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保证了最小的切换时延和尽可能小的切换开销,但对快速移动的主机,切换代价仍然很大.这是因为在新旧接入路由器间的隧道建立之前到达旧路由器的数据包将会丢失.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快速切换协议.为了降低数据包传输开销,改进的快速切换协议在前路由器端引入了一个缓存,存储转发到其他路由器的数据包.参照切换过程的时间表,对快速切换和改进的快速切换在数据包传送代价和缓存占用方面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在前路由器端加入缓存可以大大优化切换性能.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利用扩展IP选项实现IP协议与ANEP协议兼容的方法,解决了主动网数据包在Internet上的传输问题,并设计了兼容主动网数据包和一般IP数据包的主动节点上的存储链表及转发算法·最后仿真测试了主动节点和非主动节点的传输效率,表明两者传输时间的平均差值对总传输时间影响不大,并通过模拟主动节点的建立验证了将主动网技术与Internet技术相融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正>1IP技术介绍在IP网络上传输视频是一种新技术,是利用IP协议的数据包在交换网络上承载和传输视频,IP协议数据包的内容就是视频内容。这种技术的产生背景是全世界IP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IP协议的因特网,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拥有用户最多、资源最广泛的通信网络。IP协议也因此成为事实上的业界标准,以IP协议为基础的网络已经成为通信网络的主流。现就IP协议关于IP地址这部分内容,进行简要的阐述。1为什么要使用IP地址一个IP地址是用来标识网络中的一个通信实体,比如一台主机,或者是路由器的某一个端口。而在基于IP协议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也都必须使用IP地址来进行标识,如同我们写一封信,要标明收信人的通信地址和发信人的地址,而邮政工作人员则通过该地址来决定邮件的去向。同样的过程也发生在…  相似文献   

5.
基于IP协议的因特网,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拥有用户最多、资源最广泛的通信网络。IP协议也因此成为事实上的业界标准,以IP协议为基础的网络已经成为通信网络的主流。现就IP协议关于IP地址这部分内容,进行简要的阐述。1为什么要使用IP地址?一个IP地址是用来标识网络中的一个通信实体,比如一台主机,或者是路由器的某一个端口。而在基于IP协议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也都必须使用IP地址来进行标识,如同我们写一封信,要标明收信人的通信地址和发信人的地址,而邮政工作人员则通过该地址来决定邮件的去向。同样的过程也发生…  相似文献   

6.
基于聚集算法的DDoS数据流检测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路由器的嵌入式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防御算法。针对DDoS攻击的本质特征,对IP数据流进行轻量级协议分析,把IP数据流分为TCP、UDP和ICMP(网间控制报文协议)数据流,分别建立相应的聚集模式,根据该模式来检测DDoS聚集所占资源,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过滤攻击数据包,从而保证合法数据流的正常转发。仿真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准确地检测到DDoS攻击,处理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7.
实际应用中,当对IP数据包应用AH或ESP协议时,会导致传输的IP数据包长度增加,加重网络负载,数据包被再次分段,增大数据传输的时延等问题。介绍了使用IPComp协议对经过IPsec处理的数据包进行压缩的方法,并实现了在支持IPv6协议的Linux平台下数据包经IPComp协议压缩后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多播(Multicasting)服务被实现在TCP/IP协议的网络层,但由于网络层的多播服务实现需要扩展网络层的路由与数据包收发协议,这在大多数的实际网络环境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加速组播的应用,解决现有组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提出了应用层组播.将组播的功能从路由器转移到终端,不需要路由器维护组播组的路由表,且不用改变现有网络设施,方便实现组播功能.本文介绍了应用层多播的定义和方法,及现阶段国内外已提出的应用层多播协议,并简单地讨论了应用层多播协议的性能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9.
IP波长路由器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IP路由器和光交叉连接器集成在一起构成一种新的节点结构,由这种节点所组成的网络成为一种很有吸引力的下一代光互联网结构。IP波长路由技术就是基于这种网络结构而提出的,它包含了GMPLS(广义多协议标记交换)交换和转发序列中的两种粒度:分组和波长。研究了IP波长路由器的设计问题。首先分析了有关文献中给出的一种节点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和局限,然后提出一种新型节点结构以解决这些问题。另外,将IP交换的两个协议IFMP (Ipsilon数据流管理协议)和GSMP(通用交换机管理协议)进行适当扩展,用来支持IP波长路由网络。最后对IP波长路由器的主要模块--流分类器的选择以及IP波长路由器性能参量的确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前广泛使用的主动测量技术,大部分都是基于ICMP,TCP或UDP协议进行测量的,从而导致相关测量工具存在局限性。IPMP协议的设计目的就是为多种测量机制提供底层协议支持,在路由器的协助下,它可以实现对单向时延和链路瓶颈等网络参数的精确测量。首先介绍了IPMP的原理,讨论了它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计算机网络中,入侵数据通过网络协议在网络中传输,对计算机安全有着很大的威胁。通过对数据包级的IP协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对基于IP协议的入侵数据进行了实验分析,目的是要从中发现恶意的数据流,从而了解这些恶意数据流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许多入侵攻击是通过IP协议数据包进行的。因此,通过对正常的IP协议和带有攻击的IP协议进行解析和分析,得出这些攻击的特点,更好地完善入侵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计算机网络教学的需要,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网络协议的实现原理,笔者用VB并利用VxD技术开发设计了TCP/IP协议分析教学软件.该软件实现了直接从网卡截获进出主机的数据包,并对TCP/IP协议族中各种数据包的包头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还原得到协议的各项内容.  相似文献   

13.
移动节点从一个接入路由器移到另一个接入路由器时会发生切换.由于链路交换延迟和IP层的相关操作使得移动节点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为减少移动IPv6切换延迟和满足时实需求,分析了快速移动IPv6和阶层移动IPv6切换协议特点,采用预先注册的方法给出了一种快速和阶层移动IPv6切换的融合方案,并详细的描述了该方案在宏观移动和微观移动情景下的原理架构结构和数据包的流程图.切换延迟分析结果,证明了方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次性可变概率分片标记方法,即对每一数据包从接入到受害主机的传输路径上的所有路由器至多对其进行一次标记,由此能够避免对任一数据包的重复标记;路由器根据数据包在网络上传输的距离d以概率1/(33-d)对其进行可变概率标记,使受害主机可等概率地收集到攻击路径中各个路由器标记的数据包.在此基础上,根据传输路径上IP信息的相似性冗余,提出了压缩一次性可变概率分片标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消除可变概率标记方法对数据包的重复标记问题,并显著减少反向追踪攻击源所需数据包的数目,提高了对攻击源定位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5.
现有网络中常存在DDOS、恶意端口及IP扫描、蠕虫等异常产生大量的只包含1个数据包的流量.针对高速网络流量特点及网络异常导致的流量突然上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CBF的流抽样算法.该算法对定长时间内到达的数据包进行固定数量的抽样,使抽样率能适应于流量变化,并可控制资源的消耗,尤其当泛洪攻击、DDOS攻击等导致大规模异常网络流量出现时,能有效保护路由器的处理器和内存资源以及传输流记录所需的带宽资源,同时又不失简单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IP信源on/off模型对单一IP业务源的数据包生成特性演绎得出了多业务源的IP数据包生成特性模型;以IP数据包丢失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多业务源复用器排队系统的IP数据包丢失进行深入的综合研究,得出了一些新的定量结论.这些结论可用于计算IP交换路由器溢出概率.  相似文献   

17.
移动节点从一个接入路由器移到另一个接入路由器时会发生切换.由于链路交换延迟和IP层的相关操作使得移动节点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为减少移动IPv6切换延迟和满足时实需求,分析了快速移动IPv6和阶层移动IPv6切换协议特点,采用预先注册的方法给出了一种快速和阶层移动IPv6切换的融合方案,并详细的描述了该方案在宏观移动和微观移动情景下的原理架构结构和数据包的流程图.切换延迟分析结果,证明了方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关联规则挖掘结合简化粒子群优化的哈希回溯追踪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源路径隔离引擎(source path isolation engine,SPIE)不能回溯追踪早期经过路由器的攻击数据包问题,提出了一种IP回溯追踪协议(IP trace-back protocol,ITP),该协议根据压缩哈希表、Sinkhole路由算法和基于网络取证的数据挖掘技术抵抗网络攻击.其中包含简化粒子群优化(simplifi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PSO)关联算法的分析管理器(attack analysis manager,AAM)通过分析来自Sinkhole路由器和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IDS)的攻击包的关联性生成攻击模式和攻击包规则,并将该结果通知系统管理器,Sinkhole路由器和IDS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攻击包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比较SPIE,概率包标记(probabilistic packet marking,PPM)和iTrace的性能可以看出,ITP不仅能实时追踪后向攻击,而且能定期使用压缩哈希表(compressed hash table,CHT)完成追踪任务.因此,在抵抗DoS攻击方面,ITP性能优于SPIE,PPM和iTrace,此外,在回溯执行时间方面,相同跳跃数下,ITP比iTrace低2-3 s.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如何实现局域网中口数据包的捕获、分析并得到远端IP、通讯协议、远端端口、数据包大小等相关信息,利用对网络流量的实时统计实现对IP数据包的监控,以达到安全防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简介了IP协议,分析了IP协议的现状及改进措施。探讨将IP地址的格式变成不固定长度字母加数字格式,类似于域名格式,使得IP地址更加直观,去除了DNS服务器,而且路由器寻址更加快捷准确,路由收敛的性能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