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矿物掺合料对低水胶比混凝土干缩和自收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粉煤灰(0%、10%、30%、50%)、矿粉(0%、10%、30%、50%)以及硅灰(0%、10%、20%)对水胶比为0.24的低水胶比混凝土干缩和自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双曲线函数的收缩表达式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定量化地揭示了矿物掺合料对收缩随时间发展趋势的影响,分析了干缩与自收缩的关系.结果表明:粉煤灰有利于减少低水胶比混凝土的干缩,矿粉次之,硅灰略增大混凝土的干缩;粉煤灰有利于减少低水胶比混凝土的自收缩值,矿粉增大了自收缩,硅灰非常明显地增大混凝土自收缩;低水胶比混凝土的自收缩在所测试的干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随着粉煤灰、矿粉和硅灰掺量的增加所占的比重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
实验研究了养护条件(包括干燥前养护时间、干燥前养护温度和干燥时相对湿度)对砂浆干缩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养护时间(1d,3d,14d),养护温度(20℃,60℃),相对湿度(30%,43%,75%)等对水泥砂浆干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延长干燥前养护时间,各砂浆干缩率增大;提高干缩前养护温度,不掺矿物外加剂的水泥砂浆干缩率减小,而掺矿物外加剂的水泥砂浆干缩率增大;干燥时相对湿度增加,水泥砂浆干缩率降低。 相似文献
3.
在水泥中掺入适当细度的矿物掺合料,使胶凝材料的颗粒级配接近紧密堆积状态时,砂浆的强度会有所提高,水泥凝胶体的微观结构也会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从收缩可逆性的角度,通过测试标准干燥养护后再水养护的砂浆试件收缩值的变化情况,对碱矿渣水泥砂浆的干缩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碱矿渣水泥砂浆的干缩明显大于同条件下普通水泥砂浆的干缩,水玻璃矿渣水泥砂浆、NaOH 矿渣水泥砂浆14 d干缩值分别为普通水泥砂浆的5.5倍和2.2倍;碱矿渣水泥砂浆干缩中绝大部分是不可逆的,标准干燥养护14d再水养护的水玻璃矿渣水泥砂浆、NaOH〖KG-*6〗矿渣水泥砂浆不可逆收缩分别占总干缩的86%和68%。 相似文献
5.
文章先对矿物参合料对混凝土疲劳性能影响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展开试验,以研究矿物掺舍料对混凝土材料的疲劳性能产生的影响,从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性能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掺与不掺矿物掺合料的水泥砂浆分别在电脉冲和浸泡条件下进行外观和强度比较,研究了电脉冲作用下矿物掺合料对水泥砂浆硫酸盐侵蚀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试件内部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电脉冲加速了外部SO_4~(2-)向砂浆内部迁移,SO_4~(2-)与水泥水化产物反应生成大量钙矾石,使得试件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开裂、脱落以及强度损失;矿物掺合料改善了砂浆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掺量越高改善效果越明显,然而在电脉冲作用下掺矿物掺合料的砂浆仍受到明显的硫酸盐侵蚀.可见,电脉冲加速了硫酸盐侵蚀,这为快速评价水泥基材料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主要讨论了矿物掺合料在水泥砂浆中的填充机理,并且以粉煤灰、矿渣粉及硅灰单一组分、复合组分考察其对水泥胶砂强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细度的矿物掺合料掺入到水泥浆体中后,可以优化粉体的次级颗粒级配,提高密实度.从而表现出水泥砂浆的强度得到提高,微观结构趋于密实. 相似文献
8.
复合矿物掺合料颗粒级配对水泥砂浆强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粉煤灰分别与矿渣粉、硅灰的复合掺配试验,了解复合矿物掺合料对水泥砂浆强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试验表明:不同细度的矿物掺合料复合后具有一定的叠合效应,可使水泥粉体内部颗粒实现较紧密的堆积,使水泥砂浆的强度提高,内部结构变得更加致密。 相似文献
9.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STMC1202—94所推荐的方法试验了粉煤灰、硅灰及粉煤灰与硅灰复合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掺合科能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率,粉煤灰与硅灰的复合双掺是配制极低氯离子渗透性混凝土的重要技术途径。在粉煤灰与硅灰双掺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电量的减少中,硅灰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利用"矿物掺合料在提高混凝土性能的应用"课题的研究成果,在施工实践中进行了大面积地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矿物掺合料的应用、制备已牵涉到水泥基材料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在现代混凝土技术中,经过一定质量控制的矿物掺合料已成为高性能混凝土不可或缺的组分之一。本文通过对矿物掺合料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当前研究的主要缺陷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对聚羧酸减水剂在水泥自流平砂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认为聚羧酸减水剂适用于水泥自流平砂浆并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但在水泥自流平砂浆面层配方设计中应注意气泡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圆环试验开裂位置随机和开裂敏感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外方内圆偏心约束试验方法.采用该方法进行水泥净浆和砂浆开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预知试件开裂位置,方便裂缝观测,且该方法开裂敏感性好,可以加快试件的开裂,缩短试验周期.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对聚合物聚丙烯酸甲酯(PMA)微乳液在水泥砂浆中的应用的研究,对比纯水泥砂浆的强度,发现聚合物PMA微乳液对水泥砂浆早期抗折、抗压强度影响很大,发现聚灰比为0.001时的抗折、抗压强度较普通砂浆提高40-92%,探索了丙烯酸甲酯度(MA)的聚合物微乳液掺入量对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和作用机理,认为纳米级PMA微乳液颗粒均匀分散到水泥砂浆中,使水泥砂浆的孔隙率减小,孔径也减少很多且分布均匀,可以减少水泥砂浆微裂纹和缺陷。 相似文献
15.
根据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使用情况,针对苏南地区高温多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湿度变化时易产生干缩裂缝这一缺陷,提出了改善收缩性能、减少干缩量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级配组成范围及级配组成设计方案,分析了不同级配组成对干缩变形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实验利用废弃混凝土制作再生骨料混凝土,并分析了再生骨料的种类、取代率、粉煤灰、矿粉等矿物掺合料的掺量等因素对再生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用水量接近于天然骨料混凝土;颗粒整形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用水量高于天然骨料混凝土;粉煤灰、普通矿粉、超细矿粉、硅灰等矿物掺合料能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颗粒整形再生粗、细骨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已经接近天然碎石. 相似文献
17.
以纯碳酸钙、贝壳和石灰石为混合材,探讨掺量变化对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硅酸盐水泥掺入质量分数为5%~15%的贝壳混合材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减少.3 d、7 d抗折强度高于普通硅酸盐水泥,28 d抗折强度先增后减.28 d抗压强度损失率为石灰石-硅酸盐水泥>贝壳-硅酸盐水泥>纯碳酸钙-硅酸盐水泥.贝壳混合材最佳掺量为10%,此时减水效果最好.早期强度高,28 d抗压强度损失率最小.贝壳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使其具有颗粒形态效应、化学反应活性和微细集料填充效应,可成为石灰石混合材的良好替代品. 相似文献
18.
水泥稳定粒料收缩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开展水泥稳定粒料室内小梁收缩试验研究、先简要地介绍了小梁干缩试验步骤,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从集料级配、膨胀剂量、水泥剂量、细粒粘土四个角度研究小梁的收缩规律,在此基础上,从材料选择、混合料级配、水泥剂量、外加剂的使用、养护管理等角度提出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收缩裂缝防治措施,达到减少基层收缩开裂几率、减少裂缝宽度或延缓基层开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纤维类型及参数对砂浆抗渗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基材料的抗渗性能与其耐久性直接相关.采用测试不透水性提高率的方法,研究了纤维类型及纤维参数对水泥砂浆抗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纤维能够显著提高砂浆的抗渗性能,纤维类型及纤维掺量、长度、直径、截面形状、表面处理方法等对砂浆的抗渗性能都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