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也是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同志依法治国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但是怎样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克服和摒弃由“革”遗风中“人治”大于“法治”的弊端,实现“法治”而不要“人治”,依法进行国家和社会的一切活动。严格依法治国,使任何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在行使权力的同时必须依法行政,必须受到法律程序的约束和监督,规范行政执法、司法机关的程序。从而使我们在邓小平依法治国理论思想的指导下,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不断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明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表明我们党在理论指导上进一步走向成熟。“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努力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制度化、法律化,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们要建设和谐型学校,离不开学校的法制化与创新性。 现代化国家是法制化国家,是依法行政的国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痛感法制的重要性。在法制化社会里,政府与学校或学校与个人以及学校的各部门之间会出现一些问题,通过法律来打官司。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国是法制国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礼乐”四字精神,最具中华民族的特色。“中”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客观规律,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和”要求我们兼容并储多种观点,相互吸取各自长处;“礼”要求我们尊重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个性自由,并在社会上讲究道德精神文明;“乐”要求我们在家庭、邻里、同事、同道和社会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生活。新世纪中国的未来社会,就是耸立在现代化基础之上的中和礼乐社会。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伊始,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是对党的治国方略的完善与创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在要求,是“三个代表”的可靠保障,标志着我党的治国之道更加科学、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6.
纵观我国依法治国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1949年以后我国法制建设经历的三个阶段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刀把子”时代→“指挥棒”时代→“马笼头”时代。“刀把子”是阶级斗争年代法律作用的主要标志;“指挥棒”是指把法律作为行政管理的工具;“马笼头”是宪政法治时代法律功能的标志。如今我国的法制建设,离市场经济对法制的要求尚有不小的差距,需要法律来约束和规范国家的权力,这既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党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带领全国人民向现代化社会是军的征途中,深入学习和研究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这一观点,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五权宪法”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的政治文明成果,它启示我们:搞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提高人民的公民意识,使政治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同步进行。同时,监督机构必须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建立全国性的考试制度,确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建立民主、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之一;从而进一步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并把“以德治国”置于同等重要地位。要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思路就必须在对古代社会人治现象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在肯定法治是历史必然的前提下,对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法治现代化建设进行成本分析,进而实现“德治”和“法治”共同发展,以降低法治建设的成本。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知难行易”学说的核心是强调人们要敢于实践,乐于实践,在实践中求知。该学说不仅具有超越传统狭隘的“知行观”的思想价值,而且洋溢着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对我国当今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传统法律文化是法治现代化的特定的语境。只有以正确的态度与策略审视和对待过去,才能建构起法治现代化的大厦。“礼”是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一把锁钥。进行“礼”法关系的研究有其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伊始,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以德治国,这是对党的治国方略的完善与创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在要求,是“三个代表”的可靠保障,标志着我党的治国之道更加科学、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文明运动,是一种现代社会对传统社会的超越。中国的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突出本民族特色。因此,必然涵摄着深刻的历史合理性意蕴和鲜明的文化价值目标追求;中国现代化的实质是“合理性”的探寻与重建过程,其关键在于处理好以下问题:一是关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合理阐释;二是树立合理的功利价值观念;三是必须认真协调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的矛盾;四是“理性文化人”的人文目标的设计与追求  相似文献   

14.
对韩国“孝”伦理思想进行了回溯性的历史探源,并以家族式企业为例对“孝”伦理思想在韩国社会中发挥出的巨大文化张力及负面效应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孝”伦理在韩国社会中产生的强大社会功能给我们的启示:要促使“孝”等传统伦理的回归,教育是基础,科学的扬弃是前提。  相似文献   

15.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首要的是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要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我党在新世纪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要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必须领会“三个代表”与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联系,把这一思想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在“两课”教学中的运用是实现“两课”教学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明显的优点,有利于推动“两课”教学的发展,应加以推广运用。“两课”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掌握和应用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同时,还必须处理好“两课”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在要求的深刻体现。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9.
理论和实践全面证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依法行政的行为方向有着密不可分的逻辑联系,前者是后者的灵魂,后者是前者的体现。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过程,是在我国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灭亡。知耻而后勇,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否则社会就和谐不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汲取了时代的精华,精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八荣八耻”是时代赋予我们新的课题,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四个统一”,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根植于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