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法制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走过场的形式重于实效的追求;不了解职工群众对法律的需求。充分认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更好地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普法教育部门的职能作用的重要保障。当前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对策:提高认识,树立普法新理念;有的放矢,丰富普法教育的形式与手段;满足群众所需,确定普法教育的内容;加强建设,促进宣传阵地网络化;加强领导,完善普法组织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起点,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定含义;通过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出的历史背景的探讨,说明了我们党为什么要培育国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发展的历史进程;阐述了我们党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深化应急管理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必须增强自觉学习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知识的理念,增强依法处理非常时期非常事务的法治理念,增强依法预防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治理念,增强全面预防和管理突发事件的法治理念,增强灾害救助中政府职能转变的法制理念,增强动员社会和公众自救与互救的法治理念;需要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雨天”法案体系,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行政征用法律制度、行政救助法律制度、行政指导和行政监督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张红 《科技信息》2011,(24):86-87
建设法治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治社会建设,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党的领导。我们要转变观念,改革体制,创新机制,使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保障、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背景及内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从总体来看,其概念包括理念、法治、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四个层面;从具体来看,其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内涵。这五个内涵的视角、地位和功能不同,但他们都以社会主义法治为主线,以"理念"为经,以"社会主义法治"为纬,相互协调,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国家进行全民普法教育的指导思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做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和加强大学生德育建设的关键。普法重在普及法治意识培养法律精神,高职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于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珠江上游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法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珠江上游地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应从回应民间社会的现实生活出发来审视和谐社会之内涵,只有尊重、凝结了民间社会的智慧、意愿,充分发挥民间社会秩序和规则的功能和价值,这一目标才能达成.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与现代法治建设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与依法治国的现代法治精神相契合。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建设提供了理论方针。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及其意义,才能实现法律价值取向的转换和创新,推动立法重点作出调整和政府依法行政。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等目标和原则,要通过现代法治建设来实现和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试论高等法学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法学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法律人才的基本方式和重要手段。现阶段,在高等法学教育中加强培养学生“依法治国、执法为民、服务大局、公平正义、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于法治国家的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培养高校法学专业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可以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这两方面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检察机关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宏观上,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检察工作,用科学发展现指导检察工作,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考核检察工作。中观上。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微观上,要增强党性观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提出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先进法治理念。在全  相似文献   

12.
自清末以来,近代中国对法治道路的漫长探索经过了五次否定,最终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三者统一"为根本原则,以政府主导、上下结合为路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一核心。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现代法治社会中,道德是法律产生、存在和作用于社会的基础;社会主义法律在本质上应体现和反映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所以社会主义法治应该是道德化的法治,即在价值理念和法律制度上应体现现代法治和广大人民的整体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这就意味着,要在一个县的范围内实现法治化,就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要以法治规则为先导.  相似文献   

15.
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与关键。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法行政要以“以人为本”为基本宗旨,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发展方式,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的特征与法治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和谐社会的内涵和法治的内涵是一致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要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和目标,就必须秉持法治理念和坚持法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各项法律制度得到建立、落实和完善。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时期的法制建设始终有"一根红线"支撑和引导其发展的方向。这根红线就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换言之,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是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的法律制度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与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诠释高校育人的初心和使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通过分析2018年版教材的修订变化,梳理阐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观点,激发教师树立"教学学术"理念,以新媒体和新技术为载体,开展丰富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丰富,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概念,对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具有指导意义。成文法所固有的特征和不足在实际运用中很难适应发展的要求,司法解释虽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具有成文法的缺陷。判例制度固有的优势,对成文法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司法解释制度进行改革,引入判例制度,建设科学的司法体制。  相似文献   

20.
刘泳平 《科技信息》2012,(36):123+125-123,125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精英培育和人才集聚的重要基地,高校法治文化具有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双重身份,肩负着构建和谐社会及和谐高校的双重任务,高校法治理念教育和依法治校是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