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启文 《科学通报》1984,29(9):567-567
早在五十年前已注意到在饥饿时垂体发生明显的改变并由此续发机体的一系列功能紊乱,但其详细机理则迄今仍未阐明。由于自然界的、社会经济的或病理的原因造成饥饿或营养不足,仍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研究饥饿对垂体的影响及其发生机理,对于深入认识其规律和寻求有效的促进康复的措施,显然仍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在垂体前叶的各  相似文献   

2.
盖志琨  朱敏 《科学通报》2012,(21):1937-1947
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与古生物学等多角度评述了脊椎动物颌的起源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发育遗传学的一系列进展促成了颌演化异位理论的提出,即颌的起源,是在上皮-外胚层间质细胞相互作用中,由于口腔发育调控基因的异位表达所导致的一次演化上的创新.在无颌类七鳃鳗的发育过程中,外胚层间质细胞的向前生长由于受到中央鼻垂体板的阻挡,无法像有颌类那样发育成颌和颅桁.因此,该理论推测鼻垂体复合体的分裂是颌发育的最根本的先决条件,应该发生在颌的起源之前.鼻垂体复合体的分裂可能也是促成有颌类双鼻孔起源的一次关键的演化事件,它允许刺猬基因家族调控鼻基板的发育,从而形成侧位的鼻囊.盔甲鱼类是4.35~3.7亿年前生活在中国和越南北部的一种地方性色彩很浓的"甲胄鱼类".盔甲鱼类曙鱼脑颅的三维复原显示其成对的鼻囊位于口鼻腔两侧,而垂体管向前开向口鼻腔中部,三者彼此分开.因此,盔甲鱼类化石提供了无颌类鼻垂体复合体在颌起源之前分裂的关键证据,从而佐证了颌演化的异位理论.藉助于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本文进一步揭示出盔甲鱼类可能已经具有了有颌类特有的颅桁衍生构造(譬如眶鼻间隔、筛骨板),为探讨脊椎动物脑颅在颌的起源之前如何重组提供了关键资料.在探讨颌的起源及相关问题上,盔甲鱼类较之于骨甲鱼类在很多方面是一个更好的对比模型.盔甲鱼类脑颅所揭示出的一些与有颌类共有的进步性状,表明盔甲鱼类有可能取代骨甲鱼类成为有颌脊椎动物的姐妹群.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发育生物学假说与古生物化石实证相互交叉的有趣案例.  相似文献   

3.
根据混合群体连锁不平衡值随世代的衰减速率,进行基因高解析率定位分析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基因间重组率愈小,混合距今的世代数愈少,利用连锁不平衡信息进行基因定位的效高愈高;在相关基因座间呈紧密连锁条件下,重组率估计的期望值呈向上有偏性。在混合发生后的2-5个世代内,重组率估计值的偏差较大;10-20世代范围内可以得到较高的解析率。同时给出了重组率估计值的均值和置信区间随世代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前认为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与微血管通透性变化有关。因此我们设想在缺氧伴高碳酸血症情况下,Fn与脑微血管通透性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利用GATA-2调控成分制备组织特异性表达GFP的转基因斑马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孟安明  林硕 《科学通报》1999,44(21):2283-2287
GATA-2是在多种血细胞和神经细胞表达的一种转录因子,调控血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分化。利用斑马鱼GATA-2基因5’侧翼调控序列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获得了只在中枢神经细胞表达GFP,或在神经细胞和表层细胞都表达GFP的转基因斑马鱼种质系,同时还进一步证实了GATA-2基因在胚胎发育中的时空表达谱。  相似文献   

6.
张琼宇  郑康  马珊珊  童英  罗琛 《科学通报》2009,54(22):3455-3463
β-catenin基因是脊椎动物背部中轴结构形成的必需基因. 近年的研究发现, 在斑马鱼和爪蟾中, β-catenin还具有抑制神经外胚层形成的作用. 为深入了解β-catenin是如何抑制神经外胚层形成以及这种抑制在正常发育过程中的功能, 我们研究了金鱼胚胎发育过程中β-catenin对神经外胚层发育早期调节基因vsx1表达的抑制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用反义morpholino oligonuc- leotides (MO)抑制内源β-catenin的功能可导致胚胎发育早期vsx1的广泛表达; β-catenin可抑制vsx1基因启动子所控制的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的表达. 进一步的分析证明, β-catenin所直接启动的下游靶基因boz可以通过vsx1基因启动子中的特定结合位点抑制vsx1基因启动子所控制的GFP报告基因的表达. 这些结果表明, β-catenin在脊索中胚层前体细胞中启动与脊索中胚层发育调节相关基因表达的同时, 还能以细胞自主性方式抑制神经发育早期调节基因vsx1在这些细胞中表达, 提示β-catenin在脊索中胚层前体细胞中抑制vsx1基因的异位表达与启动脊索中胚层调节基因的表达都是保障脊索正常发育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7.
null 《科学通报》1997,42(19):2039-2046
通过PCR方法克隆出大肠杆菌株H-30的胞嘧啶脱氨酶基因,并将其起始密码子GTG突变为ATG,构建了CD基因的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BV220-CD,通过测定胞嘧啶脱氨酶活性筛选出CD高表达活性克隆H-30CD-115-氟胸嘧啶对CD活性克隆有杀灭毒性,DNA序列分析显示CD高表达活性克隆H-30-CD-11较基因文库中所报道的CD基因存在16个位点碱基改变,引起肽链中氨基酸改变的位点有5人。  相似文献   

8.
猪leptin受体基因OBR的表达检测与部分片段克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晓湘  戴茹娟  李宁  吴常信 《科学通报》2000,45(17):1845-1852
采用RT-PCR和Northern杂交的方法分析了猪leptin受体OBR基因在11种组织和器官(心肌、肺、肝、脾、肾、肌肉、卵巢、脂肪、大脑、垂体、下丘脑)中的表达分布,结果表明OBR基因在11种组织和器官中都有表达,其中在肺、肝和下丘脑的表达高于其他组织。Northern杂交分析结果显示,编码长细胞内区的长片段表达形式只在下丘脑组织中表达,而已有证据表明只有编码长细胞内区的长片段表达形式才具有  相似文献   

9.
通过叶绿体基因工程表达聚3-羟基丁酸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构建了含phbB,phbA,phbC和ααdA基因表达盒的叶绿体整合及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轰击法转化烟草,对具壮观霉素抗性的植株进行PCR和Southern等分析,确证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叶绿体基因组中,同时测定了其同质化程度。Northern点杂交、RT-PCR分析结果表明,叶绿体型转基因植株中目的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明显高于核转化植株中相应基因,并且未观察到基因沉默现象,叶绿体型转基因植株还具有环境安全性好、底物丰富、产物区域化等优点,表明叶绿体基因工程在转基因植物生产聚-3-羟基本丁酸酯(PHB)方面极具潜力。  相似文献   

10.
抑制COM与CCoAOMT调控植物木质素的生物合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华燕  魏建华等 《科学通报》2002,47(8):604-607,T002
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COMT)与咖啡酰辅酶A-3-O-甲基转移酶(CCoAOMT)基因分别编码植物木质素生物合成中不同底物水平的甲基化酶,构建了它们的单价与双价反义表达载体,并用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PCR-Southern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DNA中;Northern点杂交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在烟草中以转录水平表达。对表达单个及两个甲基化反义基因的成熟转基因植株的木质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反义抑制COMT与CCoAOMT的表达均使转基因植株的木质素含量下降,但单独抑制CCoAOMT表达引起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COMT,并且两个基因同时被抑制时,降低幅度更大,说明它们具有协同效应,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COMT被抑制引起紫丁香基(S)木质素显著减少。上述结果表明,抑制植物内源CCoAOMT表达是反向调控转基因植物木质素生物合成及改良造纸资源植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小鼠中糜酶在心脏血管紧张素Ⅱ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陈兰英 《科学通报》2000,45(24):2631-2635
为研究人心糜酶(hChymase)在心脏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形成中的作用及在心肌重塑过程中的意义,建立了MLC2-人心糜酶转基因小鼠,用RT-PCR方法分析了糜酶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和心脏中Ⅰ,Ⅲ型胶原基因的转录表达,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心脏糜酶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活力以及心脏和血浆的AngⅡ含量,用  相似文献   

12.
植物杂交F1的株高一般都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 但其形成的分子机理迄今尚未阐述清楚. 本研究以按照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的16个杂交组合为材料, 在田间株高性状杂种优势测定的基础上,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赤霉素代谢及其调控相关基因在杂交种与亲本抽穗期穗下第1节中的表达情况, 并且与株高杂种优势进行了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所有杂交组合的株高和第1节均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 但因杂交组合和株高性状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 分析发现, 第1节与株高的中亲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r = 0.56, P < 0.05), 说明该节对小麦株高杂种优势的形成有重要的贡献. 实时定量PCR表达分析结果显示, 赤霉素代谢及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优势因杂交组合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 但第1节杂种优势与KS, GA3ox2-1, GA20ox2, GA20ox1D, GA-MYB和GID1-1基因的表达优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而与GAI和GA2ox-1基因的表达优势呈极显著负相关, 这与我们最近提出的小麦株高杂种优势形成的赤霉素分子调控模型相吻合, 说明赤霉素代谢及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与株高杂种优势的形成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3.
距今42~18 ka腾格里沙漠古湖泊及古环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腾格里沙漠在距今约42-18^14C kaBP曾形成总面积超过20000km^2的湖泊,古湖泊的形成开始于42-37kaBP;在35-22kaBP期间古湖泊出现最高水位且居高波动,形成“腾格里大湖期”,22-20kaBP期间湖水位一度下降,但在20-18.6kaBP湖面再次有所升高,之后水位下降,至18kaBP大面积湖泊消失。大湖期湖泊以淡水至微咸水为特征,推测当时腾格里沙漠及邻区降水量显著增加;年均降水量比现今高250-350nm,年均气温较现今高1.5-3.0℃,为一较温暖的半湿润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4.
赵玉莲 《科学通报》1991,36(7):542-54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一种新发现的由37个氨基酸组成的生物活性肽,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和外周组织中,对心血管、消化、呼吸和内分泌等多种系统及组织的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CGRP还存在于下丘脑、垂体及泌尿生殖系统的神经纤维中,在睾丸、卵巢  相似文献   

15.
新型杆状病毒穿梭载体及绿色荧光蛋白在棉铃虫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应  齐义鹏 《科学通报》1998,43(20):2178-2183
利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全基因组DNA构建转座-穿梭载体Hanpvid,它既能在大肠杆菌中以质粒的形式复制,又能在棉铃虫细胞中复制形成感染性病毒粒子。Hanpvid携带转座-穿梭盒,包括原核复制子miniF,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LacZα和Tn7转座子的接受位点attTn7。另一供体质粒以转座的方式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经亚克隆的多角体蛋白基因整合到Hanpvid的attTn7位点上成为重组病  相似文献   

16.
利用修饰的T7 RNA聚合酶基因建立一种植物耦联表达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基因修饰,在T7RNA聚合酶基因的5′端添加了SV40大T抗原的核定位信号编码序列,利用CaMV35S启动子和修饰的T7RNA聚合酶基因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BT7。同时,利用T7启动子和β-葡糖醛酸酶基因(gusA)构建了另一个植物表达载体pBTG。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上述两个植物表达载体共转化烟草,共转化植株表现出较强的β-葡糖醛酸酶基因(β-glucuronidase,GUS)活性,上述结果表明T7RNA聚合酶-T7启动子耦联表达系统在植物中是有效的,说明已成功构建了一种植物耦联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17.
以下辽河西部凹陷原油为例,探讨了18a(H)-新藿烷及17a(H)-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属性与应用意义.新藿烷及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相对丰度可用作判识原油成熟度的有效指标,但需以源岩沉积-有机相相近为前提,其有效应用范围为成熟~高成熟阶段.新藿烷及重排藿烷参数同时具有成熟度和沉积-有机相双重地球化学属性,故可作为油源对比和原油族群划分的有效参数.沉积介质条件和粘土矿物对重排藿烷类前身物的形成和原始丰度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原油中检出一新系列化合物,初步研究认为其可能为另一重排藿烷型系列化合物,其分布特征和地球化学属性与17a(H)-重排藿烷系列相近.  相似文献   

18.
利用cDNA微阵列技术筛选和鉴定NYD-SP9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cDNA微阵列杂交技术从人睾丸cDNA文库中筛选出人蛋白激酶基因,命名为NYD-SP9,NYD-SP9在成人睾丸中表达水平比胚胎睾丸高10倍,Southern印迹杂交结果表明,这一基因高表达于睾丸,而低表达于卵巢,cDNA序列的蛋白质基序磷酸化位点分析也进一步提示,它有可能参与精子发生中的信号转导过程,由于这些磷酸化位点的位置彼此很接受,在这些位点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以调控精子发生,该基因含有一个保守的穿膜功能结构域,提示经翻译后为一跨膜蛋白,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蛋白激酶基因NYD-SP9可能在男性生殖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3-酮硫裂解酶基因phbA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功能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叶梁  李枞  宋艳茹 《科学通报》1999,44(4):398-402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并克隆了真养产碱杆菌中合成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一个关键酶-3-酮硫裂解酶基因phbA。DNA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基因与国外报道序列同源性很高,只有1个碱基的区别。为了检测该基因的功能及导肽的定位效率,构建了带有导肽基因的组成型表达载体,并转化烟草得到转基因植株。蛋白质电泳结果表明,导肽可以将外源蛋白定位于质体,phbA基因能翻译成相应大小的蛋白。酶活性分析证实,转基  相似文献   

20.
Borf-1蛋白是牛泡沫病毒的反式激活因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近来分离并鉴定的BFV3026中国毒株为材料,用PCR方法扩增BFV5‘全长LTR及非结构基因Orf-1,Orf-2构建带不同长度LTR的克隆质粒及Borf-1,Borf-2等非结构蛋白表达质粒,引入Luc基因为报告基因做瞬时表达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