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早石炭世异珊瑚的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英铴 《科学通报》1994,39(8):738-738
1 地层本文描述的异珊瑚化石系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北20km的锡林高勒附近.采集于巴参2井钻孔的岩芯标本(化石产地见图1),其层位为下石炭统臭牛沟组.该组厚度为173m,下部岩性为灰黑色泥岩夹灰色薄层的生物碎屑灰岩;中部为灰色砂、泥岩互层;上部为深灰色含生物碎屑灰岩.异珊瑚主要产在上部深灰色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内.臭牛  相似文献   

2.
徐淮地区石炭、二叠纪牙形石动物群及其生物地层序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惠 《科学通报》1986,31(8):638-638
研究区包括安徽淮北,江苏徐州、沛县和山东济宁、临沂等地。区内石炭、二叠纪海陆交互相煤系发育,含煤性良好。煤系中夹灰岩19层,其中含有丰富的牙形石,现得10属30种。中石炭统本溪组中发育灰岩1—4层,牙形石动物群以Idiognathoides,Neognathodus和Idiognathodus属为主。上石炭统至下二叠统太原组发育灰岩13—15层,其中Streptognathodus和Sweetognathus为首要分子。  相似文献   

3.
设m为大于1的自然数,m=p_1~(as)p_2~(a2)…·P_s~(as)为m的标准分解式。定义h(m)=min(a_1,a_2,…,a_s),H(m)=max(a_1,a_2,…,a_s)。为了方便,定义h(1)=H(1)=1。  相似文献   

4.
盛金章 《科学通报》1982,27(3):192-192
大屯煤田位于苏北沛县境内.煤田内的煤系地层均被第四系覆盖.煤系内含有19层含(竹蜓)灰岩(太原组16层,本溪组3层).对这些灰岩的岩石特征、稳定程度、厚度变化及在地层中的含量以及与成煤的关系作了论述和分析.这批含(竹蜓)灰岩是笔者之一(王仁农)于1974—1979年采自钻孔中.(竹蜓)类动物群经研究后有13属60个种(9个新种).这60个种中太原组52个,本溪组8个.太原组及本溪组的(竹蜓)类在地层上的垂直分布特征明显,可分为三个(竹蜓)带及二个(竹蜓)亚带如下:  相似文献   

5.
关于华北早、中石炭世的海侵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国清 《科学通报》1991,36(6):454-454
华北石炭系本溪组(群),一般可划分为三段:下部铁铝岩段,中部砂岩、泥岩段和上部灰岩段.早石炭世海侵即由下、中岩段的海相层所代表.1987年作者曾据辽东和朝鲜平南等地层、岩相分析及王敏成(1987)报道产于辽东本溪组的Gigantoproductus,推之辽东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6.
湘中保和堂煤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建华 《科学通报》1990,35(20):1569-1569
一、概述 保和堂矿区位于湖南省中部的邵东县境内。区内的含煤地层为龙潭组,厚约200m,含煤四层,下部两层一般不可采,上部两层为可采煤层,分别均厚0.60和1.19m,其元素组成及工艺参数等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保和堂煤(以下简称保煤)为一种低灰、特低硫、特低磷、富油及高发热量的优质煤。其煤岩及热解性质较独特。  相似文献   

7.
大气边界层中强风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兴生 《科学通报》1984,29(14):865-865
本文利用北京325米气象塔的水平风速资料,对中性和非稳定层结条件下的天气过程出现的强风进行了湍流能谱、风的阵性以及风速垂直分布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冷锋过程含能区有二个,一个为20—130分钟,另一个为3—10分钟,峰值变化在10~°—2×10~(-1)米~2/秒~2之间。雷暴过程主要含能区在6—12分钟及2—4分钟,峰值变化在10~°—8×10~(-2)米~2/秒~2之  相似文献   

8.
张志存 《科学通报》1984,29(17):1088-1088
太原组是山西晚古生代主要含煤岩系之一,太原组为海陆交替相沉积,山西各地太原组中含丰富海相动物化石的石灰岩层之间的正确对比,成为上述地区太原组煤层之间正确对比的关键。 在太原西山玉门沟,太原组层型剖面的石灰岩层及主要煤层的层序自下而上为:吴家峪灰岩、八尺煤、丈五煤、庙沟灰岩、毛沟灰岩、下三尺煤、斜道灰岩、七尺煤、东大窑灰岩及新七尺煤。  相似文献   

9.
距今三万年来北庄村沉积序列的~(14)C年代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周卫健 《科学通报》1989,34(14):1096-1096
海拔570m的陕西省渭南县北庄村剖面(34°30′N,109°30′E)厚16.5m,位于沋河上游西支浊水河东岸。它记录了约距今3万年相对连续的沉积序列,自下而上描述如下:下部(距剖面顶部1650至1350cm,下同)为含杂色淤泥透镜体的黄锈色砂砾石层。1350至900cm为灰黑色、灰绿色淤泥层,其下部含大量植物残体,如球果、针叶、树枝及树干和芦苇根化石,属河湾静水湖相沉积。淤泥层顶部约920cm深处有一厚约5—10cm的黄锈色细砂层,标志着湖  相似文献   

10.
潘根兴 《科学通报》1992,37(13):1223-1223
苏北岗地的岗间洼地,广泛分布着砂姜黑土,根据美国农业部和我国的最新土壤系统分类,分别属暗色湿润变性土和浊粘土,其上段是厚可达40—80cm的暗色粘性层,堆积于草甸-沼泽环境,~(14)C年代在2500—7000年B.P.;下段是棕黄色亚粘土层,其中有一厚约40cm的钙积层,该层含有占容积10—15%的3—4cm直径的浑圆形钙质结核。根据CaCO_3的~(14)C测年,其年龄在13000—45000年B.P.。目前土壤本体已无游离CaCO_3。本文从钙积层土壤和钙质结核的铁锰氧化物性质的分析和观察探讨其与晚第四纪环境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山西上石炭统含(竹蜓)灰岩的分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存 《科学通报》1986,31(3):206-206
在山西上石炭统中,分布较为广泛稳定的含(竹蜓)灰岩计有八层,它们的统一名称和层序自下而上依次为无名灰岩、吴家峪灰岩、庙沟灰岩、毛沟灰岩、斜道灰岩、东大窑灰岩、附城灰岩及小东沟灰岩(表1栏1)。  相似文献   

12.
马衔山萤石矿床萤石裂变径迹年龄的测定及成矿时代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衔山地区萤石资源丰富。萤石矿化明显受地层、构造和岩性控制,具层控矿床特征。控矿层位为前震旦系马衔山群第二及第三岩组(AnZmx~(2-3))和下震旦统兴隆山群第四岩组(Z_1 xn~4)。含矿围岩主要为混合岩,次为混合花岗岩、白云石大理岩和硅质灰岩。控矿构造为区域性断层破碎带。所有萤石矿床均含微量铀。研究结果表明,马衔山萤石矿床系在前震旦  相似文献   

13.
R. Brandl 《科学通报》1993,38(23):2205-2205
对Sylow 2-子群为交换的有限单群,J.H.Walter证明了如下有名的定理。引理1 若F是Sylow 2-子群为交换的有限非abel单群,则下述结论之一成立: (1) F≌PSL(2,q),q>3,q≡3,5(mod 8)或q=2~n,n≥2; (2) F≌J; (3) F≌R(q),q=3~(2m+1),m≥1。设G是有限群,x_e(G)为G中所有元的  相似文献   

14.
曹伯勋 《科学通报》1989,34(7):530-530
1985—1987年,作者等在北京周口店太平山北坡发现一新的早更新世含化石和古冰楔遗迹地层,建立了太平山组(Q_1t)。 一、太平山组(Q_1t)剖面简述 剖面位于北纬39°42′N,东径115°56′E左右(图1),发育在残存的上新世唐县期侵蚀面上,海拔150m。为奥陶系石灰岩中一裂隙状熔洞——洼地环境堆积,上宽16m,往下收缩,深9m多未见底。太平山剖面情况见图2。  相似文献   

15.
张志存 《科学通报》1985,30(2):160-160
晋西南的乡宁-河津地区位于山西河东煤田的最南端,它在地层分区中的位置为陕甘宁地层分区的南东缘。区内太原组的中上部一般夹稳定的含(竹蜓)灰岩四层,自下而上为甘-1、甘-2、甘-3和甘-4石灰岩,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再次发现硒锑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闵茂中 《科学通报》1994,39(16):1536-1536
硒锑矿是我国在1993年首先发现的一种新矿物.几乎在此同时,笔者在华南某大型古岩溶热液造铀矿床中也发现了硒锑矿,并首次测得该新矿物的单晶结构,已将该测定资料呈报国际矿物协会.华南某铀矿床赋存于下石炭统石磴子段白云质灰岩、生物屑灰岩中,属典型层控矿床.硒锑矿在该矿床中呈显微浸染状、微脉状产出,单晶(0.3—0.5mm)呈条板状、针状、叶片状,集合体(0.5—1mm)呈禾束状、放射状(图1);银  相似文献   

17.
在本文中,设x为充分大的偶数,h为任何偶数,C_(xq)=(?)(p-1/p-2)(?)(1-(1/(p-1)~2);并设P_x(1,1)为满足下述条件的素数p 的个数:x-p=p_1,这里p_1是素数;设x_h(1,1)为满足下述条件的素数p 的个数:p≤x,p+h=p_1.  相似文献   

18.
羌科.1井(QK-1)是藏北高原第一口油气地质科学探井,也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科探井.通过实施羌塘盆地科探井及其配套地质浅钻,在油气封盖条件、优质烃源岩、油气显示及地层沉积序列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发现.钻探发现了两套区域性优质盖层:雀莫错组(J1-2q)硬石膏层厚达353.8~365.0m,夏里组(J2x)含膏泥质岩...  相似文献   

19.
刘建军 《科学通报》1994,39(18):1669-1669
含铋层状结构化合物是一种高温铁电体,其化学结构通式为(Bi_2O_2)~(2 )(A_(m-1)B_mO_(3m 1)~(2-),其中A代表Bi,Pb,Ba,Sr,Ca等离子,B代表Ti,Nb,Ta,W等离子,M=1-5.CaBi_2Nb_2O_9是含铋层状结构铁电体中的一员,其m=2.它的晶体结构是一层(Bi_2O_2)~(2 )和两层(A_(m-1)B_mO_(3m 1))~(2-)类钙钛矿结构的(CaNb_2O_7)~(2-)交替叠合而构成的.在室温下,它的晶体结构是正交相,原胞参数为:a=5.39(?),b/a=1.006,c=25.15(?).高温X光衍射结果表明,它在625℃发生一个由四方到正交结构的相变.介电常数的测量说明它是一个居里常数非常小的铁电体.  相似文献   

20.
郭勇岭 《科学通报》1958,3(3):96-96
1954年黄汲清等在中宁附近清水河右岸烟突山发现富含化石的泥盆纪泥质石灰岩,不整合于其上的是巨厚的红色老君山砾岩。1956年地质部西北地质局633队于中宁南10公里的粉圪塔地方见有一层厚约80公尺左右的深灰色厚层灰岩,并与上复的老君山砾岩呈不整合接触,其中含三叶虫、腕足类等化石。该队定为中泥盆系并命名为粉圪塔系。1957年9月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