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化解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是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历史任务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的最新理论成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观点,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整体把握和谐社会,实现和谐社会全面发展;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点,以创新精神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坚持实践检验标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才能坚持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是人类所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唯物史观使这一理想变成了科学。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本文从党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对社会关系的改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诸方面,探究唯物史观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运用。  相似文献   

5.
黄志国 《科技信息》2009,(34):I0066-I0066,I006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2004年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民主法治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公平正义是民主法制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坚持的价值原则,是社会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保障。只有始终坚持公平正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理念,把和谐社会的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有力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合力论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的合力论思想,即“促正”、“纠反”,构建和谐社会,并构建由四大合力机制组成的合力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7.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语境下,统一战线,科学发展观,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的三大法宝。新的“三大法宝”是对中国革命时期“三大法宝”的继承和超越,是时代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运用新的“三大法宝”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深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但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而且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创造和培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促进了社会和谐。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构建延安和谐社会的政治前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构建延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构建延安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是构建延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构建延安和谐社会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10.
从毛泽东协调发展思想、邓小平以发展促协调思想、江泽民全面协调发展思想到胡锦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和谐社会问题上的突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协调发展在根本上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关联性。但是,由于时代特点和历史任务的具体差异,他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观又各具特色,各有侧重。从中可看到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形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实际上,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观中已经蕴含着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想继承、丰富、发展了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同富裕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全新的重要概念,多党合作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必须进一步巩固、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充分发挥它的特殊作用,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论题,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也是检验其执政治能力的一个尺度,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社会主义事业,都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表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4.
路会银 《科技信息》2008,(19):332-332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为之不懈奋斗的伟大目标。无论是以毛泽东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老一代,还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新阶段,我们党始终没有停止过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追求和实践。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追求社会和谐的信念越来越坚定,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也实现了从自然到自觉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5.
冉小先 《科技信息》2008,(22):215-215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社会的焦点话题,在讨论这个话题是一些专业人士和学者提出我们当前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互相矛盾的。就此,本文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不矛盾的、是一致的。首先从构建和谐社会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内涵上分析说明不矛盾,并阐明只有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才能真正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然后具体分析我们现在坚持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确实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宗鲁坤 《科技信息》2011,(14):46-46
创先争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社会理想。为此,本文将从创先争优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特点、关系、意义及如何体现党员先进性等方面来阐述构建和谐社会是创先争优的着力点这一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西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政治稳定意义重大,西藏的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党内和谐不但能够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且有利于推进西藏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党内和谐,是西藏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证;是西藏和谐社会建设的组织保证;是巩固党在西藏的执政地位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现在全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唯物史观所指明的方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这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可以说,唯物史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胡雯 《科技信息》2012,(5):203-203,136
对立统一的"和合"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哲学提倡的意识主流,更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方针。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自建立以来紧紧围绕"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把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统一战线所体现出的"和合"思想,实际追求的就是一种和谐,因而在本质上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致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和社会矛盾深刻认识的结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小康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方位和出发点。构建和谐社会要直面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突出矛盾,和谐社会的内涵必须与小康社会和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要分二步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