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关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和“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等一系列重要观点的论述,充满了辩证逻辑思维;这部著作不仅是一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而且是一部新时期的“思想创新学”。  相似文献   

2.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是一部重要历史著作,它的学术意义不仅体现在历史地理方面,作为中古时期的作品,同时又记录了当时书中一代的语言,它的意义更体现在汉语史的语料方面。本文就试图对《华阳国志》中的一些前人未作解释的词语,作出训诂。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汉时期(从任继愈说)百一部《学记》,它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专论教育的著作。在《学记》中,论述了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教育的内容和程序、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等等,提出很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光荣。通过读这部博大精深的教育专著,我认为在教育内容方面,它提出的“修学”和“游息”以及二者的关系,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下面谈一点体会。 在“修学”方面,《学记》中提出了“正业居学”的教学思想。所谓“正业居学”,《学记》中说:“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里所讲的“正业”,就是学校规定的每个学生平时必须要学习的主课。当时主要指琴瑟、诗文、礼仪等等;“居学”指的是,在课外学生还要自学。当时主要指杂曲、歌咏、洒扫、应对、进退等。这句话的全意是说,大学的教学办法是,在规定的教学课时内,必须要讲授正规的课业,在课外休息时,学生还要自学。在这里第一次提出了,学生从学之后要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思想。其中正课是主要的,居第一位。同时,“居学”也很重要,不能忽视,它与  相似文献   

4.
建国初期,刘少奇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特别是他关于正确认识民族资本主义的思想,不仅在当时有很大的预见性和合理性,对于当前中国的经济建设,也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对刘少奇关于民族资本主义问题的历史背景、重要思想进行分析,并对“剥削有功”思想进行探讨,并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阐述了这一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北宋贾昌朝所撰《群经音辨》在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基础上,对群经中的1000多个常见异读字专门进行了整理、分类和辨析,它不仅是一部重要的音义著作,还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同形异音异义词词典。作为一部工具书,《群经音辨》在编排体例、训释方式等方面都体现了其规范性和科学性,对后世的辞书编纂颇有启发,因而在我国辞书学史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天工开物》是我国十七世纪进步科学家宋应星撰写的一部科学技术著作。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三百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和科学技术成就,是研究我国古代工农业生产的一份宝贵资料。它出版后不久就先后为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学者翻译和引用,在世界科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天工开物》全书分上、中、下三部,共十八卷,分别记述了当时包括农业、纺  相似文献   

7.
课外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奴隶社会学校.2000多年前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本专门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礼记·学记》就有对课外活动的记述:“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意思就是说学校在规定时间内上正课(学习“六艺”),学生在课余时间有作业(从事与“六艺”有联系的课外习活动).“藏(学习已知)息(休息)相辅”是当时指导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当时虽然还没有出现“课外活动”这样的名词,但课外活动的实践确已存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世界现代史”是世界历史研究或世界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在我国史学界引起广泛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开出版的“世界现代史”著作,已有20余部之多。“世界现代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诸多重大理论问题首先是如何认识世界现代史的理论体系,因为这个问题不仅直接涉及到世界现代史的研究思路,涉及到对世界现代史主线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率部发动的西安事变,是我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伟大胜利,它使当时面临危亡的中华民族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历史转变。而在“西安事变”前半年发生的“两广事变”与“西安事变”是有密切关系的。“两广事变”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发生,“西安事变”实现了“两广事变”反对内战,进行抗日的目的。在今年全国将要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的时候,对我们广西人民来说,回顾一下“两广事变”的历史,探讨一下“两广事变”与“西安事变”的联系,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是我们研究中国现代史与广西历史的重要课题,而且对当前正在推动的第三次国共合作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93年,潘家铮教授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集《一千年前的谋杀案》,这部作品的问世不仅令众多读者感到惊奇,也为当时正处于低谷期的中国科幻小说界带来了惊喜,我国著名科幻小说家金涛先生当时就曾撰文指出:“现在我们终于有了一本中国的科学家亲自动笔写出的科幻小说。”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的30年代,曾经兴起了一种颇有特色和颇为时髦的逻辑体系,这就是所谓的“综合逻辑”。虽然在论著中正式称为综合逻辑的很少,而公开以“综合逻辑”命名的著作只有林仲达著的《综合逻辑》(1936)一书。但综合逻辑的观点和体系结构在当时的逻辑界确是颇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12.
吕秋薇 《科技信息》2009,(9):178-179
《战国策》一书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当时士人的精神风采,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它作为一部反映战国历史的历史资料,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它详细地记录了当时谋臣策士的言论和事迹,展示了这些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才干。《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也非常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文学性非常突出,语言文字的运用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说文》是中国文字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但它也是“一部具有系统思想汉字学字典,又是文化学百科全书。”许冲《上〈说文〉表》云:“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世,莫不毕载。”这样一种著作无疑只能产生于对诸种文化传统的综合。当然,它少不了当时的饮食文化尤其是酒文化对它的影响,而它反过来也反映了这一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南宋诗人兼评论家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一部重要的文艺批评著作。它对我国明、清两代的文学发展有过很大的影响。但是,近七百年来,却不断地遭到人们的批评和指责。对于人们这些不公正的批评,我们在《读〈沧浪诗话〉札记》(1979)一文中,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但当时对一些问题还没有谈清楚。为了详尽地表示自己的意见,再写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5.
沈括(公元1031年——1095年)是我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列宁全集》第10卷,第152页)王安石变法革新的积极拥护者和参加者,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和政治家。他的名著《梦溪笔谈》是我国科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在国际和国内都有较大的影响。今天我们研究沈括及其《梦溪笔谈》,对于认识我国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发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世称“史汉”,在我国二十四史中,名列前茅.《史记》与《汉书》不仅是杰出的历史著作,而且也是著名的传记文学.它们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在我国文学史上居于重要的地位.关于这两部名著的比较,古人和今人都曾作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大多数学者只从优劣方面着眼,对于它们在艺术上的异同,则研究得不够充分.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完全有深入探讨之必要.为  相似文献   

17.
邓叔群教授(1902—1970)是我国真菌学奠基人之一,一生中发表过三十五篇论文和研究报告(包括粘菌)以及两部专著。第一部是他在1939年出版的用英文写的《中国高等真菌》,此书包括23目,75科,387属,1391种,是我国有文字描述的最早的一本著作,当时在国内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1963年他对原书进行了增订出版了《中国的真  相似文献   

18.
“开民智”是戊戌期间的时代强音,折射着“救亡图存”的教育诉求。在严复看来,“开民智”则必采西学,尤其是西方的科学。因而,他的科学教育观,根植于“教育救国”的理路,是倍受当时舀方强盛的刺激的反映,既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又强调科学方法的导入与训练,更关注民众科学精神的培植。不仅在当时有着振聋发聩的影响,而且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 朱炳祥先生《伏羲与中国文化》①一书,是一部研究中国文化发生学的艺术专著。这部著作选择了“伏羲”这个凝聚和积淀了上百万年中国原始文化的纵向发展和横向交融的主要内涵的典型符号,运用文化发生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进而展示中国原始文化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并与“轴心时代”的主要思想进行沟通。这是一部具有“首创精神”的著作,已经在高校和学术界发生了影响。在著作尚未面世时,  相似文献   

20.
历代研究《论语》的著作为数众多,这些《论语》学著作,共同构成了一部蔚为壮观的《论语》学史。通过整理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论语》学著作,可以深化对《论语》的研究,使人们洞察学术的发展轨迹,也可以“为其他学术开一条便利的途径。”但是,直到今天,国内还没有一部相当规模的《论语》学史的研究力作出现。唐明贵先生的《〈论语〉学的形成、发展与中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下文简称《论语学》)适时而作,弥补了这一学术上的缺憾。但是正如赵伯雄先生在其《春秋学史·序》(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叹言:“就当时学界一般的研究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