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长期以来,许多诗人、作家以大庆石油会战为背景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很多读者印象中的大庆文学作品也多以大庆石油会战为主题。但对今天的大庆作家来说,挖掘新的创作资源,写作新的文学作品,正是他们应当承担的责任,正如隋荣以新时期大庆油田生活为背景创作出小说《牵着太阳的手》,大庆作家的创作应以当今的大庆人生活为来源,才能创作出符合这个时代、表现大庆人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大庆文学的价值,还应由大庆作家创造。  相似文献   

2.
19世纪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的著名小说《弗兰肯斯坦》,被公认为是一部开创了西方近代科幻小说先河的力作。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的结构模式特征的揭示有其独到和深刻的地方,在方法论上对文学文本的解读有一定的启发性。通过从结构主义视角分析了该小说的文本结构、叙述程式和叙事艺术,揭示其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3.
李长之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的一系列文学批评文本最大的特色就是强烈的整算意识。这种整体意识表现在两个层面:就对文本的解读来说,他以作家的情感、精神因素作为桥梁和中介,既发掘作家创作的外部因素:又深入于作品的内部世界,探寻其中的联系,显现了别具一格的批评理路;就批评家的批评指归来说,他又遵循“文化——文艺——教化”的宏阔思路,希冀文学批评能够起到教化人心、振奋民气的作用。这种整体意识表明,李长之决不是一个仅仅就文论文的批评家,文学批评在他的心目中有着更加宏阔广大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4.
文学与语言学的融合形成了新的研究方法—基于语料库的文学批评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学作品分析。使用语料库检索软件Word Smith Tools对《伊坦?弗洛美》进行文本总体特征、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图表等量化结果分析文本,旨在对文本进行更理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诗集《大庆战歌——大庆工人诗选》以质朴的文风、浓厚的东北地域性文化特质承载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庆石油人的精神风貌。诗歌文本所呈现的生活情趣层面、革命理想驱动下的强力意志表现层面,以及创作群体的诗美意境酝酿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当时大庆业余诗歌创作群体对诗美创造精神的发掘。由于时代的局限,文本在现实主义框架下诗美创造技巧中所存在着不足,但其在大庆本土诗歌创作发展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属感悟印象式一类,以其清新的文风、独特的随笔体式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李健吾首先把文学批评作为一种人生方式,通过文学批评解释作家作品,解释人生,并完成批评文章的文本构造、他的批评是一种人生随笔,这种随笔体式主要来自于蒙田的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一是“絮语”特征:散漫自如,闲适平和,语言富有形象感和色彩感;二是“简单化”的体式构造:简短、简明、简练、简静。  相似文献   

7.
以刘勰《文心雕龙》为例,分析了六朝文论在批评态度与批评方法两方面与当下文学批评的不同,指出运用六朝文论进行作家作品评论对于当下文学批评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本细读作为文学批评理论的一个方法论,提倡对文本从词藻、修辞、结构、叙事作多方位的体察和辩别,以澄清对原文本的创作及文体主旨的理解和欣赏,这一方法在评价翻译作品时同样具有建构价值。文学批评中的文本细读注重内部研究,而翻译批评的文本细读重在外部关联研究,不管是文学批评还是翻译批评,文本细读都不失为一种必经的恒久之路。  相似文献   

9.
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对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进行剖析,揭示了该剧所具有的浓厚的男性意识。莎士比亚在对剧中人物的排列和介绍上有意消解女性人物的主体性,在对李尔王的形象设置上体现了父权制特征,在对刚乃绮、瑞干、考地利亚的角色塑造上不可避免地投射了男性的主观意识和偏见,按照惯有模式将女性简单划分为天使型女性和妖妇型女性。莎士比亚作为一名男性作家,未能摆脱男性本位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使《李尔王》成为了一部充斥了男性话语霸权的父权制文本。  相似文献   

10.
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文本的全面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创新能力。面对传统文学教学模式,本文以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依据,以莫里森小说中的原型观为例证,探讨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在英美文学课上的导入和渗透。  相似文献   

11.
1990年代的大庆石油文学呈现的文化选择既有传统的现代性,也有新潮的后现代性。认识论由总体性转向片断性,使文本结构呈现碎片拼接的特征;后现代女性主义介入社会生活,使两性关系在文本中呈现出非和谐的紧张状态;变动不居的"游牧化"生活范式,使文本中的形象无法理解自己所预期并选择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2.
张爽 《科技信息》2011,(28):178-179
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驱动下,翻译研究已经成为文学批评的一种有效分析手段。翻译成为参与文学文本构建的一种确切的方式,并因此使文学文本呈现出独特的意境。美国墨西哥裔女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小说《芒果街上的小屋》被翻译成中文之后,在原文与译文的交互参照下,神奇地呈现出某些全新涵义和独特魅力。译文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缺省所造成的模糊语言的处理起到了显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影视艺术为小说提供了新的批评方法,这种批评方法建立在现代影视理论基础之上,把影视艺术作为小说研究的参照系统,运用影视业已形成的概念、范畴、体系和方法来对小说做出评价与判定。它注重作品的文本分析,涉及作家的影视活动,关注文学发展动态,体现了影视时代文学批评的趋向。  相似文献   

14.
大庆石油题材歌词文本内容是伴随着石油工业的成长而不断完善的,它不仅体现了大庆石油人的生产生活环境,而且是大庆油田在不同时期艰苦创业的见证,深刻地展现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庆石油题材歌词的发展史是50余年来大庆石油人的奋斗史,也是不平凡的创业史;歌词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韵味。  相似文献   

15.
互文性与结构主义、符号学、文学批评和批评语言学相结合.覆盖面十分广阔.Genette提出了跨文本性,互文性成为五种跨文本性的其中一个类型.本文从垂直互文性的角度,依据Genette的划分的五种琦文本性类型,分析新闻语篇的跨文本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西方互文性理论强调文学历史中的文本存在着普遍的相互联系相互指涉关系。钱锺书的著作旁征博引,引合众多话语现象,具有强烈的互文性特征。在钱锺书的文学批评中,话语现象的聚合不是简单的罗列堆砌,它们通过不同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组成形形色色的文本网链,达成不同的批评目的。对这些文本网链的描述与分析,从一个方面揭示出钱锺书的文学批评与西方互文性理论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17.
英国著名作家安·苏·拜厄特在她最成功的小说《占有》中,成功的使用了许多后现代叙述技巧来讲述故事。它通过短路突出了文本的虚构性质,通过戏仿和自我指涉的话语将文学创作和批评结合,通过拼凑法颠覆了传统的历史观。通过分析展示后现代叙事手法在小说中的重要艺术价值,解读拜厄特作为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对文学的思考及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英国著名作家安·苏·拜厄特在她最成功的小说<占有>中,成功的使用了许多后现代叙述技巧来讲述故事.它通过短路突出了文本的虚构性质,通过戏仿和自我指涉的话语将文学创作和批评结合,通过拼凑法颠覆了传统的历史观.通过分析展示后现代叙事手法在小说中的重要艺术价值,解读拜厄特作为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对文学的思考及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概括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先驱弗吉尼亚·伍尔芙和西蒙·德·波伏娃的理论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阐述了伊莱恩·肖沃尔特所划分的西方女性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并着重分析了《阁楼上的疯女人:妇女作家与十九世纪文学想像》的女性主义思想及其文学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20.
郑畅 《科技信息》2009,(25):I0173-I0173
《马丁·伊登》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运用文体学这一文本分析工具可以对小说的文本表征进行研究,从而展现这位伟大作家极具特色的语言的美感特征,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作家使用某种语言手段的意图是在于表达更加丰富的语境意义。文字和意义是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