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井底车场采用单个翻罐笼时,煤列车在列车存车线卸载系统内的运行过程。并以排队理论为基础,根据列车到达间隔时间与卸载时间的分布规律,给出产生列车到达、卸载和运行时间的随机变量公式,从而建立JZM计算机模拟模型。经对不同参数的模拟结果分折,提出一组确定存车线长度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2.
编组站到达流的生成是铁路编组站技术作业系统模拟的基础工作之一,本文提出一种以列车运行图为依据,生成到达列车流的新方法.此外,编组站到达流应该包含到达列车流和本站批准装车流两个方面,文中亦为本站批准装车流提供了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探讨现有IP流到达分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不同来源的大规模网络的IP流到达时间间隔分布和自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IP流到达时间间隔均服从Weibull分布,但随着IP流到达密度的增加,Weibull分布的参数α逐渐接近于1,则Weibull分布退化为指数分布;IP流的自相关系数随着被考察IP流流长的增加逐渐减弱,流长为100左右的IP流.其到达过程彼此基本不相关。  相似文献   

4.
ALOHA系统信息到达流的概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LOHA协议是现代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一种协议,在该系统中存在着分组的碰撞和重发,针对卫星通信系统中的ALOHA协议,从概率论的角度对其信息到达流地近似分析,最终得出了其信息到达流的平均到达速率这一有意义的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探究铀矿山井底车场氡浓度分布规律,针对井底车场重列车排队等待提升与车场风质的相关性及其本身的随机性,基于排队理论建立铀矿山井底车场列车排队系统特性的分析模型.首先,确定典型铀矿山列车排队系统物理模型;其次,在预先假设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列车排队系统的分析算法;最后,考虑到难以简单套用已有经典排队论模型或依据排队理论相关定义推导得出铀矿山井底车场列车排队系统特性指标,采用基于MATLAB的蒙特卡洛方法,编写M文件实现列车排队过程仿真.实例分析表明,模拟结果与工程实际基本吻合,且随着模拟次数的增加,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逐渐减小,尤其当模拟次数大于300,相对误差将低于8%.  相似文献   

6.
张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6):6711-6715
为了找出终端区平均到达率和飞机流结构与优化排序结果之间的关系,通过选取平均到达率和飞机流结构的不同组合,再使用循环排序找出最优结果。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和分析了平均到达率和飞机流结构对飞机流总体,重型飞机、大型飞机和小型飞机优化结果的影响程度。经过大量数据仿真和统计表明:当终端区有10架待降飞机时,与先到先服务原则相比,平均可以减小延误达30%左右;重型飞机和大型飞机的延误对平均到达率的变化较为敏感,而小型飞机则非常有限;从飞机流结构变化的角度看,随着大型飞机和小型飞机所占比例的逐渐减少,重型飞机和大型飞机延误可以得到明显的缩减,而小型飞机延误的缩减程度变化较小。研究结果可以为终端区飞机的着陆调度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为进一步研究跑道容量与来流飞机的关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类排队系统等待时间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M/M/c(c≥1)排队系统等待时间的分布函数,由此可以计算顾客等待时间在一定范围内的概率,特别在军事系统内可计算运动目标在一定时间里的突防概率.  相似文献   

8.
不同车头间距下交通流的速度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的交通流理论中,通常用确定性函数来描述交通流的速度-密度关系.但实际上,交通流存在着相当大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在一定局部密度的情况下,往往存在多种短时局部速度.为了能更加真实地描述速度和间距之间的关系,对NGSIM数据进行了研究和统计,对不同车头间距情况下的交通流速度分布建模.结果表明:当交通流密度较小时,速度分布...  相似文献   

9.
在高速铁路列车动载作用下,隧道穿越软硬岩过渡段时易使隧道结构发生损害,而对于此类工程的动力研究及相关减隔振措施还鲜有涉及.鉴于此,依托广湛铁路相思山隧道工程实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比分析无加固以及不同桩板结构加固下隧道穿越软硬岩过渡段时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列车荷载作用下,位于交界面软岩侧隧道结构的加速度、动位移和动应力响应与硬岩侧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差异很大,导致隧道交界面附近过渡效果较差,不利于结构的稳定.经三种不同桩板结构加固后,软岩段的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有所减小,且与硬岩段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更接近,过渡效果十分显著.在对比之下,桩板结构1(即承载板+托板+钻孔桩)的减振作用与过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具有2类顾客的多服务台排队系统,2类顾客共用一个容量为(k-m)的等待空间.其中第1类顾客具有强占优先权,第2类顾客分正顾客和负顾客2种,正、负顾客依状态到达,且负顾客不接受服务,负顾客到达系统后一对一抵消排在队尾的第2类正顾客.利用矩阵分析理论得到2类顾客的平均队长和溢出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别给出了非相对论和相对论情况下玻色统计和费米统计的能量,动量以及速率分布函数,结果发现在考虑相对论情况时,玻色统计和费米统计的能量和动量分布的大体形状是不变的,但速率分布就有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从装卸工作是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装卸工作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环节、铁路装卸是铁路运输主业的有力支撑3个方面论述了装卸工作在铁路运输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就Agmar公司砖坯上下架系统运动位置的精度分析,提出国产化设计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车用CNG气瓶定检时人工装卸气瓶效率低、安全性差等问题,提出设计一种CNG气瓶装卸机械.该装置包括升降小车和机械抓手两部分,可实现对气瓶的抓取、旋转、升降、进退等动作.基于Pro/Engineer的三维建模功能,建立该机械装置、气瓶及车厢的3D模型,进行模拟装卸的结构干涉分析.结果表明该机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  相似文献   

15.
家庭所得分配的公平性是数量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对Pareto分布的抽样分布,参数点估计和参数假设检验进行了一系列论证,由此提出了利用Pareto分布研究家庭收入分配的不均等性的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集装箱码头的装卸作业效率,合理使用集装箱码头作业机械资源,研究了基于同船同步装卸协调作业情况下集卡行驶路径问题,并综合考虑了岸桥的作业时间,使得在这种装卸调度模式下,集卡的行驶时间和岸桥装卸集装箱的总作业时间最小.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集卡行驶的最优路径,岸桥进行装卸同步作业的次数.与传统的调度模式相比较,大大缩短了集卡的行驶时间以及降低了集卡的空载率,同时也提高了岸桥的作业效率,总体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煤岩热流固耦合试验系统(THM-2)对砂岩进行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加、卸载速率对其变形和渗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循环时,岩石的轴向变形量△ε1较大,随着循环试验的进行,△ε1趋于稳定,受卸载速率v2的影响较小.加载变形模量和卸载变形模量均逐渐上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上升速度逐渐变缓;同一循环内,卸载变形模量大于加载变形模量,且随着加、卸载的进行,差值逐渐减小.加载阶段和卸载阶段渗透率变化量的差值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从第5次循环开始,渗透率曲线呈“∞”形,渗透率演化规律可以用轴向应变的变化特点表征,轴向应变的变化量△εi1受到卸载速率vi2和应力加载上限σimax的综合作用,二者对应变在卸载初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幂函数表达.  相似文献   

18.
具变和分布时滞的神经网络系统的指数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泛函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通过构造Lyapunov泛函和利用不等式pa^n-1b≤(p-1)a^p+b^p(这里p为正整数,a,b为非负实数),对一类含具变和分布时滞的系统的指数稳定性问题进行探讨,并列举了一个例子验证了定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03年~2011年山西省各地级市入境游客数据,采用相关的地理分析方法和GIS技术,对山西省11个地级市入境游客数量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分布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得出:山西省各地级市入境游客数量呈上升趋势,但各地级市游客流波动性不一致,变化率不稳定;各地级市入境游客的空间集聚性逐年下降,分布越来越散,入境旅游差异逐渐缩小;入境游客空间分布由"两中心结构"向"一核两带南北辐射式"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采用挖掘法对不同带间距柠条林地灌草根系体积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带间灌草根系体积水平分布为全部根系与直径≥0.5 mm根系分布特征相似;直径≤0.2 mm根系对全部根系分布特征的影响在近柠条带1.5 m之内,对16 m带间距林地的影响在2.0 m之后,且呈波状变化;根系体积垂直分布总体上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少,随着带间距的加大表土层根系逐渐增加;5 m带间距时遵从y=aebx函数关系,10 m、16 m带间距时遵从y=aLn(x)+b函数关系.16 m带间距林地根系水平分布相对均匀,垂直分布在0~20 cm土层比例较大,是比较适合该地区的灌草复合林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