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科学理性的人文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理性是人类认识世界、把握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所持有的一种精神。它能够使人类社会在遵循规律当中有序地向前发展。但是,科学理性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其负面效应限制了人类向对象世界进行更深入的探寻。对科学理性进行人文反思,倡导科学理性的人文关怀,是有效地克服其局限性及其负面效应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Philosophy of Science是美国科学哲学协会的官方刊物,美国科学哲学协会"两年一度会议记录"占所发表的论文总量的比例较高,Philosophy of Science呈现出的发展态势基本反映了美国科学哲学的现状。从1988-2007年发表论文关键词的统计看,量子理论的研究最受关注,进化、生物学是另一个研究热点,逻辑、数学、认知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备受关注;从影响力的角度上看,在1996-2007年间,Philosophy of Science的影响因子常年保持在0.3以上,但在JCR公布的2000-2007年影响因子排名上,其下降态势十分明显;在作者方面,90%以上的论文为个人独立成果。  相似文献   

3.
英关科学史研究最活跃,也最发达,具有代表性,通过对ISIS、History of Science和The Brit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这3份公认的国际科学史权威综合期刊1993--2005年的内容进行计量分析和比较研究,揭示出近十几年来英美科学史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向为:物理科学和医学是研究的热点;人物与专题史是研究的重要领域;19和20世纪成为科学史集中研究的时期,综合趋势更加明显;内史仍是科学史的主流,外史在不断增加。最后分析了产生这些变化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科学哲学入门文选>(Introductory Readings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1980年由美国纽约普罗米修斯图书出版公司出版。E·D·克雷姆克(E.D.Klemke)、R·霍林格(Robert Hollinger)和A.D.克林(A.David Kline)为本书编辑,全书373页。本书是许多著名科学哲学家的文集,其出版目的是试图使专业人员、大学学生和一般读者能够对当前所流行的科学哲学问题有一基本的了解。本书是许多著名科学哲学家的文集,其出版目的是试图使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5.
1987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创办了一个新的国际牲的交叉学科刊物《社会背景中的科学》(Science in Context,缩写SIC)。它的宗旨是用比较认识论和历史社会学的观点研究科学。它提倡把科学生、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结合起来研究,反对彼此隔离,在这一点上,很类似我国的《自然辩证法通讯》。与国际上主要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刊物相比,SIC更侧重于社会学。与和它相近的《科学的社会研究》(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相比,SIC又更侧重于历史的研究。这个刊物的编委是我国学者所熟知的美国科学哲学家R.S.Cohen,以及以色列和英国的科学哲  相似文献   

6.
Science和Nature代表了国际最高水平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论文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科技特别是基础研究的水平。本文对我国科研单位(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科研单位)2007年在Science和Nature及其系列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分析,以期能够对我国科研单位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情况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利用一手文献,本文梳理了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成立的国际背景和政治因素,对其在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的创建和早期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详细论述。科学工作者协会是与政治紧密结合的一类特殊科学团体,具有深刻的国际和时代特征。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团结了国际和国内知识界的进步力量,推动了我国科技体制和科研活动组织的转变。世界科协成为新中国与西方科学界接触的重要窗口,为中英科技交流的正常开展打下基础。同时,中国在世界科协的活动也深受中苏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亚太科学哲学大会(Asia-Pacific Conference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目的在于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科学哲学研究者提供深入研讨和交流的学术平台。大会的前身是2011年2月份由日本京都大学的伊势田哲治(Tetsuji Iseda)组织的"日、韩科学哲学工作坊"(The Japan-Korea Workshop on Philosophy of Science)。参加该工作坊的日、韩学者们一致认为,定期举办深入交流的学术平台对促进东亚地区科学哲学的发展会大有裨益,并于2011年7月在韩国的汉阳大学举行了"第一届东亚科学哲学工作坊"(The First East Asia Philosophy  相似文献   

9.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人文学院JosephAgassi著的《科学与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Science and Society: Studies inthe Sociology of Science)1981年由荷兰D. Reidel出版公司出版,全书511页。这本书提供了当今社会的科学界的总的状况、科学研究实践的描述和对那些实践活动的评论,以及对改革那些民主主义科学团体的实事求是的建议。历史的概述包括对科学过去的看法,这些看法既有解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1月4-6日,美国科学的社会研究学会(The 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4S)与美国科学史学会(History of Science Society,HSS)及技术史学会(The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SHOT)在克里夫兰联合召开2011年  相似文献   

11.
Cell创刊于 1976年 ,现已成为世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最著名的期刊之一 ,并陆续发行了 8种姊妹刊 ,在各自专业领域里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Cell以发表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科研报告为主 ,许多生命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现都发表在Cell上。本文旨在介绍该刊及其姊妹刊的办刊宗旨、征稿要求及评审程序 ,以使我国科学家能更加了解Cell系列期刊 ,提高投稿率和录用率 ,把出色的科研成果展示给世界 ;同时也能够通过阅读Cell系列期刊 ,把握世界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动向 ,加强我国与世界科学界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自然科学领域著名期刊简介——Nature及其姊妹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ature杂志发行 13 5年来一直是科学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媒介之一 ,其 8种姊妹月刊和 7种综述性期刊也是科学研究成果报道的前沿阵地。本文旨在介绍Nature及其姊妹刊的办刊宗旨、征稿要求及评议程序 ,以期使大家更好地了解Nature系列期刊 ,提高投稿率和录用率 ,把我们出色的科研成果展示给世界 ;并希望通过阅读Nature系列期刊 ,把握最前沿的科研动态 ,加强我国科学家与世界科学界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孙烨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4):100-108,128
叶笃正作为中国的杰出气象学家,是大气科学和气象业务的奠基人之一,为新中国的气象学界培养了大批人才。在他的学术成就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通过冷源、热源学说的建立以及对高原动力问题的探索等最终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这一学科。  相似文献   

14.
In the past few hundred years, science has exerted an enormous influence on the way the world appears to human observers. Despite phenomenal accomplishments of science, science nowadays faces numerous challenges that threaten its continued success. As scientific inventions become embedded within human societies, the challenges are further multiplied. In this critical review, some of the critical challenges for the field of modern chemistry are discussed, including: (a) interlink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b) implementing the principles of sustainability at the roots of the chemical design; (c) defining science from a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that acknowledges both pragmatic and realistic aspects thereof; (d) instig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e) learning to recognize and appreciate the aesthetic aspect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methodology, and promote truly inspiring education in chemistry. In the conclusion, I recapitulate that the evolution of human knowledge inherently depends upon our ability to adopt creative problem-solving attitudes, and that challenges will always be present within the scope of scientific interests.  相似文献   

15.
16.
作为当代科学哲学界的重要人物,哈金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本文旨在把哈金置于当代科学论的背景之下来集中阐述他的科学哲学思想,其中包括实验科学哲学、历史本体论、世界的重构与人的构造以及推理风格,并对其中可能引发的相对主义等问题进行了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水资源紧张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矛盾 ,通过生命科学部六处、工程材料学部五处和地球科学部四处共同组织多学科专家反复论证、生命学部专家咨询组评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委务会审议 ,最终启动了“大型水利工程对重要生物资源长期生态学效应研究”这一重大项目。旨在探讨大型水利工程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关系的多学科整合型研究 ,解析大型水利工程对重要经济生物资源的影响机制 ,为建立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流域经济、合理的流域管理体系和符合生态安全的水资源开发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介绍了“大型水利工程对重要生物资源长期生态学效应”这一涉及大型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健康命题的立项与思考 ,探讨了学科间交叉与整合型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茅以升积数十年对科学、技术、工程的本质和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探索,提出:科学为工程之母,工程泽被科学,两者相辅相成;科学是知,技术是行,知行在实践中合一;生产中来,生产中去,科学为生产服务,学科中来,学科中去,生产为科学服务等思想。茅以升上述工程科技思想时至今日仍不乏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工程哲学和中国近现代工程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国内科学传播研究:理论与问题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近年来,科学传播日益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更多的是注重传播内容,而忽视了本来就是传播学最重要内容的对传播机制的研究。另一方面,简单地以科学传播替代传统的科普概念也是存在问题的。有关这些问题的讨论,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传播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