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配合博士生理论课《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教育 ,我们把《自然辩证法通讯》作为该课程的主要参考读物推荐给博士生。历年来 ,我校博士生都把《通讯》评为最受欢迎的课外读物之一 ,博士生喜爱读的栏目有“科学前沿”、“人物评传”、“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和科技政策”等。他们读后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怀有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加速成材和实现自身现代化的迫切愿望 ,普遍认为 ,《通讯》是引导他们成材走向现代化的良师益友。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 ,博士生作为学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 ,要走向现代化 ,首先必须具备与现代科学技…  相似文献   

2.
评《科学革命的结构》新译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 [1](以下简称《结构》)算得上是 2 0世纪学术史上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其影响不仅仅限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 ,而且延伸到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学史、艺术史、政治史、宗教史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对于从事科学史研究的人来说 ,《结构》当然是一本必读之书。近来因准备开设“科学史导论研讨班”课程 ,自然要把《结构》列入该课程的必读参考书目。但大陆的老译本现已不易找到 ,正巧我在书店中看见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结构》新译 …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医学的文化指南》(A Guide to the Culture of Science,Technotog,Yand Medicine,The Free Press,New York(1980)),是由美国“国家人文学捐助会”(NEH)和“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联合资助,聘请著名专家学者编辑、撰写的一部科学文化学入门书。全书分为四部分,共有九章,分别对科学史、技术史、医学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医学哲学;科学和技术社会学,医学社会学;政策科学等九个学科分支进行综述,概要地介绍了每一分支的发展历史、学科性质、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学科现状。每一章的结尾都附有文献入门和表文献。这些对于读  相似文献   

4.
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新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新探樊春良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的建立标志着科学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R.Biersttedt在。《美国社会学理论:批判史》中这样写到:“问默顿在这个领域(指科学社会学)贡献了什么,几乎是问错了问题。若把科学社会学比作一片海洋,...  相似文献   

5.
科学社会史的研究自从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逐渐成为引人注目的领域。有关科学社会史的论著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压倒了传统的内部史研究成果,从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科学史家库恩把这种倾向称之为“最新的运动”。最典型的代表是1980年《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一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社会学中,核心的研究领域是关于科学奖励系统的研究。美国科学社会学家杰里·加斯顿的《英美科学界的奖励系统》(The Reward System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Science.John Wiley&Sons.1078)一书以其对英美两国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共同体之奖励系统的深入研究,而成为科学社会学中的“重要文献”。关于科学奖励系统的研究揭示了科学做为一种  相似文献   

7.
《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以下简称为《十七世纪》)是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1910—)的博士论文和科学社会学的开拓性著作。一般认为,该书的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学在美国的诞生。今天,它已成为科学社会学中的经典著作之一。本文旨在对于该书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形成过程及具体内容作一初步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苏联物理学家格森在国际学术界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对牛顿力学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史外史研究的新路向,对科学学和科学社会学的兴起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格森、“格森事件”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9.
劳丹与布鲁尔关于科学信仰解释权之争是科学研究(science studies)领域有影响的一场激烈争论。科学哲学的领军人物劳丹断言强纲领没有任何依据,属于伪科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核心人物布鲁尔坚信科学哲学家的理性解释模式是没有说服力的“稻草人”,强纲领才是强有力的纲领。本文聚焦于二者争论的原始文献,将争论置身于科学合理性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之中,通过分析争论涉及的三个关键问题以揭示争论双方的立场和根本分歧。文章最后反思争论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87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创办了一个新的国际牲的交叉学科刊物《社会背景中的科学》(Science in Context,缩写SIC)。它的宗旨是用比较认识论和历史社会学的观点研究科学。它提倡把科学生、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结合起来研究,反对彼此隔离,在这一点上,很类似我国的《自然辩证法通讯》。与国际上主要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刊物相比,SIC更侧重于社会学。与和它相近的《科学的社会研究》(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相比,SIC又更侧重于历史的研究。这个刊物的编委是我国学者所熟知的美国科学哲学家R.S.Cohen,以及以色列和英国的科学哲  相似文献   

11.
科学学创立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国际上一般认为创始人是英国物理学家J·贝尔纳(J.D.Bernal)和美国社会学家R.默顿(R.K.Merton)。他们两人在当时发表了“科学学”的首批重要文献。他们的研究对象和目的,他们的研究方法,都摆脱了传统的科学史的研究和自然哲学的痕迹而开拓了一个新的方向——科学学的研究,由此奠定了“科学学”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
自我国首届交叉学科学术讨论会以后,对软科学的研究在学术界引起了颇大反响。大家对当代交叉学科的形成背景、历史演变、学术意义,以及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特别是我国发展软科学、交叉学科的急迫性、布局、方向和战略方针,以及在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决策性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里所说的交叉学科,是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之间的交叉和结合,包括边缘科学、横断科学、综合科学在内的新生学科群。正像钱三强教授在《迎接交叉科学的新时代》一文中指出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交叉地带,一贯是新兴学科的生长点。钱学森教授在《交叉学科:理论和研究展望》一文指出:所谓交叉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地带生长出的一系列新生学科。这是因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从本体论上来说,都是以探索物质及其运动规律为基础;在方法论上也是相似而相通的。但从社会发展史和自然发展史来看却有根本性的差异,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早已做出了精辟的论证。因此,交叉学科的研究,在方法论上,既不同于纯自然科学,也不同于纯社会科学,而应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论。通过几年的社会实践,作为软科学、交叉学科在科学技术战略部署,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社会生活的协调发展等重大决策中,显示出巨大的社会功能和强大的生命力,像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受到了国家和社会上的重视。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软科学、交叉科学本身向纵深发展,像科学学、未来学、思维科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都相继建立起专门学会和研究机构,荟萃了一批专家、学者从事这些新兴学科的引进与研究,初步形成了一支有素质的研究队伍,与此同时,也引进和提出了一些新的学科,诸如:城市科学、人类工程学、技术美学、创造学、模糊学、模糊数学、决策论(Decision theory)、协同学(Synergetics)、紊乱学(chaos)以及搜索论(Searoh theory)、博奕论(game theory)等。这些新学科、新领域的涌现,无疑会极大地丰富和完善我国科学结构和科学体系,对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起着积极作用。值得重视的是:在交叉科学向深度、广度发展过程中,必然涌现出反映这些新理论、新概念、新思想内容的一大批新术语。这些专门术语,在推动新兴学科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起着重要桥梁作用,尤其是在当前两个文明建设中,术语的规范化与统一化国家已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无论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抑或是传递科技信息,培训科技人才都要通过术语来给人以概念和知识,术语在繁荣科学技术,推进人类和社会进步上,具有不可估价的意义。因而对术语命名和译名的精确度要求很高,必须建立在当代术语学理论、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之上,否则就会造成概念上的混乱,影响学术交流,阻碍新兴学科的深入发展。鉴于此,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邀请了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未来学研究会、人才研究会、系统工程学会、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技情报学会、思维科学学会等学术团体和机构,共同讨论了交叉科学术语的审定与统一问题,并成立了专门协调组织,以便及时讨论各交叉学科术语的规范与统一。经过上述各学会、研究会的努力,起草了交叉学科第一批术语审定草稿,其中科学学100条,未来学500条,系统工程126条,思维科学50条,人才学250条,自然辩证法160条,管理科学160条,共计千余条。科学技术史和科技情报术语也正在积极草拟中。从已拟定出各交叉学科术语草稿条目分析,许多术语命名尚缺乏精确的概念性定义,有些术语不能确切地反映出所指事物的内涵概念,加之,对新兴学科的理解不同,解释各异,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现象,与基础学科相比之下,显然有些差距;这当然也正反映了作为软科学、交叉学科本身均属于新兴学科的特点,有的处于诞生与发展阶段,有的则处于潜科学阶段,其理论体系和力法论尚不够完善,但从交叉学科的发展速度和当前所处的重要作用,反映其新兴学科、新理论概念以及新思潮的术语日臻繁多,需及早把新术语命名,旧术语的审定建立在当代术语学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审定术语的基本原则是要明确所指术语的概念,确切地反映所指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属性,从而给出一个内涵定义。从这点出发,作为软科学、交叉科学中许多学科,一个术语,现存几个定义,甚至一个术语在概念上就不一致,当然也存在着学术观点问题。现就已拟定的几个交叉性学科术语定义做初步探讨。以科学学为例,其定义至少可列出五种:其一:科学学倡导者、美国学者P.普莱斯的定义是:“科学、技术、医学等的历史、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方法论等,我们称之为‘科学的科学’。其二:苏联学者C.P.米库林斯基等的定义:“科学学是研究科学发展和发挥功能的规律性、科学活动的结构和动力、科学与其它社会建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其它方面相互作用的一个研究领域”。其三:我国学者钱学森教授的定义:“科学学是把科学技术的研究作为人类社会活动来研究,研究科学技术活动规律,它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关系”。其四: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王兴成教授的定义:“科学学研究现代科学的伟大的社会作用,探索整个科学的活动规律,从而使人们在认识和驾驭现代科学方面,不断地由必然王国大踏步地向自由王国迈进”。其五:英国著名学者J.贝尔纳在《科学结构功能》(1938年)一书中,对科学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强调功能作用的论点,苏联学者Γ.M.多勃罗夫的定义更有其代表性。他认为:“科学学——这是对整体发挥功能的经验进行的综合研究和理论概括,其目的是借助社会作用和组织作用的手段,来提高科学活动的管理效率”。其它还有A.麦凯等人的定义。显而易见,科学学作为一门独立、新兴学科,在基本定义上还存在不同观点和认识,这也许是这门学科具有强大生命力之所在,但也给科学学工作者提出了一个迫切的课题,那就是象贝尔纳提出的,对科学学的“反身性质”的研究,使科学学在整体上,科学体系上更确切地反映出本学科特征,立于现代科学之林。而有的同志在介绍《思维科学》、《行为科学》以及《人才学》的论文中,对上述学科的定义,多属表述性,严格说来,多从含意做字意上的解释,缺乏概念性论述,基本上没能给出反映事物特征的内涵。以思维科学为例,该同志说:“思维科学是研究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科学,是一门研究范围极广的综合性科学”。从术语学角度来说,这个定义显然没有反映出学科的内在特点,也难以明确思维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更没有明确思维科学与其它学科的区别,从学科定义要求,主要没从概念体系出发,我想定义所说的“研究范围极广和“综合性”都不能说是思维科学的专属性。其它像未来学(未来预测学)、管理科学等虽然这门学科的内容早已为人们所熟悉,甚至在多方面加以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确切定义上,尚难有一个统一的内涵概念。众所周知,交叉学科是生命力颇强的新兴领域,新理论、新概念不断涌现,像最近报刊上介绍了创造学、技术美学、人类工程学、决策学、紊乱学等。其中有些学科在诞生发展中就明确了本身的概念,给出了较为反映所指事物特征的定义。像1985年沈小峰等在《哈肯和协同学》一文中,对协同学的定义,基本上表述了术语学的命名原则。他指出:“协同学研究的主要矛盾是有序和无序的对立统一。它研究各种不同的系统从混沌无序状态向稳定有序结构转化的机理和条件”。这个定义虽然还不是直接导出所指事物概念的内涵,但两句话基本上阐明了协同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特征,使人比较清晰地了解协同学研究对象和范畴,从而导出了所指概念的专属性,分化出它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差别和相互间的密切关系;加之文前对哈肯倡导协同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介绍,确给人以完整的概念,明了这一新理论经十年的发展日臻完善,在激光物理学、非线性光学基础上,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张锦同志在《新兴的紊乱学》一文中,提出紊乱学是探究大自然的扰动与失调的定义,也是比较简明,且又反映出本学科的基本性质和内容。综观上述,我们认为术语的定义正是衡量这个学科内在概念的确切程度。当然也应该明确,一个新理论、新概念,或者一个新学科,其定义不确切,或存在不同认识和论点,也不能就说这个学科研究程度低,但至少反映出这个新学科自身性质的研究,尚需要做出艰巨的努力。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学科,或一条反映学科概念的术语,首先应明确定义,这样可以给人以确切的认识,加深对本学科的印象和记忆,更有利于本学科的发展与学术交流。术语的命名与审定,首先要从概念出发,只有明了概念才能准确地反映所指事物的特征。而概念的全部特征才是事物属性的内涵,经过综合,做出确切的定义,做到“名符其义”。作为一条术语,一般说来,应符合以下五点标准:1.术语的内涵定义能确切地表达所指事物特定的概念和概念体系,这就是术语的科学性。2.术语在一门学科体系内最集中反映学科的性质、内容、研究对象和范畴,应有严格的定义,以明确学科的专业性特征。3.遵循术语的单义性,通常一个概念只能命名一条术语,也就是说,一条术语,只表达一个科学概念。4.术语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表达一个特定的科学涵义的语言符号,但也应注重其命名的系统性。5.中文术语的命名或翻译,要遵循汉字表意性的特点,必须符合我国的语言规律。汉字是从象形文字演变、发展而来,历经甲骨文、金文、铭文、小篆、隶、楷等,均属表形、表意性文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特点。最近从500多种汉字编码设计方案中,反映出有传递信息量大的特点。但,也应该清晰地知道,汉字有难认、难记、难写、难读的弱点,特别是在国际文化学术交流上具有颇大的局限。所以在选择汉字命名时,力求简明易懂,严禁随意造字。这里试举我国古代对“土”和“壤”二字的来源和定义,以做汉字表形、表意特点的说明。关于土的定义:(1)《管子·地员篇》:“凡草土之道”。(2)《周礼》:“万物自生焉则曰土”。(3)《说文解字》:“土者,是地之吐生物者也”。以上三种概念都是从植物生长来认识土的内涵特征,这是具有科学内容的。关于“壤”的定义《周礼》:“以人所耕而树艺焉曰壤”。(1)《禹贡》:“壤,天性和美也”。(2)《周礼》:“壤,和缓之貌”。(3)《说文解字》:“壤,柔土也,无块曰壤”。以上定义,深刻地阐明了“壤”的形成过程及其科学含意,并说明与“土”的区别和相互间的依存关系。值得着重说明的是,列举这个例子,绝非提倡复古、把审定工作引向训诂化,而是表明汉字的表意、表形的特点,这对当前汉语命名、翻译和审定汉字术语都具有现实意义,从中汲取汉字、汉语的精华,以作借鉴。本着这个精神,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遗产,正像1983年6月3日人民日报所载彭桓武等三位物理学家撰写的《一代师表》为题,纪念著名物理学家王竹溪教授在物理学名词工作中的贡献所指:“把物理学名词译成汉语,这是我国物理学家对中国物理学的一大贡献,是许多前辈物理学家集体创作的结晶。竹溪同志是其中最有贡献的一位,并由他博采众议,集诸家之长而最后定稿。把物理学名词译为汉语……。这除了要准确表达物理学内容,还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使大家易懂易记。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至今不能用本民族语言讲授物理学,相比之下,我国解放后把科学名词一一译为汉语并最后加以审定,实在是对中国科学的一大贡献,也是对汉语的一大贡献”。最近几年来,随着物理学的深入发展,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深受赞赏的术语,诸如激光(laser)、衍射(diffraction)等术语,都具有表形、表意、指事、会意和一般所说的“望文生意”的优点。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反映新理论、新概念的术语的命名、翻译与审定,必定建立在当代术语学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术语学本身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性学科,具有本体论的内容,术语的构成应是所指事物科学概念的高度综合与概括,是一项发展科学技术的最基础的工作。〔本文是根据1986年“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稿整理而成,限于篇幅,文献从略,敬请鉴谅〕  相似文献   

13.
《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走过的三十年,正是中国元科学研究迅猛发展的三十年。三十年来,《自然辩证法通讯》对于中国元科学研究的发展不仅起着见证和记载的作用,更是起着引领和推动的作用。如果说,《自然辩证法通讯》在20世纪80和90年代“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历史和社会学的综合性、理论性杂志”的定位,以及“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技术史”栏目的设立,极大地推动了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历史学在中国发展的话,那么,  相似文献   

14.
自1986年首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办以来,科学社会学在我国已获得长足发展。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科学社会学研究发展与学科建设,定于2012年9月22—23日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第四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南开大学、《科学与社会》编辑部、《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联合举办,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共同协办。  相似文献   

15.
对范式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十一年前,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库恩以一本不到十三万字的小册子《科学革命的结构》(以下简称《结构》)震动了整个西方科学哲学界。此后,又有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等人的学说与之相伴随,汇成了一股“历史主义”的潮流,猛烈地冲击着逻辑经验主义的堤坝。所谓“历史主义”学派,一般具有这样的共同点,着重探讨科学知识增长的规律;强调以科学史料为基础来考察科学哲学问题,而把传统的逻辑分析方法降到从属地位;坚持科学理论是有结构的韧性体系,科学知识的发展不是直线积累过程的观点。但是,这一学派内部的分歧也十分明显。举其要者,拉卡托斯就认为库恩强调的社会学、心理学因素应当被排除在科学哲学的研究范围之外;而费耶阿本德则责怪库恩把科学哲学的大门开得小了一点,未能让神话、宗教、政治等非理性的因素涌入这一领域。  相似文献   

16.
科学社会学与科学修辞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社会学的当代发展与科学修辞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默顿的“规范”、库恩的“范式”、SSK的“纲领”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修辞学的意义。SSK所提出的科学的社会修辞学理论是对规范主义科学社会学、历史主义科学社会学、建构主义科学社会学的推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只有理解科学,才能更好地应用科学。科学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科学的新视角。本文主要介绍、分析和研究现代西方著名科学社会学家P.魏因加特(Peter.Weingart)科学社会学理论的核心内容;科学自我控制理论和外部控制理论。他通过把科学作为一种建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原因,阐述科学发展变化的前提条件和科学的自治与自我控制,从而论述了他的科学自我控制理论。他又通过对政治系统作用于科学系统的机制的分析,阐述了他的科学外部控制理论(主要是阐述科学外部控制的条件)。最后,在“科学自我控制与外部控制的关系”这个标题下,他的科学社会学理论的两大核心内容被贯通起来。  相似文献   

18.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科学社会学在西方已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原政策研究室(现为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走向未来》丛书编委会、《二十世纪文库》编委会等近年来陆续组织翻译出版了《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默顿)、《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本一戴维)、《无形学院》、《科学界的社会分层》、《科学概论——科学的自主性》(小李克特)、  相似文献   

19.
三联书店最近出版了《青年文稿》丛书的第一集《历史的沉思》(下简称《沉思》)。读过之后,觉得很有必要向更多的读者推荐。这本论文集的作者都是年轻人,他们的研究涉及经济、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等多方面的重要问题。当然,真正吸引人的还是文章的观点和深度。26岁的梁中锋在《马克思主义的对象和作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一文中写道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科学是不能被垄断的,与迷信是水火不相容的。作者阐明了这样一个很容易理解又往往被忽视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必须把不断发展中的客观事物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马克思主义本身也必须不断地作为被研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已故科学学家赵红州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交叉科学新视野丛书》 ,在国庆和中秋双节临门的金秋时节与广大读者见面了。交叉科学 (interdisciplinary ,似译为“交叉学科的”或“跨学科的”为好 )是 192 6年才出现的新词 ,意指“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术的、科学的、艺术的学科”。它在 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被引入国内 ,在改革开放的氛围中勃然兴起。自那时以来 ,在中国学术界陆续涌现出一批卓有成就的交叉学科学者 ,发表了一批相当有水准的交叉学科学术论著。《交叉科学新视野丛书》从一个侧面对此作了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