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环境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石化、沙化,影响农业生产,威胁城镇安全,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导致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恶化,影响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郭跃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7,14(2):27-33
从持续发展角度,阐述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在分析五洞桥小流域地理、社会经济条件和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治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4.
5.
6.
杨华峰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5):119-120
从水土保持和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入手,简述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重点介绍了太原市小流域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7.
南溪河小流域是贵州省桐梓县第五期"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治理区之一。本文重点介绍了该流域的流域概况、治理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事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水土保持事业,有助于建设生态文明。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加速推进现代化建设。所以在我们要做好监督保护工作与综合治理的同时强化多元投资机制,不断推进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9.
2012年,沾益县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和云南桥头堡项目机遇,以偏山小流域为单元,在全面规划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各业用地,因地制宜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能源建设,做到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形成综合防护体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8km2,治理开发成效显著,加快了项目区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0.
后沟小流域是长治七期工程甘肃省秦南河项目区(天水市秦州区)综合治理小流域之一,流域总面积22.01km2,水土流失面积13.25km2,侵蚀形态为水力侵蚀与重力侵蚀,以水蚀为主,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3845 t/km2。通过5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流域内的综合治理面积累计达到10.79km2,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初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推进了农村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加快了流域经济发展。流域内粮食总产达429.18万kg,果品产量达300万kg,农业总产值达2038.71万元,农业人均纯收入达2179元,土壤侵蚀模数下降为1672 t/km2,各项措施年有效拦蓄径流185.79万m3,减少土壤侵蚀量8.37万t,减蚀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论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社会效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斌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9(2):109-113
针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社会效益评价中存在的概念不统一,评价对象欠规范,评价范围不具体,社会效益在综合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应用BMPs方法综合治理小流域的水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从锋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1):24-26
结合小流域治理的现状,介绍了暴雨径流最佳管理措施(BMPs),并将其应用到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中,提出了在小流域应用的技术措施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库区流域的新农村、新城镇建设提出了新的设计思想,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资料的收集整理、数据分析、方案编制的具体内容等方面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编制进行了介绍,并对编制方案中措施数量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示例。 相似文献
15.
16.
介绍了城川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阐述了城川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研究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法,将多指标多层次模糊评价模型、投入产出模型与非线性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技术创新点为:建立一个全新的分阶段规划方案,即:资料收集分析阶段、问题识别、综合治理目标鉴别阶段、优化模型构造及求解阶段、综合治理措施布置阶段、最优方案评价及论证阶段,最终组成治理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莫古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该流域自治理以来,综合考虑到土地利用、地貌部位、空间结构、措施类型以及治理与开发等问题,合理地安排农林牧各业用地,布设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使林草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多层次、多防线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并对治理后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可为类似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临洮县花麻沟小流域在综合治理中,积极探索治理新机制,狠抓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荒山治理及沟道工程,大力推广旱作农业实用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走出了一条小流域治理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只有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及新农村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发展趋势有足够和明晰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实现预定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