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乌鲁木齐市附属绿地植物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乌鲁木齐市附属绿地园林植物选择要求,选择观赏性、生态适应性、生态功能性、经济指标4个评价因素及18个评价因子构成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指数和法对乌鲁木齐市初选的192种园林植物进行适宜性评价,并根据适宜度指数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效能为1级植物有37种;2级植物有106种;3级植物有42种;4级植物有7种。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建设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2002年QuickBird遥感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选用反映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化指数、绿地廊道密度指数8项数量质量指标,应用古林方法和模糊评价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及4个主要建成区城市绿地建设情况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及其各主要建成区城市绿地建设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磨沟区最好,新市区次之,沙依巴克区再次之,天山区最差。今后应加强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和废矿区地面绿化,尽可能连接中小型绿地,以便更好地发挥城市绿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相关统计年鉴及覆盖新疆乌鲁木齐市主城区的ETM+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利用多边形综合指标法并建立相对差异度计算公式,对绿地生态服务功能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主城区中,除新市区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一般外,其他区均较差,相对生态服务功能西部优于东部,北部优于南部,西北部最佳.籍此研究优化乌鲁木齐市绿地景观结构,提升绿地系统生态价值,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绿地景观多样性,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乌鲁木齐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适合乌鲁木齐生态城市建设的数字模型对其城市生态系统进行定量分析,评价指标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现状、生态环境三方面内容,得出乌鲁木齐市生态化水平,进而为确定其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贫困问题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影响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围绕2020年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能否完全消除贫困的目标,通过小康社会监测体系中的经济发展指标的计算和预测,得出到2020年我国可以完全建成小康社会,同时根据平衡膳食宝塔提出的每人每天所需各类食物量测定贫困线,并利用其他相关指标评价我国的贫困状况,得出我国目前的贫困状况依然严峻,贫困线存在低估现象以及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倡议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乌鲁木齐市作为研究区,构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指标,运用熵权法、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对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6年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综合得分值整体上高于生态环境得分值,但各年的经济发展综合得分和生态环境综合得分之间的差别不大,此期间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不够稳定,但是总体趋势属优质协调发展类,2012年以来,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关系保持着稳定的良好关系,并且乌鲁木齐市近12年来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处于协调发展类,且协调发展度从前5年的初级协调发展向良好协调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7.
以干旱区绿洲城市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指标权重,同时运用综合指数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乌鲁木齐市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耦合协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大体呈现2个阶段的变化趋势,2004~2013年,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均呈上升趋势,但土地城市化仍滞后于人口城市化;2013~2016年,人口城市化呈波动趋势,土地城市化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一阶段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土地城市化;乌鲁木齐市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耦合协调度呈逐年平稳增长趋势,耦合协调发展经历不协调发展、磨合发展、转型发展、中度协调发展和高度协调发展的转变趋势;城市发展类型经历了土地城市化滞后型、同步型和人口城市化滞后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从统计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全面小康社会科学内涵的阐述,提出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利用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进行全面评价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采用专家打分法、文献法、模型法建立了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物元模型对乌鲁木齐市近10年的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2005年、2010年土地低碳集约利用程度均为中度集中;2015年土地低碳集约利用程度为极度集中.物元模型能够成功运用于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2005—2010年间制约乌鲁木齐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程度的主要因素为: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单位耕地农药使用量、生活垃圾无公害处理率、工业三废处理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2005—2015年10年的发展期间,乌鲁木齐市土地的低碳利用重视程度正逐渐有所提升,尤其是从2012年成为低碳建设试点城市后,在土地集约利用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选定北疆城镇区域4个典型的地区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利用2013年新疆统计年鉴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4个城市PREE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在四系统中排名靠前,而克拉玛依市和石河子市在四系统中排名靠后,同时,基于评价结果及四城市在北疆城镇区域中的作用,提出了一些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如何优化乌鲁木齐市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城市在“三生空间”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乌鲁木齐市1980—2020年(每10年一期,共5期)土地覆盖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和InVEST模型估算生境质量等方法,定量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及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市生态空间被持续压缩,生活空间持续增加,而生产空间则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倒“V”型变化趋势。(2)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主要表现为草地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之间的相互转化。(3)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持续下降,草地转变为其他生态空间是使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4)乌鲁木齐市的生境质量水平持续下降,草地、水域生态空间转化为其他生态空间是生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见:土地利用转型会对生态环境质量产生巨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乌鲁木齐市生态持续改善提供保障,同时还能为协调新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前人的理论与经验 ,本文建立了乌鲁木齐现代化指标体系和标准 ,以 1998~ 2 0 0 0年统计数据为例 ,分析了乌鲁木齐现代化实现现状 ,根据其解析评价了乌鲁木齐现代化建设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乌鲁木齐市市区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水平现状,消除公众对电磁辐射危害的担忧,保障公众成员的身心健康。按照电磁辐射监测规范选取典型通信基站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市区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水平符合国家规定的限值标准,未对周围环境产生电磁辐射污染。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对象,针对2008—2012年的空气污染指数进行分析,通过煤改气取得的成绩,证实了乌鲁木齐市属于典型的煤烟型城市,另外,发现,除了煤是污染源外,工业废气的排放及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伊犁惠远古城、乌鲁木齐人民公园三个景点为例,就新疆文化旅游景点的开发,略抒已见.  相似文献   

16.
小康生活质量评估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图依据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和社会现代化的标准,构建一个生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测评我国社会总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以及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介绍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八道湾断裂带地热资源的开发现状,从地热疗养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地热资源在该区利用,对该区地热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等角度指出地热资源在该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指出乌昌一体化为两地图书馆的整合发展提供了契机,分析了乌昌两地图书馆的整合现状,提出了乌昌两地图书馆整合的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