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辉长岩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确定: 四川甘孜县城南7 km水电站蛇绿岩的同位素地质年代为292±4 Ma (n=21), 表明甘孜-理塘特提斯洋盆形成于晚石炭世末或早二叠世初. 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 西南三江特提斯洋盆的形成是东冈瓦纳大陆于石炭纪至二叠纪大规模裂解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昌宁-孟连结合带南汀河地区发育比较完整的蛇绿岩组合, 由变质橄榄岩、堆晶辉长岩、变质辉长岩、斜长角闪岩以及玄武岩等构造单元组成. 通过该蛇绿岩中堆晶辉长岩以及辉长岩的LA-ICPMS 锆石U-Pb 定年研究显示, 堆晶辉长岩有两种类型的岩浆锆石, 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73.0±3.8 Ma和443.6±4.0 Ma, 分别代表了堆晶辉长岩早期与晚期岩浆作用事件的时代; 而辉长岩16个测点加权平均年龄为439.0±2.4 Ma. 地球化学分析表明, SiO2含量在46.46%~52.11%之间, TiO2 含量为0.96%~1.14%, K2O含量为0.48%~0.75%; REE 配分曲线呈弱亏损型及富集型, 微量元素蛛网图与洋中脊玄武岩类似, 部分样品高场强元素Nb, Ta, Zr, Hf, Ti 亏损, 指示这些岩石可能形成于弧后裂谷盆地环境. 堆晶辉长岩晚期岩浆结晶时代与辉长岩结晶时代基本一致, 表明南汀河地区存在444~439 Ma 的弧后盆地, 这是昌宁-孟连结合带首次精确限定的早古生代蛇绿岩. 南汀河蛇绿岩与羌塘地区龙木错-双湖结合带中段果干加年山以及桃形湖盆地形成时代一致, 地球化学性质相似, 本文认为昌宁-孟连结合带与龙木错-双湖结合带可能一起代表了一个统一的古特提斯洋壳的残余.  相似文献   

3.
阿尔金山北缘蛇绿岩带的Sm-Nd等时线年龄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郭召杰  张志诚  王建君 《科学通报》1998,43(18):1981-1984
对阿尔金山北缘发育的一条典型蛇绿岩带进行了Sm_Nd同位素分析 ,获得辉长岩的等时线年龄为 ( 82 9± 6 0 )Ma ,这一年龄代表了该蛇绿岩带的成岩年龄 .阿尔金山北缘蛇绿岩带年龄的确定 ,证明至少在 ( 82 9± 6 0 )Ma(相当于青白口纪 )左右 ,北塔里木地块 (包括敦煌地块 )和南塔里木地块 (包括柴达木地块 )之间还是被洋盆分割的 ,它们之间的拼合可能在青白口纪末 ,自震旦纪始塔里木才形成统一的基底 .  相似文献   

4.
班公湖SSZ型蛇绿岩年龄对班-怒洋时限的制约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史仁灯 《科学通报》2007,52(2):223-227
班公湖蛇绿岩位于西藏北部班公湖-怒江新特提斯蛇绿岩带的最西端, 主要由SSZ型蛇绿岩组成, 代表威尔逊旋回末期阶段的产物. 辉长岩中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62.5±8.6)~(177.1±1.4) Ma, 加权平均年龄为(167.0±1.4) Ma (n = 12, MSWD = 1.2), 代表新特提斯洋在该区俯冲消减的时限, 指示班公湖-怒江新特提斯洋至少从中侏罗世开始由扩张转换为俯冲消减.  相似文献   

5.
尖晶石具有高Os低Re含量的特性,能够抵抗变质、蚀变和风化作用对其Os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其Os同位素组成的测量值可以代表形成时的初始Os同位素组成.本文尝试用同一堆晶序列纯橄岩中尖晶石Os同位素组成和辉长岩中锆石年龄来反演地幔源区的Os同位素组成,为认识大洋岩石圈的形成和演化提供重要证据.西藏那曲蛇绿岩是新特提斯蛇绿岩的一部分,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形成于成熟的弧后盆地,其中发育同一堆晶序列的纯橄岩和辉长岩.辉长岩中锆石U-Pb年龄为183.7±1Ma.纯橄岩的全岩和分选出的尖晶石的Os同位素组成非常一致,排除了后期混染作用的影响,可以代表对流上地幔Os同位素组成.与碳质球粒陨石对比,尖晶石的?Os为?0.2~?0.3,表明那曲蛇绿岩的地幔源区为碳质球粒陨石型对流上地幔.因此,青藏高原大陆岩石圈主体属于残留的特提斯大洋岩石圈,是由中生代软流圈地幔顶部转化形成.这是首次运用能准确定年的堆晶岩中尖晶石Re-Os同位素组成来反演蛇绿岩地幔源区性质的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6.
北淮阳王母观橄榄辉长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贻灿  李曙光  古晓锋  侯振辉 《科学通报》2006,51(18):2175-2180
对大别造山带北麓北淮阳带西段王母观岩体中橄榄辉长岩及其围岩-含石榴子石绿帘云母石英片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定年. 结果表明, 王母观橄榄辉长岩并不是前人认为的海西期岩体, 它的形成时代应为(635 ± 5) Ma, 其围岩的形成时代为(464 ± 7) Ma. 因而在北淮阳带发现了新元古代晚期辉长岩. 由于该期辉长岩的形成时代与华南陡山沱组沉积岩中普遍发育的火山凝灰岩夹层以及华南陆块北缘湖北随州-枣阳一带发育的一期大规模新元古代晚期基性岩墙群的时代一致, 证明北淮阳带西段王母观一带辉长岩属于华南陆块北缘的一部分, 因此华南陆块新元古代晚期仍然存在大规模岩浆活动. 鉴于北淮阳带王母观等地辉长岩出露于华北陆块南缘变质的奥陶纪岩浆岩之中, 二者之间为构造接触以及分别形成于不同的大地构造背景, 推测它们可能是印支期华南陆块发生深俯冲的初始阶段被挤离与脱耦的岩片, 并在后期构造作用过程中被推覆到华北南缘古生代浅变质岩系之上.  相似文献   

7.
东准噶尔滴水泉地区发现洋中脊型蛇绿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岩带南侧30~40 km的滴水泉地区新发现了一套蛇绿岩.该蛇绿岩由蛇纹石化地幔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斜长岩、玄武岩以及少量的硅质岩片组成,本研究获得辉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16.8±3.2 Ma,时代为早泥盆世早期.这套蛇绿岩构造侵位于一套年龄为405.7±5.8 Ma的岛弧火山-沉积地层中,或在早石炭世的后碰撞花岗岩中呈顶垂体产出.主量元素上,该蛇绿岩中的玄武岩具有与洋中脊拉斑玄武岩一致的低Al2O3,TiO2,P2O5,K2O,高MgO,CaO特征;稀土元素上,辉石岩、辉长岩、玄武岩均为LREE明显亏损的配分型式;微量元素蛛网图中,除Rb,Ba,U,Sr等活泼元素有异常波动外,总体上表现为平坦型的分布特征,其中玄武岩中的各元素的丰度与N-MORB十分一致,辉长岩和辉石岩中各元素的丰度则相对N-MORB明显亏损,具堆晶超镁铁-镁铁质岩的特点.通过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结合Hf/3-Th-Ta,TiO2-FeO/MgO,Ti/1000-V,Zr/Y-Zr等构造判别图解结果,认为该蛇绿岩应形成于洋中脊环境,是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古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古洋盆岩石圈残片,该洋盆打开于中志留世之前,在晚泥盆世之前闭合,随后进入后碰撞-陆内演化阶段.滴水泉洋中脊型蛇绿岩带的发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在时代和成因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的卡拉麦里蛇绿岩带中的蛇绿岩可能并非单一成因,而是本次发现的洋中脊型蛇绿岩和其北侧的俯冲带型蛇绿岩因后期构造混杂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西段改则南拉果错蛇绿岩中的斜长花岗岩野外地质、岩相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组成综合研究表明, 拉果错斜长花岗岩为洋壳运移过程中含水条件下辉长质岩石剪切深熔作用形成的, 该类斜长花岗岩锆石年龄代表了与洋壳扩张时代同期或者稍晚于洋壳扩张时代的洋盆扩展时代. 拉果错斜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66.6 ± 2.5) Ma, 这一结果表明在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西段存在中侏罗世洋盆.  相似文献   

9.
北祁连山肃南九个泉蛇绿岩形成年龄和构造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小洪  宋述光 《科学通报》2010,55(15):1465-1473
九个泉蛇绿岩作为北祁连山加里东造山带中最具代表性的蛇绿岩残片之一,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应用SHRIMPⅡ锆石U-Pb法,对蛇绿岩中的均质辉长岩进行了精确测年,18组测试数据给出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90±5.1)Ma(MSWD=1.06),该年龄代表了辉长岩的结晶年龄,同时也应代表九个泉蛇绿岩的形成年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蛇绿岩上部的玄武岩-辉绿岩单元具有典型N-MORB特征和弱的俯冲带印记.根据九个泉蛇绿岩的年龄数据和地球化学资料,认为九个泉蛇绿岩很有可能是北祁连弧后盆地洋脊扩张的产物.九个泉蛇绿岩形成环境的判定和形成时代的确定为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洋内俯冲体系的发育和演化,以及古构造格局提供了重要制约。  相似文献   

10.
胡瑞忠 《科学通报》1991,36(15):1169-1169
曲水岩基呈近东西向分布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附近的欧亚板块一侧,是一由辉长岩、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等岩石构成的杂岩体,成岩(主体)时代为40—50Ma——介于特提斯洋壳向欧亚板块下的俯冲即将结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开始碰撞的  相似文献   

11.
滇东南发现蛇绿岩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锺大赉  吴根耀  季建清  张旗  丁林 《科学通报》1998,43(13):1365-1370
滇东南麻栗坡八布蛇绿岩由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和玄武岩3个单元组成。地质填图、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辉长岩类似特罗多斯蛇绿岩中的辉长岩。辉绿岩和玄武岩均属正常洋中脊玄武岩,与滇西双沟蛇绿岩性质接近。该蛇绿岩呈推覆岩片,由南向北逆冲在晚古生代-三叠纪深水大陆边缘沉积之上。推测它是古特提斯洋壳的遗迹。暗示特提斯分支伸向华南地域,应重新审视华南大地构造属性及其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2.
南秦岭关家沟组砾岩的时代、成因环境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家沟组地层位于南秦岭造山带, 因缺乏化石证据, 其地层时代长期悬而未决, 该套地层在南秦岭地区地质演化过程中构造含义始终模糊不清. 关家沟组砾岩厚度约为2050 m, 为一套向上变粗、变浅的进积层序, 结构和物质组成上表现为不成熟海相浊积砂岩和砾岩. 虽然南北两侧为断层所限, 但关家沟组变质变形很弱. 北侧为泥盆系三河群, 南侧为新元古界横丹群, 关家沟组中含有大量花岗岩和火山岩碎屑. 对采自其中的花岗岩和火山岩砾石进行了单矿物(斜长石和钾长石)40Ar/39Ar热年代学研究. 两个测年结果分别给出了花岗岩和火山岩砾石的冷却年龄为219.69±0.49和216.46±0.59 Ma, 与早中生代秦岭全面碰撞作用时期(240~220 Ma)的构造岩浆活动的时代大体一致, 暗示关家沟组可能沉积于晚三叠世Norian期, 约220 Ma. 沉积学分析和热年代学研究表明: 关家沟组可能是残余洋盆的沉积充填物. 区域上, 该残余洋盆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阿尼玛卿洋与勉略洋或中央造山带南侧特提斯洋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报道阿尼玛卿构造带东部蛇绿岩的同位素定年结果: 德尔尼洋脊玄武岩全岩40Ar-39Ar中子活化测年得到坪年龄为(345.3±7.9) Ma. 从过剩Ar等角度探讨了测年结果的可靠性, 认为可以代表蛇绿岩喷发形成的时代. 该年龄为青藏高原最北端古特提斯缝合带的存在及东延提供了时代证据.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冈玛日地区出露有含典型蓝闪石的蓝闪石片岩, 其岩石学、矿物学研究显示其变质条件为高压低温变质作用. 对两个蓝闪石片岩中的蓝闪石单矿物进行了40Ar/39Ar年龄测定, 坪年龄分别为(275.0± 0.9)和(282.4 ± 0.8) Ma, 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75.0± 1.3)和(287.6± 2.3) Ma, 坪年龄与等时线年龄一致, 这与整个区域的晚古生代特提斯洋的俯冲时代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辽宁海城炒铁河辉长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辽东海城地区的炒铁河辉长岩侵入体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该辉长岩侵位年龄为(126±4)Ma,说明它形成于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大规模减薄背景下,而不是长期认识的形成于古元古代裂谷环境.该辉长岩体含有大量的年龄为古元古代(2.10~2.4和~1.87Ga)和新元古代(747~969Ma)的老锆石,前者可能来源于华北地块本身,而后者则可能来自俯冲到华北之下的扬子地块.这些年龄信息对认识中生代华北地壳的演化具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葛文春  吴福元  周长勇 《科学通报》2005,50(12):1239-1247
大兴安岭北部的额尔古纳地块上分布有大面积时代和成因不明的花岗岩体, 其中位于塔河县城附近的塔河岩体主要由斑状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 角闪碱长花岗岩和辉长岩局部发育, 与后造山花岗岩组合类似. 激光剥蚀等离子体(LA-ICP-MS)分析测试表明, 该岩体内不同岩石类型的锆石U-Pb年龄为 494~480 Ma, 反映为一早古生代期间侵位的杂岩体. 该杂岩体的形成, 标志着额尔古纳与南侧兴安地块间的碰撞拼合在古生代早期即已完成. 对相邻地区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进行总结对比发现, 额尔古纳与中蒙古、图瓦等地块具有相同的早古生代演化历史, 应为西伯利亚地台南部增生大陆边缘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辽宁海城炒铁河辉长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东海城地区的炒铁河辉长岩侵入体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 该辉长岩侵位年龄为(126±4) Ma, 说明它形成于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大规模减薄背景下, 而不是长期认识的形成于古元古代裂谷环境. 该辉长岩体含有大量的年龄为古元古代(2.10~2.4和~1.87 Ga)和新元古代(747~969 Ma)的老锆石, 前者可能来源于华北地块本身, 而后者则可能来自俯冲到华北之下的扬子地块. 这些年龄信息对认识中生代华北地壳的演化具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亮  孙勇  裴先治  高明  冯涛  张宗清  陈文 《科学通报》2001,46(5):424-427
报道阿尼玛卿构造带东部蛇绿岩的同位素定年结果:德尔尼洋脊玄武岩全岩40Ar-39Ar中子活化测年得到坪年龄为(345.3±7.9)Ma.从过剩Ar等角度探讨了测年结果的可靠性,认为可以代表蛇绿岩喷发形成的时代.该年龄为青藏高原最北端古特提斯缝合带的存在及东延提供了时代证据.  相似文献   

19.
聂永红  李曙光 《科学通报》1997,42(10):1086-1088
在大别山的北大别地体,有许多辉石岩-辉长岩侵入体出露(图1),已有的年龄数据中仅有一个祝家铺辉石岩Sm-Nd等时年龄((230±30.7)Ma),显示它为同碰撞岩浆岩.然而,它们的角闪石~(40)Ar/~(39)Ar年龄为(124.1±0.6),(125±0.5)和(129.7±0.6)Ma.一些作者根据该类岩石没有变形变质的特征、与围岩(片麻岩)的侵入关系以及~(40)Ar/~(39)Ar年龄认为该区辉石岩-辉长岩是碰撞后侵入岩,还将大别山缺少同碰撞岩浆岩作为俯冲陆壳不可能析出大量流体交代楔形地幔并引发部分熔融的旁证.因此弄清这类侵入岩的真实侵位时代具有重要的地质、地球化学意义.我们研究了北大别任家湾含长斜方辉石岩的Sm-Nd年代学,证明它们是同碰撞侵入岩.  相似文献   

20.
李惠民 《科学通报》1995,40(2):158-158
泉州辉长岩位于福建泉州市郊的桃花山和东岳山,又称桃花山辉长岩.它与福州官山、平潭莲花山、莆田岱前山等地的10余个橄长-辉长质小岩体构成断断续续分布的闽东南基性岩带,对该岩带的时代归属和成因认识,是我国东南沿海有争议而重要的地质问题之一.作者选用单颗粒锆石U-Ph同位素测年法,对岩带中代表性岩体——桃花山辉长岩作精确定年,并论述其地质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