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用大体解剖及组织学方法研究了中国大鲵脊髓的形态结构及细胞构筑。其特点是:脊髓纵贯椎管全长;运动神经元分腹内侧群和背外侧群;中间神经元未分化成亚核;髓内感觉细胞尤存;白质中有散在的神经细胞。文中还就大鲵脊髓在进化历程中的位置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大鲵精子入卵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大鲵精子的形状,受精过程中卵壳膜的变化,及精子入卵的过程。人工催产的精子头部具有棒状和辣椒状两种形状,卵壳膜随着受精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皱褶,沟与嵴,受精完毕,皱褶消失。大鲵属于多精入卵,精,卵相遇60s,精子接触卵膜,受精75s精子头部一半进入卵内。授精90s精子头部和颈部完全进入卵内,但精子尾部留在卵外面,授精2min,,受精完毕。  相似文献   

4.
猪精子在获能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光镜及扫描电镜对获能过程中的猪精子形态进行观察,发现其形态结构呈连续性变化头帽脱落,顶体染色由深变浅,精子核及核后帽的染色则逐渐加深。在此过程中,少数精子可能发生顶体反应,由扁卵圆形变为梭形。获能时间以4~6h为宜。此外还发现猪的品种不同,其精子形态结构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察在全人工繁育条件下大鲵的胚胎发育及器官的形成过程,对比仿天然生态养殖的大鲵胚胎发育过程,对大鲵从受精卵到孵化为幼苗出膜进行了连续系统的形态学观察.结果发现:人工繁育的大鲵在胚胎发育至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有明显的"神经沟出现"、"视泡形成"和"心脏跳动"的特征,因而在传统分期的基础上增加了"神经沟期"、"视泡形成期"和"心脏跳动期",从而将大鲵的胚胎发育过程细化为23个时期;虽然同种大鲵的人工繁育和仿生态养殖方式绝大部分发育时期的外形特征基本相同,但在卵裂期和神经胚期依旧存在差异;并利用人工繁育技术,提高其孵化率,为进一步研究大鲵的人工繁育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6.
大鲵是我国特产的二级保护动物,在脊椎动物的进化上又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地位。本文就其排泄系统进行详细的解剖分析及探讨。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大鲵的排泄系统的结构是与其水生生活相适应的。大鲵在进化是处于较原始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动物精子形态的进化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从低等至高等,从水生至陆生精子形态有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生无脊椎动物行体外受精,一般具有典型的顶体;(2)陆生动物为了适应陆地生活与本内受精,精子层中逐渐加长,此外还形成了尾部其他细胞骨架器官;(3)其中最 高等声形式为鞭毛逐渐加长、变强,此外还有一个极端即畸形轴丝或无鞭精子的出现,动物精子进化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8.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大鲵嗅粘膜的形态结构。嗅上皮约厚260μm嗅细胞分为有纤毛和无纤毛两类,偶尔可见过渡类型。光镜下检查了大鲵味蕾的形态及分布,味蕾稀疏分布于内鼻孔周围及舌粘膜上皮中。其长度和直径均达100μm以上,是一般其它脊椎动物的两倍。还讨论了上述结构与动物生活习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它会像婴儿般啼哭,它拥有孩童小手般稚嫩的四肢,它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它是世外桃源的隐遁者,它是古老传说中我们祖先的图腾,它拥有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  相似文献   

13.
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游动精子的形态发生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精子发生过程中多层结构由生毛体发育而成,其结构与其他薄囊蕨亚纲植物相似。刚形成的多层结构由微管带和片层组成,微管带由平行排列的微管组成,片尾由电子致密盘组成,无显赫分层。多层结构形成后不久即转向近核侧,片层下部与一椭圆形线粒体相连而微管带沿核膜伸长并增加微管数目,微管带逐渐包围核,核发生变形。成熟精子成3周半螺旋,核位于后部2周半而片层及所连大线粒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显微受精的方法,并探讨小鼠附睾精子在显微注射进入卵母细胞后的受精能力。方法:用显微注射法把小鼠附睾头和附睾尾精子注入卵母细胞的胞质内或卵周隙进行显微受精。结果:把单个附睾尾精子注入卵细胞质中,培养后14个存活的卵细胞中,有5个卵裂为2-细胞期胚胎;将单个附睾头精子注入卵母细胞中,有25个存活,其中9个受精发育为2-细胞期胚胎;将附睾尾精子注入卵周隙进行带下受精,30个存活的卵细胞中有4个  相似文献   

15.
大鲵胚胎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人工繁殖,获得了两批大鲵的受精卵及其幼苗,利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大鲵的早期胚胎发育,并描述了其主要特征。同时,就此和其他两栖动物的胚胎发育进行了比较讨论,并指出了其共性与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大鲵是我国特产的二级保护动物,在脊椎动物的进化上又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地位。本文就其排泄系统进行详细的解剖分析及探讨。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大鲵的排泄系统的结构是与其水生生活相适应的,大鲵在进化是处于较原始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鲵皮肤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中国大鲵皮肤的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1)中国大鲵皮肤存在着丰富的皮肤呼吸结构。(2)中国大鲵皮肤上的疣瘤在头部的背面及腹面构成特定图形,这是其特有的。(3)同爬行类的鳄蜥相比较,中国大鲵皮肤结构仍呈以水生为主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大鲵繁殖生物学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7年-2000年在伏牛山区对大鲵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初步调查,繁殖期雌雄鉴别主要依据泄殖孔形态,Ⅳ-Ⅴ龄大鲵性腺发育成熟,最小繁殖个体为♀350g,♂300g,雌雄性比为1:0.9,产卵前雌性成熟系数可达3.45%,本区大鲵5至9月均可产卵,但是多集中于初秋,产卵地点在洛阳、伊河、白河支流上游洞穴中,15℃-20℃时,孵化期为35天-42天,孵出后1个月左右,仔鲵即进入冬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鲵的周围神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中国大鲵周围神经的起始、经行和分布。其特点为:NⅡ、NⅢ、NⅣ、NⅥ非常纤细,眼球很小,而NⅠ粗大,侧线神经仍存在。前、后肢的神经在经行和支配上彼此对应。文中还结合大鲵的生态、行为等,讨论了中国大鲵神经系统在两栖类中的原始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鲵的繁殖生态暨行为学观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秦岭地区天然水域大鲵简易繁苗法和仿生态亲鲵培育池繁苗的基础上,论述了促成大鲵繁苗的8项生态因子.秦岭地区大鲵繁育日度与江汉平原区存在较大差异;大鲵在不同产区繁殖期和繁殖盛期的时间,建议各地应抓住当地的繁殖时机做好繁苗工作.记述了大鲵在催情效应期亲吻、顶腹、嬉戏、交尾等繁殖行为.对大鲵繁殖配组的性比、繁殖日度、繁殖时间、雌雄性腺发育同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