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法律硕士教育应是以培养应用性法律人才为目标,但目前我国法律硕士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培养目标与实践的差异、与传统法学研究性人才培养的混同、课程设置的单一性等问题;为了构建完善的法律硕士培养机制,有必要借鉴英、美应用性法律人才合理的措施,并结合我国具体的法律教育与实务的实践,构建我国合理的法律硕士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2.
美国法学院以培养律师为目标,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上都充分体现了法律实践性强的特点。美国律师协会法学教育和律师准入委员会制订的合格法学院的准入标准,是各大法学院制订教学目标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合格法学院的准入标准对法律实践课程的学分、实践形式、实践过程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本文以笔者访问的埃默里大学法学院的Doing Deal系列课程为例,展现美国法学院职业化教学的具体模式,以此提炼出值得我国法学教育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朱晓艳 《科技信息》2010,(36):45-45,48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高职法律专业教育必须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岗位针对性,而以培养岗位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的实践教学环节在高职法律教育中则必然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构建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成为培养高职法律专业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经过十年的发展,在规模体系、目标定位、管理体制、招生考试和各培养环节的实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凸显。为推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的长足发展,并最终使之成为我国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固然必要,但在剖析问题的基础上寻求解决之道则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5.
法学专业就业难的内在原因是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为此,必须重新审视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法学教育组成部分的工科院校法学教育,普遍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过高、课程体系设置庞杂、教学方法传统单调、实习实践流于形式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是要走特色发展之路,结合市场需求,借力工科优势,构建"2+2+J"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该模式关键在于明确定位,选准专业方向,调整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培养全面适应的法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比较注重向学生传授法学原理和基于现行规范的法律知识,相对轻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不利于法学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能适应法学实践性学科的要求,客观上也是造成当前高校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下的重要原因。笔者以律师实务课程为视角,对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的缺陷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对现行法学教育模式必须进行实质性的、全方位的改革,强化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教学等多重法学教学方法的革新,强化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我国法律硕士①专业学位教育开展十余年。虽然在招生规模上获得了极快的发展,但是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值得思考和改进之处。本文通过对法律硕士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法律硕士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法律硕士教育制度改善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使之既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实践技能。因此职业教育应结合市场突出实践性教学及技能训练,强调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本位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是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及顶岗实习等方式加强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课程大体上分为:技能课程、理论与实践性结合课程、音乐教育实践、艺术实践等课程.在中学音乐课程新课标提出的目标后,大学课程如何去更新教育理念,改革现今的不足;改造、提升专业建设的同时,探究教育实践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以教育实践过程与管理为切入点,提出"长效制"的教育实践理念,加强高校教育实践与中、小学教育的联系,真正做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达成学生毕业即能胜任音乐教师岗位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1.
针对重庆文理学院物理与括息工程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课堂内容优化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对新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阐述了“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为一体,融课内与课外为一体,融教学与实训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文理通融,基础厚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针对重庆文理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课堂内容优化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对新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阐述了“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为一体,融课内与课外为一体,融教学与实训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文理通融,基础厚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校长培训模式直接影响着培训的效果,适合的培训模式能高效地实现培训目标。本文分析了几种已经实践工作中运用校长培训模式,介绍了几种值得关注的新模式,并对进一步丰富培训模式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4.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尊重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制订新的教学计划,建立新的学科平台,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黄伟 《皖西学院学报》2006,22(1):126-129
传统的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模式亟待改革与创新,必须探寻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新途径,理想的教师教育理应寻求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提高培养对象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地方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通过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培养对象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了信息学院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建立模块式、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探索,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此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推广,尤其在实践教学的加强、构建实践培养新体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和创新欲望,提高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科研训练项目的管理,教师自身科研素质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同时对工学院近三年SRT项目立项及执行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完善的制度、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指导教师的综合科研能力是保证SRT项目质量和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课堂内容优化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对新时期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阐述了以“校企合作,双向互动,反馈调整”为基础,以“实践能力、工程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为核心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这对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