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既有与彝族相似的,也有他们本身所特有的。从生活起居到经济生产、从婚丧嫁娶到意识形态,在任何一个方面,他们都存在着与主…  相似文献   

2.
云南丰厚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提倡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和需要。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保护民族文化关键是要做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民族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使得少数民族文化精神缺失,发展不平衡,缺少科学性、有效性和持续性。因此,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已是必然,力求寻找科学、有效、可行的办法来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3.
萧乾与云南     
萧乾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作为抗战时期来云南的文化人,他写过反映云南人民抗战的史诗《血肉筑成的滇缅路》;作为和平时期的翻译家,他不仅与云南学人合译文学名著,还与本文作者——二位普通的高校教师多次书信交往,给予精神的鼓励和帮助其著书及出版。  相似文献   

4.
云南青铜器铸造的最初动因虽多不为审美观赏,但作为适用于云南古代民族生存之需、主载着他们信仰观念的三维器具,其始于实用的器型中包涵着诉诸视觉和谐与愉悦的审美意蕴。文章在析出文献及考古实证的基础上,撷取多样化的实用器具和作为礼、法重器的铜鼓,描述与阐释云南青铜器诸形式要素中混融着实用功能、原始信仰观念的特有的民族审美意识及其特定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湖湘文化的深厚蕴藏,奠定了陈辉的精神文化内核。他的诗体现出积极入世、经世致用的湖湘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同时也就从整体上呈现出了鲜明的民族化特征。陈辉的诗抒写着金戈铁马的战斗激情,有时却以清新柔美的婉约格调出现,充满诗情画意而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6.
在中外文化史上有影响的人物,他们自身的行为往往与他们所倡导的文化精神存在着悖离的现象,言与行并不统一,思想与行为形成极大的反差,他 这种表现是其精神孤独与性格悲剧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7.
彝族远古英雄支格阿鲁是全体彝族人民认同的最受崇敬的祖人。他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被彝族人民理想化地塑造成了一位神力无比、决胜一切的神话英雄人物。支格阿鲁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断征服自然、战胜邪恶、勇往直前的思想精神及其理想完美的形象,教育和激励着一代代彝族人民不断进取。彝族英雄支格阿鲁及其文学流传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彝族居住的省和自治区。其流传情况及所反映的文化信息有同质的,也有一些差异,呈大同小异状。  相似文献   

8.
苏轼文化“原型”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原型”意义。在他身上,我们既要看到一个饱经苦难的文化伟人寻求精神超越的难能可贵,又看到封建文化对他精神世界、人格体系的压抑和扭曲;既看到他在皇权重压下的内心分裂,又看到他不屈抗争苦难的整合与超越。对此,本文将作如下几个方面的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包括闻一多、朱自清等旅滇作家及马子华等本土作家都留下了不少的散文篇什,对云南和云南人的精神风貌、生活状况描绘颇多。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分析,可以从中解读出云南民族文化精神的基本层面——强烈的家国(园)意识、坚韧的反抗精神、顽强的生存信念、迭变的狭隘思想,而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和领会抗战时期云南文化的多样性特质。  相似文献   

10.
普洱茶文化是千百年来澜沧江畔云南多民族文化交汇的土地上开放出的一朵耀眼奇葩。它与云南各民族的自然、地理、经济、文化、历史紧密相连,其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底蕴,为云南、为中国、为世界创造并保留了璀璨夺目的物质、精神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和谐"文化内核和魅力,对当代人类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深远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清代的云南客居知府宋湘既是个清官,又是个奇才。他之所以被称为奇才不仅因为政绩突出,且在诗、书、联方面都有相当的建树。他的诗源自生活,自成一家,他的书法独具风格,大气恢弘;他的对联触景生情,震撼心灵。诗、书、联三者合璧,显示了他卓越的艺术才能。  相似文献   

12.
清代的云南客居知府宋湘既是个清官,又是个奇才。他之所以被称为奇才不仅因为政绩突出,且在诗、书、联方面都有相当的建树。他的诗源自生活,自成一家,他的书法独具风格,大气恢弘;他的对联触景生情,震撼心灵。诗、书、联三者合璧,显示了他卓越的艺术才能。  相似文献   

13.
藏族著名翻译家斋林·旺多先生精通藏、汉、英三种语言文字,在西藏文艺界以其小说创作和译介莎士比亚剧作广为人知。他认为翻译必须遵循忠实的原则,首先要达意,同时译者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原作在翻译时进行艺术再创造。2010年旺多先生荣获"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这是建国以来西藏自治区翻译人员第一次获得的翻译荣誉称号,标志着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党对民族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旺多先生在翻译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14.
老子的哲学思想成就,特别是对于管理国家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许多主张在中国历史上都有巨大的影响。本文围绕老子的"无为"、"德治"、"人本"思想等几个方面,对老子管理哲学对于市场经济管理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同时也指出了老子管理思想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赵友培以倡导三民主义文艺著称,曾试图从批评中建立三民主义文艺的"理论体系"和"创作纲领",并打开一条"实践之路"。此三者,构成了三民主义文艺政策的全部。三民主义文艺运动的工作中心,在于"创作"。  相似文献   

16.
民主不能离开知识、理性、美德和法律的指引和制约是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反思所得出的重要思想成果。后继的思想家遵循他开创的思维路向,在人自身之外寻求政治法律制度必须依据的准则,并最终形成民主宪政思想。  相似文献   

17.
云南桥头堡建设战略的实现需要省内各州(市)的共同努力。通过对曲靖市的SWOT分析,将其定位于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制造业中心、链接印度洋与内地的桥头堡能源保障基地、中西部地区与东南亚南亚链接的物流中心、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云南省教育文化产业的次核心区域、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农业技术输出中心,实施与滇中城市群按既定路线办事、沿边州(市)互惠互利共拓外贸、与其他州(市)打通南亚市场的分工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18.
陆游诗词中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执着壮丽的人生追求;二是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三是祥和超然的人生态度;四是真挚专一的纯洁爱情。  相似文献   

19.
云南桥头堡建设战略的实现需要省内各州(市)的共同努力。通过对曲靖市的SWOT分析,将其定位于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制造业中心、链接印度洋与内地的桥头堡能源保障基地、中西部地区与东南亚南亚链接的物流中心、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云南省教育文化产业的次核心区域、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农业技术输出中心,实施与滇中城市群按既定路线办事、沿边州(市)互惠互利共拓外贸、与其他州(市)打通南亚市场的分工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20.
孔子认为德性是情感受到教化所产生的一种优良的品质,并由此建构起其德性理论.拟从传统与生活两个层面,通过对"智"、"仁"、"勇"三达德和忠恕之道的分析,阐述孔子德性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