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CL—90和EPQ对282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SCL - 90及EPQ等量表对 2 82例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现状测试 ,结果 :SCL - 90阳性 5 6例 ,因子均分明显高于常模 ,其中以强迫 (1 95± 0 71 )、人际敏感(1 87± 0 5 1 )、抑郁 (1 84± 0 48)、敌对 (1 83± 0 5 5 )得分较高 ,与全国大学生水平相比 ,敌对 (1 83± 0 5 5 )、焦虑 (1 78± 0 5 9)、精神症 (1 71± 0 43)、恐怖 (1 5 7± 0 37)四项因子显著偏高 (P <0 0 1 )。被测试者中情绪稳定型、不稳型和中间型人数比例为 2∶2∶1。  相似文献   

2.
中华绒螯蟹亲蟹的标准代谢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华绒螯蟹亲蟹的耗氧率、二氧化碳排出率及氨氮排泄率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亲蟹的能耗率及能源物质的供能比。结果表明 ,体重为 (5 6 .99± 6 .4 2 )g亲蟹 ,在水温 (2 0± 0 .5 )℃时的耗氧率为 (0 .2 77± 0 .0 5 9)mg·g- 1·h- 1,CO2 排出率为 (0 .32 1± 0 .0 78)mg·g- 1·h- 1,氨氮排泄率为(2 .790± 0 .6 43) μg·g- 1·h- 1,能耗率为 (4.2 4± 0 .92 )J·g- 1·h- 1;亲蟹代谢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为 7.4∶4 1.2∶5 1.4 ;其能耗率 (R0 )与体重 (W )呈负相关 ,其关系式为R0 =1.76 32W- 0 .54 0 7。  相似文献   

3.
在兔、小鼠、豚鼠、鸡 4种动物上分别阻断不同AR后进行了加速胰岛素低血糖休克的研究。结果发现 :在兔上阻断α、β、β1 、β2 -AR均能加速胰岛素低血糖休克 ,休克率从 60 %分别增加到 85 7%、1 0 0 %、95 %和 90 % (P <0 0 0 5、0 0 0 5、0 0 0 5和 0 0 2 5 ) ;潜伏期从 1 31 4± 45 4(min ,下同 ) ,缩短为 1 1 6 1± 44 6;74 8± 2 9 3;86 2± 2 0 3;1 0 0 8± 2 1 5 (P >0 0 5和P <0 0 0 1、0 0 0 1、0 0 2 5 )。在小鼠上阻断α和β1 -AR可加速胰岛素低血糖休克 ,休克率从 47 3%增加到 78%和74% (均P <0 0 0 5 ) ;潜伏期从 1 64 8± 31 9缩短为 1 34 0± 45 6和 1 43 8± 45 6(P <0 0 0 5和0 0 2 5 ) ;而阻断β和 β2 -AR后反而延缓休克的发生 ,休克率下降到 3 4%和 1 5 9% (均P <0 0 0 5 ) ;潜伏期无显著变化。在豚鼠上阻断β -AR可加速胰岛素低血糖休克 ,休克率从 73 3%增加到 95 7% (P <0 0 5 ) ;潜伏期从 1 65 1± 47 6缩短为 1 1 8 3± 33 7(P <0 0 0 5 ) ;而阻断α -AR对休克率和潜伏期无显著影响 (P >0 2 5和 0 5 )。在鸡上阻断β -AR可加速胰岛素低血糖休克 ,休克率从 9 2 %增加到 1 0 0 % (P <0 0 0 5 ) ,潜伏期从 1 83 5± 1 0 9 6缩短为 90 9± 31 3(P<0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bFGF)对急性创面和慢性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治疗组 (12 82例 )和对照组 (439例 )被分为深Ⅱ度烧伤、浅Ⅱ度烧伤、供皮区 (包括刃厚和中厚供皮区 )和慢性 (包括残余小创面和慢性溃疡 )创面 4大类。分别观察应用rbFGF后不同时间创面愈合面积的百分比、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以及用药前后的全身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浅Ⅱ度烧伤 8d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5 1 7%± 2 6 4 %和 (12 6± 2 9)d(P <0 0 0 1) ,治疗组为 70 6 %± 2 5 0 %和 (10 5± 2 4 )d(P <0 0 0 1)。深Ⅱ度烧伤 15d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5 3 3%± 2 5 4 %和 (2 1 9± 5 5 )d(P <0 0 0 1) ,治疗组为 6 9 7%± 2 7 0 %和 (18 5± 4 4 )d(P <0 0 0 1)。供皮区创面 8d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5 7 6 %± 2 9 4 %和(11 4± 2 7)d(P <0 0 0 1) ,治疗组为 72 1%± 2 8 0 %和 (9 5± 2 4 )d(P <0 0 0 1)。慢性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对照组为 (2 8 0± 18 0 )d ,治疗组 (2 2 1± 16 )d(P =0 0 6 8)。用药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变化。结论 :基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够显著地促进创面  相似文献   

5.
采用 SCF、TPO、IL- 3、IL- 6、IL- 1细胞因子 ,从脐血单个核细胞定向诱导巨核细胞的形成。比较了 SCF+ TPO+ IL- 1、SCF+ TPO+ IL- 3、SCF+ TPO+ IL- 63种细胞因子组合对刺激巨核细胞生成的作用 ,经体外培养 8d后 ,CD41 + 细胞占培养物的比例分别达到 ( 5 .64± 0 .77) %、( 5 .73± 1 .2 4 ) %和 ( 2 0 .1± 2 .5 3) % ;每 1 0 4个细胞可形成巨核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 CFU- MK)为( 1 3.7± 5 .7)个、( 1 5 .0± 3.6)个和 ( 93.7± 1 6.0 )个。在 SCF+ TPO+ IL- 6体系中增加 IL- 6的浓度 ,可提高培养液中 CD41 + 细胞的纯度。当 IL- 6的浓度从 1 0μg/L增加到 5 0μg/L时 ,CD41 + 细胞的比例可从 ( 2 0 .1± 2 .5 3) %提高到 ( 2 6.81± 3.2 0 ) % ,但每 1 0 4个细胞形成 CFU- MK数目却从( 93.7± 1 6.0 )个减少到 ( 4 5± 8.6)个 ;这说明 IL- 6对巨核细胞的刺激主要作用在其发育的后期。采用 SCF+ TPO+ IL- 3+ IL - 6细胞因子组合 ,由 1× 1 0 6个单个核细胞培养一周后可诱导出 ( 1 .61±0 .5 8)× 1 0 5个 CD41 + 细胞 ,占培养物的比例可达到 ( 1 8.8± 1 .64) % ,每 1 0 4个细胞形成 CFU- MK数目可达到 ( 1 2 1 .8± 1 0 .3)个。这一结果为进一步体外大量扩增巨核细胞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新生荷斯坦犊牛心脏右心室的解剖学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生荷斯坦犊牛心脏右心室结构进行了观测。结果 :右心室内除室上嵴外均有发达肉柱分布 ;肺动脉半月瓣结呈短柱状 ,出现率为 62 % ;流入道、流出道长度分别为 ( 5 46± 0 5 6)cm和 ( 6 98± 0 90 )cm ,厚度分别为 ( 0 96± 0 1 0 )cm和 ( 1 0 8± 0 1 2 )cm ;右房室口、肺动脉口纤维环周径为 ( 5 5 3± 0 74)cm和 ( 4 49± 0 5 3)cm。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电汽化切除术对高危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等离子体电汽化切除术治疗4 3例高危型前列腺增生患者,并对这些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进行记录比较。结果:手术时间为(48 2±19 2 )min ,术中出血量为(36±6 8)mL ,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为(16 3±8 5 )h ,拔除尿管天数为(3 1±1 3)d ,无明显电解质及血糖波动,术后住院时间为(5 5±2 6 )d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从30 9±3 2下降到7 3±3 2 ,最大尿流率(Qmax)从(3 7±3 2 )mL·s- 1上升到(2 0 5±4 3)mL·s- 1;生活质量评分(QOL)从5 1±0 6下降到1 4±0 8,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电汽化切除术对高龄高危型患者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好,但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8.
用Helena全自动电泳分析系统 (REP)对 10 0份健康人血清标本进行电泳分析 ,经电泳可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 (Alb)、α1球蛋白、α2 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 5个组分 ,将各组数据用医学评价系统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 x±s表示 ,结果表明 :电泳法所得各组分百分比值及A/G值的参考范围分别为 :Alb(5 9.0 8± 7.4 4 ) % ,α1球蛋白 (3.14± 1.0 8) % ,α2 球蛋白 (8.4 9± 4 .0 6 ) % ,β球蛋白 (9.79± 3.9) % ,γ球蛋白 (19.5 1± 6 .98) % ,A/G值 1.4 7± 0 .4 2 ;化学法所得A/G值的参考范围为 2 .0 2± 0 .6 8.对各组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处理 ,α1球蛋白、α2 球蛋白、β球蛋白和A/G值的参考范围均属正态分布 ,而Alb、γ球蛋白的参考范围不属正态分布 ;各样本电泳法A/G值与化学法A/G值经t检验呈非相关显著正相关 ,r=0 .76 83(P <0 .0 0 0 1)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FSH对人腔前卵泡体外生长的影响 ,为此通过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FSH ,观察卵泡存活天数和卵泡发育增大 ,并测定卵泡E2 的分泌量 .结果发现 :卵泡体外存活天数 :对照组 (无FSH)为 2 .80± 1.6 9d ,Ⅰ、Ⅱ、Ⅲ组 (FSH浓度为 0 .5IU/mL、1.0IU/mL、2 .0IU/mL)分别为 5 .36± 0 .6 3、5 .47± 2 .5 0、8.13± 4.19d ,与对照组相比 ,分别为P <0 .0 5、P <0 .0 1、P <0 .0 0 1.卵泡增大比率 :对照组为 2 0 .0 0 % ,Ⅰ、Ⅱ、Ⅲ组分别为 35 .70 %、6 0 .0 0 %、81.2 5 % ,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为P >0 .0 5、P <0 .0 5、P <0 .0 1.E2 分泌量 :对照组为 49.94± 2 0 .91pg/mL ,Ⅰ、Ⅱ、Ⅲ组分别为 10 8.6 3± 41.0 6、315 .5 3± 93.39、438.2 4± 187.6 1pg/mL .对照组与Ⅰ组相比 ,P <0 .0 0 1;Ⅰ与Ⅱ组相比 ,P <0 .0 0 1;Ⅱ与Ⅲ组相比 ,P <0 .0 5 .可见FSH能使卵泡体外存活天数延长 ,卵泡发育增大 ,卵泡E2 分泌增加 ,并大致呈正相关关系 .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DM)不同阶段胃动力紊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 (DM )在不同阶段胃动力紊乱产生的规律 .方法 已确诊糖尿病病人 2 7例 ,糖尿病病人按其有无胃肠症状及其他糖尿病合并症分为两组 ,有胃肠症状同时伴有其他糖尿病合并症组 18例 ,无胃肠症状组 9例 ,同时选 2 0例正常人作对照 .用核素法对糖尿病 (DM )不同阶段胃排空功能的变化进行观察 .结果 有胃肠症状或合并其他脏器并发症的DM病人 12 0min近端胃存留率为 (33.72± 3.6 ) % ,较正常人 (2 3.16± 2 .0 2 ) %(P =0 .0 8)及无胃肠症状DM病人 (17.5 4± 3.0 8) % (P <0 .0 0 5 )增加 ,全胃和近端胃t1/2 分别为 (91.4 6± 9.2 8)min和 (81.87± 8.2 4 )min ,比正常人的 (5 5 .7± 3.6 8)min(P <0 .0 0 5 )和 (5 0 .2 9± 3.5 1)min(P <0 .0 1)明显延长 ;早期无胃肠症状或仅有轻度三多一少症状的DM病人的近端胃排空速率为 (1.10± 0 .12 ) % ,与正常人 (0 .0 8±0 .0 4 ) %相比明显增加 (P <0 .0 5 ) ,12 0min近端胃存留率为 (17.5 4± 3.0 8) % ,与正常人的 (2 3.16± 2 .0 2 ) %比较明显减少 (P =0 .0 6 ) .结论 不同阶段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功能状态不同 ,DM胃排空异常可能从近端胃开始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从脐血单个核细胞定向诱导 DC的方法以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特性。从脐血中获取单个核细胞 ,在培养液中加入 GM- CSF、TNF- α、IL- 3、IL- 4,培养 1 4d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标志 CD1 a;培养末期加入 LPS,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标志 CD83及 HLA- DR。发现用 GM- CSF+TNF-α+IL - 4可获得 ( 3 6 .79± 3 .1 5 ) % CD1 a+ 细胞 ,LPS可使 CD83及 HLA- DR的比例从 ( 0 .5 7± 0 .5 6 ) %及 ( 40 .2 7± 6 .3 3 ) %分别升至 ( 3 2 .79± 1 2 .90 ) %及 ( 95 .5 2± 3 .45 ) %。实验证明脐血单个核细胞作为另一种主要来源 ,经特定细胞因子诱导可生成大量 DC,并能通过 LPS刺激 DC成熟  相似文献   

12.
足月新生儿微量血胆红素的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1)制定清远地区足月新生儿不同日龄 (1~ 10d)的微量血胆红素动态变化值 ;(2 )探讨黄疸的临床分度与微量血胆红素测定值的相关性。方法 :5 0 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A组 ,于出生后第 1~ 10d ,每天同一时间测定微量血胆红素一次 ;2 0 0例黄疸组为B组 ,于出生后第 3~ 7d每天测一次微量血胆红素 ,由专人用双盲法对黄疸进行分度 ,分别计算出相应胆红素 (SB)均值及标准差。结果 :(1)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第 2~ 3d开始出现黄疸 ,第 5~ 6d达高峰 ,平均峰值为(2 12 2 5± 5 7) μmol/L ,第 10d下降至 (171 4 5± 2 8 8) μmol/L ,男女性别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2 )临床判断无、轻度、中度、重度黄疸所对应的胆红素分别为 (12 8 2 5± 33 6 0 )、(2 0 2 35± 4 3 0 5 )、(2 6 3 70± 6 4 2 0 )、(2 95 5 0± 5 1 90 ) μmol/L。 结论 :正常足月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时间与国内外其他报道相似 ,但其生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略高于传统标准。当胆红素大于相应的 x±s、 x± 2s或临床诊断为中度、重度黄疸 ,则应给予适当治疗。  相似文献   

13.
应霞玲  曾玲  黄寿山 《武夷科学》2002,18(1):134-137
金扇凤蝶 Troides H elena (Linnaeus)在广州一年发生 5至 6代 ,越冬蛹期为 12 2 - 15 6天。 1996年 6- 7月 ,平均每雌产卵量为 4 7.7粒 ,卵期为 5 .2 5± 0 .5 3天 ,幼虫期为 15 .4 5± 0 .5 1天 ,蛹期为 18.73± 1.16天 ,成虫寿命为 11- 18天。红纹凤蝶 Pachlioptera aristolochiae(Fabricius)在广州一年发生 9至 10代 ,越冬蛹期为 83- 114天 ,平均每雌产卵量为 5 0 .8粒 ,卵期为 3.6 3± 0 .78天 ,幼虫期为 12 .77± 1.0 2天 ,蛹期为11.75± 0 .5 0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指数型丢番图方程x4-1=2ynz(n为正奇数)的非负整数解,证明了(1)x为偶数时仅有平凡解x=2m,y=0,z=1,n=16m4-1;(2)z为偶数时无解;(3)x为奇数且z=1时仅有解为x=2y-2n0±1,y≥4,z=1,n=n0(2y-3n0±1)[2y-2n0(2y-3n0±1)+1],其中n0为正奇数;(4)(y-2,z)≥3或(y-3,z)≥3时无解;(5)n为奇素数时仅有唯一解x=3,y=4,z=1,n=5.  相似文献   

15.
证明了丢番图方程|-x4+6x2y2+3y4|=2z2,(x,y)=1的全部正整数解为(Ⅰ)若z>2y2,则x=|m21n21-6m22n22|,y=m21m22+2n21n22,z=z(±)=(±)[24m21m22n21n22-2(|m21m22-2n21n22|±2m1m2n1n2)2],其中m2,n1满足-n41+6m22n21+3m42=2(D/2)2,2(×)n1m1m2;z=z-时,n2,m1满足(D-4m2m1)n2=m1(m22-n21)和(D+4m2n1)m1=2n2(n21+3m22),z=z+时,n2,m1满足n2(D±4m2n1)=(m22-n21)m1和m1(D(±)4m2n1)=2n2(3m22+n21).(Ⅱ)若z<2y2,则x=|m21n21-6m22n22|,y=m21m22+2n21n22,z=±z0,z0=24m21m22n21n22-2(|m21m22-2n21n22|±2m1m2n1n2)2,其中m2,n1满足-n41+6m22n21+3m42=2(D/2)2,2(×)n1m1m2;z=z0时,n2,m1满足n2(D±4m2m1)=(m22-n21)m1和m1(D(±)4m2n1)=2n2(3m22+n21),z=-z0时,n2,m1满足(D(±)4m2n1)n2=m1(m22-n21)和(D±4m2n1)m1=2n2(n21+3m22).从而更正了梁莉莉,王云葵[1]关于上述方程仅有正整数解(x,y,z)=(1,1,2)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上动脉和喉上神经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甲状腺手术中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防止喉上神经损伤提供形态学依据 ,对 86例甲状腺上动脉和喉上神经的发出、走行、分支、分布和两者的伴行关系进行了解剖观测 ,结果发现 ,(1)甲状腺上动脉 84 88%起自颈外动脉 ,起始处外径为 2 2± 0 8(1 1~ 3 4)mm ,起始点至甲状腺上极的长度为 (3 1± 1 3)cm .(2 )喉上神经均起自迷走神经下神经节 ,起始处横径为 (2 0± 0 4)mm ,在舌骨大角处分为内支和外支 ,外支在甲状腺上极上方 (0 9± 0 4)cm处与甲状腺上动脉分离 .(3)在上、中段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密切伴行 ,在下段上部分离 ,喉上神经外支入环甲肌点在平甲状腺上极处相距 (7± 3)mm .可见 ,施甲状腺手术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宜在甲状腺侧叶上极或在甲状腺实质内进行 ,可有效避免喉上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Ⅰ型胶原凝胶治疗腹部切口愈合不良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制的Ⅰ型胶原凝胶对腹部愈合不良切口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切口愈合不良病例按有无感染配对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切口清洗后涂布Ⅰ型胶原凝胶,对照组常规清创换药;记录和比较两组切口新鲜肉芽生长达到2期缝合的时间(肉芽形成天数)和切口愈合的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结果:无感染切口的平均肉芽形成和切口愈合时间,治疗组(20例)分别为(3 1±0 9)d和(10 4±1 4)d,对照组(20例)分别为(6 4±1 0)d和(13 3±1 8)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 01);有感染切口的治疗组(10例)分别为(4 2±0 4)d和(12 3±2 5)d,对照组(10例)分别为(7 0±0 5)d和(15 6±2 8)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 01)。结论:I型胶原凝胶具有促进腹部愈合不良切口肉芽生长的作用,可加速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8.
1999年 8月 ,美国 CELO实验组在对 1 .9× 1 0 7个 B介子衰变事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给出了对 4个B→ Kη(′) 衰变道衰变分枝比的新实验测量结果 :B( B → K η′) =( 80 10-9± 7)× 1 0 -6B( B0→ K0η′) =( 88 18-16± 9)× 1 0 -6( 1 )B( B→ K η) <6.9× 1 0 -6B( B0→ K0η) <9.3× 1 0 -6( 2 )在所考虑的参数空间范围内 ,对 B → K η和 B0 → K0 η衰变道 ,采用次领头阶对数近似 ( N LO)有效哈密顿和因子化方法的标准理论预言值分别为 ( 3- 6)× 1 0 -6和 ( 2 - 5)× 1 0 -6,与 ( 2 )式所示 CLEO实验上限值符…  相似文献   

19.
对几种脊椎动物 (家鸽、蟾蜍、鲫鱼 )的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沉降率及红细胞比容几项生理特性进行了初步比较研究 .结果 :①家鸽红细胞最大渗透脆性为 0 .82 %± 0 .13 %NaCl溶液 (0 .5 0 %~ 1.0 0 % ) ,最小渗透脆性为 0 .44 %± 0 .0 4%NaCl溶液(0 .3 5 %~ 0 .5 0 % ) ;蟾蜍分别为 0 .2 1%± 0 .0 3 %NaCl溶液 (0 .18%~ 0 .3 0 % )和 0 .14 %± 0 .0 3 %NaCl溶液 (0 .10 %~ 0 .2 0 % ) ;鲫鱼分别为 0 .2 8%± 0 .0 4%NaCl溶液 (0 .2 2 %~ 0 .3 0 % )和 0 .2 0 %± 0 .0 3 %NaCl溶液 (0 15 %~ 0 .2 5 % ) .②家鸽红细胞沉降率为 4.2 4±2 .2 3mm/ 1h末 (1~ 10mm/ 1h末 ) ;蟾蜍为 11.0 3± 4.2 6mm/ 1h末 (4~ 2 7mm/ 1h末 ) ;鲫鱼为 3 .80± 0 .62mm/ 1h末(3~ 5mm/ 1h末 ) .③家鸽红细胞比容为 48.73 %± 7.11% (3 4.8%~ 5 9.2 % ) ;蟾蜍为 2 2 .77%± 8.5 2 % (7.3 %~ 41.8% ) ;鲫鱼为3 9.40 %± 7.5 3 % (2 2 .3 %~ 48.7% ) .本文对上述几种脊椎动物的红细胞生理特性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  相似文献   

20.
恶性血液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正常对照组 81例 ;恶性血液病例组 75例 ,其中急性白血病 5 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0例、多发性骨髓瘤 8例。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和其它各种红细胞参数。结果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正常对照组为 13 36± 0 81,急性白血病组为 17 5 4± 2 6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组为 2 0 99± 2 63,多发性骨髓瘤组为 2 1 31± 6 0 2 7。 3组恶性血液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DW值明显升高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红细胞有质和量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