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瑶山鳄蜥的濒危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金秀县的罗香乡、贺县的里松乡和昭平县北陀乡等山区的深涧溪旁,生活着一种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鳄蜥.因为最初发现它于广西大瑶山,所以称为瑶山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在分类系统上,隶属蜥蜴目鳄蜥科,已被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群众俗称它为落水狗、潜水狗、木睡鱼和大睡蛇.1978年以来,笔者对鳄蜥的分布、形态、生态、习性与现存状  相似文献   

2.
蜥中之鳄     
林宜舟 《大自然》2009,(6):43-45
鳄蜥,是一种因外形酷似鳄鱼而得名的蜥蜴。由于它是在广西金秀的大瑶山被首次发现,所以又称为瑶山鳄蜥。鳄蜥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着“爬行动物中的大熊猫”的美誉。它主要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两省区,关于它的发现还要追溯到半个多世纪以前。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某电视台的动物节目介绍了一种被称之为“鳄蜥”的新西兰特有爬行动物,这既不确切,也不妥当。尽管这一动物与蜥蜴目及鳄目动物同属爬行纲,却是喙头目(亦称喙头蜥目)的楔齿蜥(Sphenodon puncta-tum),十分珍贵;而鳄蜥属于蜥蜴目、鳄蜥科,仅存在中国广西大瑶山。将楔齿蜥称作“鳄蜥”,岂不张冠李戴?  相似文献   

4.
说起瑶山鳄蜥,它远不如大熊猫、老虎、天鹅那样引人注目,但就其在分类上独成一亚科、在产地上为我国所独有来说,却早为国内外科学家所重视而闻名于世界.分布很少瑶山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Ahl)是爬行类动物,属于蜥蜴目、异蜥科、鳄蜥属.是1930年由E.Ahl首先报道并确立的一新科后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八年六~七月间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学系、哈尔滨师范学院生物学系组成的中国动物志两栖及爬行动物编写组的科教人员,深入广西山区进行补点考察,经过将近二个月的调查,初步摸清了大瑶山危害人畜生命的主要毒蛇,采获两栖及爬行动物标本450号,还侧重观察了瑶山鳄蜥生态,在广西蛇类研究中并发现二新种及新纪录三种〔灰腹绿锦蛇E.frenata(Gray)、黑背白环蛇L.ruhstrati(Fiscber)、丽纹游蛇N.eptata Hu et Djao〕现将新种报导于下:  相似文献   

6.
鳄蜥是我国的特产属于国家第一类保护动物,具有很高的展览价值和科研价值.但由于宣传和保护不够,至今仍遭到少数人的任意捕捉和杀害.前年夏季我出差去广西,在柳州和南宁两地的农贸市场上,发现有些农民和青年人私自叫卖鳄蜥,不仅有活体,也有干尸当药材出售.仅7月12日这一天上午,就有6人出售鳄蜥,共13只之多.除鳄蜥之外,广西猴(猕猴)、山瑞鳖、蛤蚧蛇(大壁虎)和穿山甲(鲮鲤)等二、三类保护动物,也有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野外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与人工繁育鳄蜥在选择体温(Tsel)与运动能力之间的差异性,在实验条件下测定了人工繁育鳄蜥与野外鳄蜥的选择体温与运动能力,结果发现:野外鳄蜥与人工繁育鳄蜥的选择体温无明显差异,且每个样本的选择体温与其性别、体质量、体长没有显著相关性。人工繁育会导致鳄蜥的运动能力下降,野外鳄蜥的瞬时跑速(1.098±0.167 m/s)与人工繁育鳄蜥(0.842±0.186 m/s)(P<0.001)相比存在极其显著差异;性别差异对鳄蜥的跑动速度不会产生影响。经过设计的人工饲养环境与野外鳄蜥的生存环境基本保持一致,可能是人工繁育与野外鳄蜥选择体温无显著变化的原因。而饲养空间相对较小、天敌威胁小以及人为投食的喂养方式可能是导致人工饲养鳄蜥运动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使人工繁育鳄蜥在放归后能够适应野外环境,需要在人工饲养过程中增加对其运动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爬行动物的行为表现对体温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相对较高且稳定的体温有利于爬行动物的运动表现.为了解温度对鳄蜥运动表现的影响,2009年7-8月在广东省罗坑自然保护区,我们对鳄蜥研究中心的部分人工饲养鳄蜥进行运动能力的测定.实验动物分为成年雄性组、成年雌性组、亚成体组和幼体鳄蜥组,并设置20、22、24、26、28、30、32、34℃共8个温度组.结果显示:温度对鳄蜥的运动能力影响显著(all P<0.001),年龄对鳄蜥的平均跑速和跑道停顿次数有显著的影响,表现为:①22℃时,鳄蜥的平均跑速显著最慢,持续运动距离最小,在跑道停顿的次数最多(all P<0.05);②成体鳄蜥与亚成体鳄蜥间的平均跑速、持续运动距离和跑道停顿次数差异均不显著(all P>0.05),但与成体鳄蜥相比,幼蜥的平均跑速较慢,持续运动距离较小,在跑道的停顿次数较多(all P<0.05);③成体鳄蜥在20~28℃的平均跑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超过28 ℃后,平均跑速随温度升高而减慢;亚成体在20~30℃的平均跑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超过30℃后,平均跑速随温度升高而减慢;幼蜥20~34℃的平均跑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在34℃时达到峰值.鳄蜥的运动能力存在温度组和年龄组的差异,可能与其体温调节和选择体温的年龄漂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群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7月-2009年9月对大瑶山自然保护区进行鱼类调查,结果发现大瑶山有鱼类37种,隶属4目13科31属,鲤科鱼类是最大类群,优势种为瑶山鲤(Yaoshanicus arcus)、横纹南鳅(Schistura fasciolata)和溪吻鰕虎鱼(Rhinogobius duospilus).主要为山区溪流性小型鱼类,以杂食性和底栖鱼类为主,底栖鱼类占总数的64.86%.杂食性占43.24%,植物食性占16.21%,动物食性占21.62%,碎屑食性占18.92%.生境丧失和过度捕捞是造成鱼类多样性下降主要原因,提出了保护鱼类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ETM 卫星遥感影像、电子地图和地形图为基础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大桂山林场瑶山鳄蜥栖息地进行景观分类的初步研究,并探讨变化的原因及解决方案。结果表明:研究区人为干扰及森林砍伐严重,适宜瑶山鳄蜥生存的阔叶林区域只占到研究区总面积的48%;瑶山鳄蜥栖息地的原始林被严重破坏,成为导致瑶山鳄蜥种群快速下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文章详细介绍分布于广西瑶山鳄蜥的适应生境及其生活习性,叙述瑶山鳄蜥栖息地丧失及分布狭窄状况,总结20年来,对鳄蜥栖息地保护与恢复,采取七条有效的措施,扩大鳄蜥栖息地面积为12 840.59ha。  相似文献   

12.
以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繁育的57只成体鳄蜥和北娄片区野外的35只野生成体鳄蜥为实验样本,将其分为人工繁育的成体雄性组、非怀孕成体雌性组和野生的成体雄性组、非怀孕成体雌性组共4组.在环境温度26℃、水温26℃条件下,测定鳄蜥的游泳能力(瞬时游速和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和身体各项指标.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鳄蜥...  相似文献   

13.
鳄蜥胚后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鳄蜥在一龄内发育迅速,二至四龄幼蜥发育缓慢,接近成蜥,鳄蜥性成熟年龄为四年,每年7-9月是鳄蜥最适生长时期,幼蜥出生时体质强弱不同,其发育情况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提起鳄鱼,大家比较熟悉。提到鳄蜥,知道的人就比较少了。它们都是爬行动物,但是,鳄鱼在爬行纲中属于左鳄亚纲的鳄目鼍亚科,而鳄蜥在爬行纲中属于有鳞亚纲的蜥蜴目异蜥科。鳄鱼在爬行动物中是比较高级的一类,鳄蜥则是比较古老的一类。论体  相似文献   

15.
利用粪便样品检测性腺类固醇激素代谢水平在很多物种中已得到有效应用,但是在爬行动物中相应的研究还较少。2011年5-10月对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的10只(5雄5雌)鳄蜥进行粪便采样,采用乙醇加热法提取粪便中类固醇激素,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成功检测鳄蜥粪便中雌二醇、睾酮和孕酮的浓度。研究结果显示:雄性个体睾酮水平在6月份有明显升高,提示6月份可能是鳄蜥的主要发情期;在进入冬眠前的10月份,鳄蜥怀孕个体的孕酮水平明显升高,与5月份的孕酮水平差异显著(LSD:P<0.05);雌性怀孕和非怀孕个体雌二醇水平无季节性变化,因此认为雌二醇有可能在鳄蜥繁殖周期中并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使用实地观察与样线调查法,以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的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为研究对象,研究鳄蜥在春、夏、秋三季的移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鳄蜥个体间单次移动距离差异极显著(F=38.184,P0.001)。从季节上看鳄蜥的单次移动距离分别是,(1)春季:雄性成体幼体雌性成体亚成体;(2)夏季:雄性成体亚成体雌性成体幼体;(3)秋季:雄性成体亚成体雌性成体幼体。往溪沟上游和下游的最大移动距离:雄性成体亚成体幼体雌性成体。不同季节影响鳄蜥发生明显移动的因子不同,应根据鳄蜥不同季节的移动特点来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08年8~9月在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对大竹园管护站和鳄蜥研究中心的部分人工饲养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进行选择体温和静止代谢率的测定,实验鳄蜥共分为一龄幼蜥组、二龄幼蜥组、三龄亚成体蜥组、成年雄蜥组、非怀孕成年雌蜥组和怀孕雌蜥组6组.结果表明:怀孕雌蜥、一龄幼蜥和二龄幼蜥的选择体温和静止代谢率均显著高于三龄亚成体蜥、成年雄蜥和非怀孕成年雌蜥,而三龄亚成体蜥、成年雄蜥和非怀孕成年雌蜥间的选择体温和静止代谢差异不显著.从选择体温和静止代谢率的年龄差异推测幼蜥发育成熟的时间跨度约为3年.建议在饲养怀卵雌体及幼体鳄蜥时,应注意保持适宜的热环境.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207种,隶属于41科104属。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中国广西唇形科Lamiaceae一新记录属种——喜雨草属Ombrocharis Hand.-Mazz.喜雨草Ombrocharis dulcis Hand.-Mazz.。喜雨草是单种属植物,自成立新种属后曾被认为已经灭绝,近几年又重新发现。此次在广西的发现为首次记录,现将其发现及历史作简单介绍,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20.
白肩天蛾属(Rhagastis RothschildJordan,1903)在中国分布有9种.于2017年上半年和2018年上半年分别对贵州荔波县茂兰自然保护区和海南乐东县尖峰岭地区进行考察并采集到一些天蛾标本.在对长喙天蛾族(Macroglossini Harris,1839)的标本进行整理之后发现,其中一些标本为宽缘白肩天蛾(Rhagastis acuta Walker,1856),这是该种首次在中国境内被记录.对该新记录种雄性成虫的形态进行了描述且附图,并对中国白肩天蛾属目前已知的种类进行了记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