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变量有上界的线性规划的对偶单纯形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变量有上界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单纯形算法, 该算法包含了一般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单纯形算法, 为解变量有上界的线性规划问题提供了又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线性规划中对偶理论的一系列定理是针对变量无上界的线性规划的。本文将有上界的线性规划及对偶规划化为无上界的线性规划及对偶规划,从而得到几个相应的定理。根据这些定理推出变量有上界的线性规划对偶单纯形算法,并证明了它的收敛性。本文还给出了第一个正则解的一个求法,并讨论了退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线性规划松紧对偶性,证明了线性规划的对偶规划有唯一最优解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半定规划和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比较研究,概括介绍了两者的异同点.半定规划是将线性规划中的向量变量用对称矩阵变量代替,非负约束用半正定约束代替而得到,因此半定规划与线性规划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半定规划比线性规划更一般.  相似文献   

5.
大型线性规划问题因其含有许多约束条件和许多变量,即使利用计算机来解也是很困难的。但是,有不少这样的问题,虽其约束条件的系数矩阵很大,却有特殊的结构,我们可以把它分解成若干个规模较小的线性规划来解,由此得到原规划的最优解。Dantzig—Wolfe分解方法是早期提出的一种方法,在很多线性规划的书籍中都有介绍。Benders分解方法是为解混合整数规划而提出的,后被改造用来解某种结构的线性规划。本文给出一种简化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画法几何方法较直观地求解非线性规划问题,这样不仅对二个变量的非线性规划问题有确切的几何解释,而且用多维画法几何方法求解多变量的非线性规划问题也有明显的几何解释。  相似文献   

7.
最优线性规划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最优线性规划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适用性.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最优线性规划法、专家打分法.结果:最优线性规划法在石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有较好的适用性,能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定量优化,并能反映出该县土地利用的经济主导性、地域特殊性和国家政策约束性,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结论:最优线性规划法适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8.
首先引入了线性规划问题最优方向及基最优方向的概念,其次叙述了两个与定理有关的引理,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线性规划问题最优方向的性质,给出了在最优方向存在的前提下有关线性规划问题最优解表示法的一个结果。  相似文献   

9.
李贵春 《天津师大学报》1997,17(2):15-19,26
在多目标线性规划中,当决策者对每个目标函数都有一个模糊目的时,本文综合两分法和线性规划方法,给出了一种新的求解方法,这种方法所需计算最少,有利于求解大规模多目标线性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10.
模糊线性规划的图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线性规划的解法通常是把它转化为经典线性规划问题求解,需借助算法程序由计算机求解。为寻求一种简单的解法,受经典线性规划图解法的启发,提出了一种模糊线性规划的图解法,并证明了它的合理性。这种图解法,适用于求解约束条件有伸缩性的二维模糊线性规划问题,简便直观,不需要计算机及算法程序,并能通过图形直观地给出决策变量的可行域及其在可行域内变化时目标函数的变化趋势,便于对最优化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烯效唑和多效唑对万寿菊生育及生理活性的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万寿菊幼苗上盆后,根灌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及多效唑,明显提高其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速率,降低呼吸消耗,降低内源吲哚乙酸含量,进而显著缩短节间,抑制其株高,减少叶面积,增加叶厚,增加花朵数,从而使其花艳叶绿,提高观赏价值.在低浓度下,烯效唑的活性明显大于多效唑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地区小麦麸皮化学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我国黑龙江地区的小麦麸皮为原料,对其化学组成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实验测得小麦麸皮中灰分质量分数5.41%、木质素质量分数6.01%、淀粉质量分数25.90%、脂肪质量分数3.45%、戊聚糖质量分数19.42%、综纤维素质量分数46.05%、纤维素的质量分数2.35%及总糖质量分数89.62%,实验结果表明,黑龙江地区的小麦麸皮中综纤维素含量较高,其中以半纤维素为主;戊聚糖含量较高,木质素含量低,易于提取戊聚糖,适应于作为制备功能性食品低聚糖的原料。  相似文献   

13.
甜荞部分营养成份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测定甜荞蛋白质含量为10.34%,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08.1mg/g protein。其限制性氨基酸仅为苏氨酸一种,甜荞氨基酸主分为92分;甜荞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锰含量为10.14,锌为21.2,铁为21.3倍,铬为2.5,钼为2.04,锗为3.8,铜4.1,钙为172;其总黄酮含量为20mg/100g。甜荞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对中老年具有多种作用保健作用,是一种急待开发利用的天然营养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4.
利用分形理论计算不同颗粒含量砂土的粒度分维值,开展降雨条件下砂土泥石流启动模型试验,分析试验现象、位移场及含水率变化情况,总结分形特征下泥石流的启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粒度分维值随细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坡体发生明显现象的时间越早,泥石流启动的总体历时越长。分维值较大时,以坡表侵蚀破坏为主,坡表整体位移均匀,启动历时长;雨水分布不均匀,滑动带内外含水率差异显著,持水时间长;分维值较小时,以滑坡型破坏为主,启动历时短,产生位移大;雨水运动以渗流为主,土体抗剪强度降低,滑动带内外含水率差异减小,持水时间逐渐消失。分维值大小适中时,以过渡型破坏为主,泥石流启动时位移最小,历时较长,灾害程度最轻。  相似文献   

15.
江习高速四面山隧道软硬互层围岩为近水平岩层,弹性模量比值为1∶5,黏聚力比值为1∶4,层理效应明显,且层理与隧道相对位置不一,对隧道开挖影响也不同。以砂泥互层V级围岩隧道施工段为工程依托,采用接触分析方法,研究层理与隧道相对位置关系对隧道变形影响,并进行变形预测,得出以下结论:(1)隧道开挖后,其拱顶沉降相对水平收敛变化更大,层理层间滑移相对层间剥离变化更明显。(2)隧道拱顶沉降受隧道上方层理影响最大,水平收敛受穿隧道层理影响最大,底鼓受隧道下方层理影响最大。(3)对于层理本身,隧道开挖对断面以上位置的层理影响更大,对其下方层理影响较小,层理位于隧道上方层理滑移最大,层理穿越隧道断面时层间剥离量最大。研究成果可在类似隧道提出针对性施工工艺设计建议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经测定苦荞蛋白质含量为10.18%,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13.7%mg/gprotein。其限制性氨基酸仅为苏氨酸一种,苦荞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为88.5分。苦荞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其中铁为32.8,锰为12.5,锌为21.4,铬为2.54,钼为1.66,锗为4.2,铜为4.3,钙为127(单位均为ppm).总黄酮含量为110mg/100g。苦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对中老年人具有多种预防保健功能,是一种急待开发利用的天然营养保健食品资源。  相似文献   

17.
高清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457-459,490
杜813-H203井是辽河油田在超稠油油藏所钻的一口浅水平井。由于该井水平段较长且岩性疏松,井壁掉块严重,井眼多呈台阶状,加之岩屑堆积,增大了后续作业遇卡的风险。为解决测井及后期下套管遇阻问题,根据超稠油油藏的特点采用水平井扩眼技术,清除岩屑床,扩大、修正了原井眼。实测结果表明:该水平段摩擦阻力高于该地层正常钻进水平井的两倍以上,严重影响后续作业。扩眼后整个测井和下套管安全顺利,有效解决了后期作业的复杂情况,提高了固井质量,延长了油井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多孔介质中的各种界面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了多孔介质影响凝析气藏露点的机理。认为,多孔介质对凝析气藏露点的影响体现在毛细凝聚和气体吸附的共同作用,由气藏流体的组成、状态及储集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决定:多孔介质中的毛细凝聚和气体吸附均使得露点压力升高;富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受吸附作用的影响较强,露点值升高的幅度相对较大;储层孔隙半径r越小,毛细凝聚作用的影响越强,露点值升高的幅度越大,当孔隙半径r<5×10-6cm时,毛细凝聚现象对露点的影响已不能忽略;对于低渗气藏,吸附态气体在总气量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吸附产生的影响相应也会增强;地露压差越大,吸附作用的影响越强;相同体系储层温度越高,由吸附和毛细凝聚引起的露点变化越小。  相似文献   

19.
为了获得高陡山区地下工程顶部粉砂岩在开挖后的应力应变和能量演化特征,开展了不同围压下粉砂岩恒轴压卸围压三轴试验,分析其应力应变、应变能转化以及能量耗散特征。结果表明,恒轴压卸围压条件下,围压越高,试样围压卸载率越低,且试样破坏越快、变形越大。不同围压下能量转化特征曲线趋势基本一致,与应力应变曲线有较好的相关性。围压恒定轴压升高阶段,除围压产生的应变能密度基本恒定外,其他能量演化曲线具有呈指数升高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原生孔隙压密,能量转化率较低。轴压恒定围压卸载至试样破坏阶段,轴向应力与能量曲线两者突变点基本对应;产生较大程度宏观破裂,能量转化率较高。试样破坏后围压恒定和继续施加轴向应变阶段,低围压能量释放更强,试样破坏更为碎裂。能量耗散具有总体上先升高后降低再陡增的特征,围压越低,试样破坏时应变越小、能量耗散比越大,试样破坏更加碎裂;围压越高,对试样能量耗散抑制作用越强,有利于弹性应变聚集,更容易产生岩爆现象。  相似文献   

20.
当前,移动机器人运动规划路径较长,实际运动轨迹与理论运动轨迹误差较大。对此,设计了移动机器人模糊免疫PID控制系统,并对控制系统输出误差进行仿真验证。建立移动机器人平面简图,给出机器人运动方程式,采用平面栅格来描述机器人运动规划路径。引用传统PID控制器并进行改进,设计了模糊免疫PID控制系统,给出了移动机器人PID控制输出系统在线调节流程。采用MATLAB软件对机器人输出误差进行仿真,比较PID控制和模糊免疫PID控制输出误差大小。结果显示:移动机器人采用传统PID控制系统,稳定调节时间为1.0 s,产生的最大误差为0.83 mm,系统输出误差较大;移动机器人采用模糊免疫PID控制系统,稳定调节时间为0.5 s,产生的最大误差为0.59 mm,系统输出误差较小。移动机器人采用模糊免疫PID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追踪误差较小,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