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从无氰铵盐镀锌在我厂投产四年多来,一直存在着镀层易变色,设备腐蚀严重等主要问题,直接影响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查阅了全国各地及国外的有关情况和资料,着手对无氰碱性镀锌进行了研究和摸索,根据资料介绍的配方我们做了多方面的试验,都存在着脆性大,分散能力差,并且操作范围比较狭窄,甚至温度只能控制在20℃以下而未能满足质量要求。对一般常用的添加剂也曾设法改进,但效果均不佳。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我们迎着困难上,经过多次的摸索与分析,终于在一大堆因  相似文献   

2.
氯化钾镀锌是当代世界之最新技术,与以往的氰化钾镀锌、碱性镀锌、铵盐镀锌相比,镀液无毒,不含络合剂,废水易处理,镀层光亮,结合力好,均镀、深镀能力均佳,无氢脆,电  相似文献   

3.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要从源头着手抓起,就必须解决在电镀工业中危害最严重的使用氰化物和六价铬问题。氰化镀锌所用氰化钠占氰化电镀总用量的70%左右,取代该工艺是当务之急,嘉兴市巨大工贸有限公司2003年开发出LYH03代氰剂创新产品,实现了无氰镀锌和三价铬纯化工艺。经多年验证,受到了采用这一工艺的诸多电镀企业的青睐,被称为电镀工业的一次“革命”。本文介绍了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权的LYH03代氰剂及镀锌津的制备的无氰碱性镀锌工艺。  相似文献   

4.
通过两种添加剂的碱性无氰镀锌小型试验,得到了适合工业化生产应用的工艺配方.以镀锌速率、外观状况、抗腐蚀性作为衡量标准,经四因素正交试验,获得比较好的试验条件.以此试验条件,重点试验了氧化锌加入量、温度、电流密度、NaOH/ZnO比以及添加剂浓度对镀锌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ED为添加剂遥碱性无氰镀锌小型试验,得到了适合工业化生产应用的工艺配方。重点试验了氧化锌浓度,添加剂浓度,温度以及电流密度对镀层的质量影响,探讨了镀液在稳定性,导电性,深镀力及镀层结合力和耐腐蚀性能,并与氰化镀层性能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以DE为添加剂的碱性无氰镀锌小型试验,得到了适合工业化生产应用的工艺配方.重点试验了氧化锌浓度、添加剂浓度、温度以及电流密度对镀层质量的影响;探讨了该镀液在稳定性、导电性、深镀力及镀层结合力和耐腐蚀性能,并与氰化镀层性能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中;镀锌绝大部分采用氰化工艺。本文根据我国无氰电镀的现状,结合现有碱性镀锌实际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作者于实验室,用不同物质,在多种实验条件下作了大量小槽实验,终于找到了Z-1镀锌添加剂。该添加剂可改善锌镀液的性能,并使镀层质量得到提高。一年多的生产实验表明:Z-1是一个良好的无氰镀锌添加剂品种。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证明,无氰铵盐(NH_4Cl)镀锌溶液中Z_n`(2 )主要以辞氯配离子的形式存在;而锌氨配离子的含量很小。  相似文献   

9.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电镀工业中沿用了一百三十多年的氰化物电镀,正在被各种新涌现的无氟电镀工艺所取代。采用DE添加剂的无氰碱性锌酸盐镀锌工艺(简称为DE工艺),就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无氰镀锌新工艺,反映了我国电镀工艺革命的迅速发展。在电镀工业中,镀锌所占的比例最大,约占总产量的60%以上,在机电工业中高达70—80%。因此,在电镀中实现镀锌元氰化,淘汰剧毒的氰化物,是络合物电镀不用氯化物,实现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提出的争取1977年全国实现无氰电镀的关键,对于消除三废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打击帝修反,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安全起见,实验室镀锌通常采用无氰电镀锌法。无氰镀锌的镀液又分为酸性和碱性镀液等。现将一种配方简单,工艺条件容易控制,电镀质量好的酸性电镀方法介绍给大家。1、镀前表面处理:(1)用砂纸磨光镀件,(2)将镀件浸入5%NaOH 溶液中并加热至沸,取出后,用清水冲清;  相似文献   

11.
钢铁件镀锌后不但能提高工作性能和抗蚀能力,且外表光亮美观。镀锌成本低廉,应用广泛,已成为我国电镀中最大的镀种。 电镀锌方法主要有氰化镀锌、锌酸盐镀锌、硫酸盐镀锌、铵盐镀锌和钾钠盐镀锌。我国多用氰化法和锌酸盐法。由于新型宽温、光亮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金属防腐蚀专业七三级部分师生,从1976年5月下旬开始,在大连橡胶塑料机械厂,结合用碱性锌酸盐代替氰化镀锌任务,实行开门办学。在厂党委的领导下,师生和工人师傅一起,根据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及外厂的实践经验,对各种添加剂的性能作了对比试验,最后确定选用以 DPE-Ⅲ为添加剂的镀锌工艺。在小型试验基础上,于7月初配制1000升槽液,使该项新工艺正式投产,效果良好。 采用以 DPE-Ⅲ为添加剂的锌酸盐镀锌工艺代替长期以来沿用的氰化镀锌工艺,为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防止有氰镀液和废水对大气、土壤及水源的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消除公害,创造了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推动无氰电镀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五机部曾于六月在京召开了无氰电镀座谈会,有关所、厂介绍了无氰镀锌、无氰镀铜的经验。关于无氰镀锌,目前各厂主要应用氯化氨和氨三乙酸——氯化氨型微酸性镀液。此类镀液的优点是:成份稳定,分散能力好,不要求严格控制温度,外观与结合力基本上符合质量要求。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镀层具有脆性;钝化膜变色;设备腐蚀。代表们根据自己的实践,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早先的文献中,虽曾提及将酒石酸钾钠加入锌酸盐镀锌溶液中可使镀层光亮细致,但未见它对镀液及镀层性能影响的系统研究资料。本文将其作为锌酸盐镀锌添加剂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实验提出了一个新的镀锌工艺。  相似文献   

15.
2—巯基噻唑啉和咪唑在无氰碱性镀锌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阴极极化法,旋转圆盘电极法和赫尔槽试验研究了2-巯基噻唑啉、咪唑在无氰碱性镀锌中的作用。结果表明:2-巯基噻唑啉在高电流密度区增大了阴极极化,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正整平能力;而咪唑在低电流区有去极化作用,高电流区有增大极化作用,因而,它们对镀液的分散能力都有很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演示实验中电镀锌表面为什么不呈银白色光亮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教学实践中如何形成银白色光亮镀锌层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无氰电镀铜新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环保酸性浸镀铜工艺和含有复合添加剂的碱性无氰电镀铜工艺结合的小型试验,得到了产品合格并适合工业化生产应用的工艺配方.通过六因素正交试验,以镀铜速率、外观状况、抗腐蚀性作为衡量标准,获得了比较好的试验条件,重点研究了镀液温度、电流密度对镀铜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 烟酸光亮镀银是我国1978年独创的无氰镀银新工艺[1],其镀掖主要性能接近或达到氰化镀银,镀层质量良好,不含硫、其致密性、光亮性韧性都超过或达到氰化镀银,易焊性能也很好,因此它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无氰镀银配方;但镀液游离氨多,气味较大,易挥发,从而使镀液不稳定。对铜离子、氯离子敏感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酯固化水溶性酚醛树脂冷硬工艺中所用酚醛树脂的制造过程、性能及特点,混砂造型(制芯)工艺参数的确定。通过对该型砂的高温性能的测定及初步的生产试验,证明使用该工艺,可以克服目前使用最多的酸固化呋哺类树脂砂所暴露出来的某些缺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锌在含有碱性无氰镀锌常用的有机添加剂,DE(0—1.0g/l)或DIE(0—0.5g/l),的Na0H(1M)溶液中的电化学过程,对得到的复数阻抗平面图进行分析.按本实验结果.锌电极在开路电位周围电位区间表现出腐蚀反应的特性;有机添加剂在锌电极界面上强烈地吸附,且对锌电极腐蚀反应起阻化作用。此外,结果还表明,添加剂吸附过程既受活化控制也受扩散控制,因此,对改善无氰镀锌沉积物及整平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