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卡尔纳普(1891—1970)是当代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他的研究涉及到逻辑句法学、逻辑语义学、归纳逻辑、语言哲学、科学哲学等领域。其中,内涵逻辑学、科学哲学、语言哲学的发展无不展示出他的巨大影响。作为卓越的逻辑学家,卡尔纳普深知纯粹形式的观点对逻辑研究本身的重要性;作为目光远大的哲学家,他同样深知纯粹形式的逻辑观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卡尔纳普来说,逻辑的重要性在于它对非逻辑知识的作用。卡尔纳普对逻辑应用的关注集中体现在他对科学方法论基础问题的重视。他的研究特色在于从科学语言的逻辑分析着手。语言意义问题,尤其是科学语言的意义问题的研究始终贯串在他的学术研究生涯中。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寻求科学理论语言意义标准的适当表述。同早期仅仅包含基本思想的概括口号:“语言的意义在于可检验性”相比,他的表述更多地考虑到了科学理论本身的特征。这显示了卡尔纳普兼顾到了两个方面·既充分体现基本思想,又尽可能精确地刻划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的努力。在以下几节中,我们来观察这种努力是否奏效。  相似文献   

2.
超人的天才     
你问任何人谁是计算机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他们一定会说出查尔斯·巴布吉(Charles Babbage),爱伦·图林(Alan Turing)和约翰·冯·诺伊曼(JohnVonNeumann)的名字.三人之中,尽管冯·诺伊曼(1903-1957)对计算机的发展有最深刻的影响(以至现代数字电子计算机常用诺伊曼机来称呼),可是只有他尚未有人为他写过传记.  相似文献   

3.
1987年10月20日,当代最伟大的学者之一,安德列·尼古拉耶维奇·柯尔莫哥洛夫(Andrei Niko-laevich Kolmogorov)与世长辞了。 A.N.柯尔莫哥洛夫生于1903年,母亲死于难产,父亲没有抚育他。尽管如此.他的童年仍然幸福、快乐,充满了关怀、照顾和爱。他由姨娘养育.整个幼年都生活在父亲的庄园里,他的祖父从前是一个大土地所有者。良好的环境给他灌输了对知识、书籍和大自然的热爱。“早在五、六岁时,我就感知到数学发现的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我收到从联邦德国斯图加特马克斯·普朗克固体物理研究所克劳斯·冯·克里青(Klausvon Klitzing)教授寄来的信,说他同意应邀访问中国。这一邀请是我在1985年底他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就发出的。但在这一年多里克里青教授实在太忙了。世界上各个有名的大学和重要的研究机构纷纷邀请他去讲学和作报告。这次他终于下决心来华作两个星期的访问讲学,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物理学界的荣幸。  相似文献   

5.
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J.von Neumann)被人们推崇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他还是对策论和现代数理经济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早在1928年,冯·诺依曼就发表了一篇题为《论社会对策》的论文,开始形成他的对策论思想.1944  相似文献   

6.
·神经科学·解密大脑  演绎着学习、情感和运动机能控制等奇迹的人脑 ,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难于测知的“黑箱” ,如今 ,我们获得了开启这一黑箱的钥匙蒙娜·丽莎的微笑“如果你能像我回想‘蒙娜·丽莎’那样把我脑海里正在发生的活动描绘出来 ,我立马走人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埃里克·坎德尔 (EricKandel)说 ,“我会认为记忆问题差不多解决了。”坎德尔作为其研究领域的领导者 ,深知他的职位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还是无人能够动摇的。确实 ,我们在记忆的分子基础方面所获得的知识 ,有许多是源自他数十年来对一种具…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伟大思想家的生活往往被他们的成就所遮盖,这种现象大概以库特·哥德尔(Kurt G(?)del)的生活和工作为最典型了.哥德尔,一位隐居的天才,尽管他的不完全性定理和集合论的一致性证明是属于二十世纪数学领域中最值得称颂的部分,然而他的个人生活经历却至今鲜为人知.自从1978年哥德尔逝世以来,出现了许多颂扬他的文章,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柯特·克里斯琴(Curt  相似文献   

8.
今年8月11日在加里福尼亚州去世的威廉·肖克莱(William·Shockley),无疑是本世纪来最有争议的科学家之一。他与约翰·巴德(John Barden)和沃尔特·勃里特(Walter·Brittain)合作,在电子学方面的发明创造曾导致了现代生活的一场革命。由于他在微电子方面的杰出贡献,在美国他有时被称为“硅谷之父”。但在他生活的最后10年中,由于他在人类种族  相似文献   

9.
法拉第传奇     
迈克尔·法拉第不只是英国的一位最伟大的实验家,仔细考察其人及其著作,便显露出他还是一位机敏的理论家。1791年9月22日,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如诞生于伦敦贫民区,是一位贫苦铁匠的第三个儿子。出身寒微的法拉第尽管未受到过正规教育却取得了科学上的显赫地位。  相似文献   

10.
米丘林     
伊万·弗拉基米罗维奇·米丘林[生于1855年10月15(27)日,逝世於1935年6月7日]是卓越的苏联生物学家、伟大的自然改造者;他的工作为达尔文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奠定了基础;他是苏联科学院的名誉院士(1935年)、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院士(1935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科学技术家(1934年)。米丘林生於里亚赞省普隆县多尔果耶村。1872年,米丘林开始在科兹洛夫(现在的米丘林斯克)货物站做办事员。当时米丘林就不顾艰苦的工作条件和低微的工薪,着手实现他献身於园艺事业的理想。米丘林开始在他的住宅屋边的一小块土地上,培育经过选择的蘋果、梨、李、樱桃  相似文献   

11.
维克托·维斯科普夫(Victor Weisskcpf,见图)于今年4月21日去世,享年93岁。正如他过去常说的那样,他“在一个可怕的世纪里度过了愉快的一生”。他知道他在说什么。在探索自然秘密的伟大航程中,  相似文献   

12.
苏联科学院主席团鉴于苏联科学院院士 M.A.萨多夫斯基(МихаилАлесандровичСадовский)在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领域取得杰出的成绩,墨西哥天文学家Г.阿罗(ГильермоАро)教授在天体物理学领域作出卓越的贡献,授给这两位科学家1985年度М·В·罗蒙诺索夫金质奖章。М·В·罗蒙诺索夫金质奖章是苏联科学院的最高奖赏。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每年评选两位在自然科学领域作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一位苏联的、一位外国的。  相似文献   

13.
在意大利西部小镇芬奇,15世纪出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奇才,他就是那亘古不朽的杰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的作者———达·芬奇。达·芬奇的绘画、雕刻艺术或科研在当时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然而知道他是一位人类航空先驱的人则可能为数不多,至于他是怎样研究航空的,又取得了哪些成果的人就更少了。在达·芬奇那想象力异常丰富的脑海中,自幼就萦绕着一个愿望,在他的一生中,不知为此奉献了多少日日夜夜:这就是人类若干世纪以来最为持久、最难实现的梦想之一———用人的臂力模仿鸟类飞行。虽然才华横溢的达·芬奇,终身未能完成把人类从地面…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最近对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和牛顿是否患有自闭症的问题重新展开了研究,从而进一步探讨如何看待自闭症患者的问题。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依撒克·牛顿无疑是人类史上伟大的天才巨子,但他们也会患有自闭症吗?根据英国自闭症研究专家赛门·巴伦·柯罕的研究结论,爱因斯坦和牛顿这两人都表现出许多自闭症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简称AS)的迹象。巴伦·柯罕说,虽然他本人承认,为不再活着的人作出一个肯定的诊断是不可能的,但他希望通过对这二位科学巨人的典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楚,为什么同是患自闭症的人,有的在他们的一生中智力超常,…  相似文献   

15.
“我一直相信人体内具有充分再生能力。”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生物化学教授约翰·托尼·汤姆森(J.T.Thompson)在谈及他所从事的在脏器受损患者体内生长出新肝脏、胰脏、肾脏研究课题时说道。他指出“我相信其可能性。”“像青蛙、火蛇这样的两栖动物可再生出失掉的身体部分。”汤姆森已在动物身上实验成功再生出有生命力的新生器官,也称做“类器官。”汤姆森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的肿瘤细胞生物学主任罗伯特·加洛(R.Gallo)认为,类器官技术可应用于基因疗法中,去防止HIV病毒感染细胞。汤姆森认为,他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实际上是在一未知领域中做一种冒险探索,探索如何译解出细胞的秘密语言。他说:“如果火蛇能再生出它失  相似文献   

16.
熵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以个人的一段回忆开始我的讲演.我曾有幸与埃尔文·薛定谔相遇.当时,他正在比利时格温特作一次学术报告(大约是在1938~1939年).正如各位所知,薛定谔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是量子力学基本方程式之一的发现者,而且不仅如此,在另外一些领域他也有巨大的影响,仅只需提起发表在二次大战末期的他的划时代的著作《什么是生命》就可说明这一点.他的最后的著作《我的世界观》,则讨论了个体存在的本质这样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在作为一个整体的宇宙的演变中个体存在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7.
他惊骇地凝视着 ,然后把头埋进了双手里。世界顶尖棋手加里·卡斯帕罗夫 (GarryKasparov)曾一度输给名为“深蓝” (DeepBlue)的计算机。这对于人类智力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但是 ,6年之后 ,也就是在 2 0 0 3年 ,他与另一个象棋程序DeepJunior打成了平手 ,总算挽回了面子。那么 ,他又为什么要谈论计算机给象棋带来了新生 ,甚至会使象棋比赛成为一种新的竞赛项目呢 ?卡斯帕罗夫最近向《新科学家》杂志记者威尔·奈特 (WillKnight)解释了个中缘由。以下是两人之间的对话。  奈特 :为什么您对与计算机对弈有如此浓厚的兴趣 ?卡斯帕罗夫 :从…  相似文献   

18.
王麟 《科学之友》2003,(2):24-24
在吴宇森1997年执导的动作片《变脸》中,约翰·特拉沃尔塔扮演的洛杉矶警探肖恩·阿彻要追捕制造了一种毁灭性生物武器的恶棍卡斯托·特洛伊(尼古拉斯·凯奇扮演)。阿彻对凶残的特洛伊了如指掌,惟独不知道他研制成的武器藏在哪里。为了找到武器的下落,阿彻意识到他必须“变成”自己的对手特洛伊。为此一队便衣警察抓获了特洛伊并且利用一种实验性的外科技术把他的脸移植给了阿彻。  相似文献   

19.
1796年6月1日,一个男孩在法国巴黎的小卢森堡宫内呱呱堕地,他就是萨迪·卡诺(Nicolas Leo-nard Sadi Carnot,1796~1832).萨迪·卡诺是法国著名将军、军事工程师拉扎尔·卡诺(Lazare NicolasMarguerite Carnot,1753~1823)的长子.当时拉扎尔·卡诺作为罗伯斯庇尔的亲密战友而任五人公安委员会的委员.他是一个不知疲倦、谦逊纯朴、不辞劳苦的人.他总揽革命政府的军事领导权,在保卫革命  相似文献   

20.
“公开密码”是1976年由斯坦福大学的马丁·赫尔曼(MartinHellman)与他的两个学生惠特菲尔德·迪费(Whitfield Diffie)和拉尔夫·默克尔(Ralph Merkle)提出的一类完全新式的密码.这类密码曾被誉为“密码方面的最新革命”,据称是破译不了的.但最近,这类密码中的一种所谓“背包码”为韦茨曼(Weizmann)学院的艾迪·沙米尔(Adi Shamir)所破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