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力对ZrTiCuNiBe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工  孙力玲  王文魁 《科学通报》2001,46(18):1509-1511
利用Bridgman定向凝固装置,在不同提拉速度下,研究了重力对Zr41Ti14Cu12.5Ni10Be22.5大块非晶形成合金的凝固及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通过改变重力场与凝固方向(固液界面移动方向)的相对关系,发现重力对合金的晶化相组分、过冷度和非晶形成能力有很大影响,从重力诱发对流角度讨论了这一差异,该研究有助于认识大块非晶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
汪卫华 《自然杂志》2006,28(6):348-348
大块非晶合金(或大块金属玻璃)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具有许多优异的力学性能,如高强度和硬度、耐磨、抗疲劳等。由于大块非晶合金的塑性高度局域在~20nm的剪切带中,造成大块非晶合金材料的结构软化,从而导致脆性断裂。脆性严重限制大块非晶合金作为工程材料的广泛应用。如何克服大块非品合金材料的脆性,一直是该领域的羲要研究方向。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复合方法,即在大块非晶合金中复合第二相如纳米颗粒、枝晶相等,  相似文献   

3.
利用纳米压入技术研究了Ce基大块非晶合金的变形行为,以及加载速率对塑性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e基大块非晶合金在纳米压入过程中表现出的变形行为与其他体系大块非晶有显著差别.Ce60Al15Cu10Ni15合金在低加载速率下为连续的塑性变形,在高加载速率下表现出显著的锯齿流变特征;而Ce65Al10Cu10Ni10Nb5合金,在所研究的加载速率范围内均为连续的塑性变形.但是,这两种合金都出现了室温蠕变现象.另外,探讨了Ce基大块非晶合金的反常塑性变形行为的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4.
水淬法制备Zr41Ti14Ni8Cu12.5Be22.5Fe2大块非晶合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淬法制备出直径为9 mm的Zr41Ti14Ni8Cu12.5Be22.5Fe2非晶棒;XRD和DSC对获得的非晶合金进行各种分析,研究了铁元素对Zr41Ti14Ni8Cu12.5Be22.5Fe2非晶形成能力、硬度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发现经过完全退火处理后,合金的硬度有显著增加.初步分析了硬度提高的原因,并对这种大块非晶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利用纳米压入技术研究了Ce基大块非晶合金的变形行为, 以及加载速率对塑性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Ce基大块非晶合金在纳米压入过程中表现出的变形行为与其他体系大块非晶有显著差别. Ce60Al15Cu<>sub10Ni15合金在低加载速率下为连续的塑性变形, 在高加载速率下表现出显著的锯齿流变特征; 而Ce65Al10Cu10Ni10Nb5合金, 在所研究的加载速率范围内均为连续的塑性变形. 但是, 这两种合金都出现了室温蠕变现象. 另外, 探讨了Ce基大块非晶合金的反常塑性变形行为的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X射线(XRD)、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电阻率的变化研究了质子辐射照对Zr41.5Ti14.9Cu12.6Ni10.5Be20.4大块非晶合金结构弛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3K时,以质子的能量为160keV、剂量为1.65×1016粒子/cm2辐照后,Zr41.5Ti14.9Cu12.6Ni10.5Be20.4大块非晶合金发生了明显的结构弛豫;而经质子能量为160keV、剂量为1.1×1015粒子/cm2和能量为120 keV、剂量为6.5×1015粒子/cm2辐照后,Zr41.5Ti14.9Cu12.6Ni10.5Be20.4大块非晶合金形成了更稳定的玻璃态。  相似文献   

7.
高压下大块Pd-Ni-P非晶合金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新明 《科学通报》1991,36(3):177-177
非晶合金的制备已有多年的历史,发展了多种实验技术,包括液相淬火、气相沉积等。这些方法制备的非晶合金均为薄带、微粉或薄膜,而得不到三维尺度的非晶合金材料。 基于生核理论及一些新实验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块非晶合金的制备成为可能。如落管的无容器条件、助熔剂的特殊工艺,均获得了毫米级以上的块状非晶。这是因为对一些低均  相似文献   

8.
李工  孙力玲  王文魁 《科学通报》2002,47(18):1381-1384
利用落管技术,在高纯He和Ar的混合气氛中获得了直径为80-1000μm的非晶合金小球,采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方法,研究了在落管无容器状态凝固的Zr41Ti14Cu12.5Ni10Be22.5非晶小球的玻璃转变及晶化动力学。结果表明:与水淬得到的Zr41Ti14Cu12.5Ni10Be22.5大块非晶相比,利用落管获得的非晶小球,具有较小的玻璃转变激活能和较大的晶化激活能,从液态结构及形核机理角度讨论了这一差异,将有助于认识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Ni元素对(Fe1-xNix)75.5B14.5P7Nb3(x=0~0.6)系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及其软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Ni能有效地提高该合金系过冷液相区的稳定性,并使其更接近共晶点,非晶形成能力和软磁性能明显提高.随着Ni含量的增加,过冷液相区从49增加到75K,约化玻璃转变温度从0.540增加到0.594,γ参数从0.373增加到0.405.当Ni含量为0.5和0.6时,采用铜模铸造法成功制备了直径为1mm的块体非晶.该非晶合金系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其饱和磁感应强度为0.37~1.20T,矫顽力为1.4~3.3A/m,在1kHz频率时的有效磁导率为13100~20900,为开发新型FeNi基软磁块体非晶合金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铝基合金超厚带非晶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胜海  边秀房  贾玉波 《科学通报》2003,48(14):1521-1523
报道了通过熔甩工艺得到厚度为140 mm的新型Al-Ni-La-Ce-Pr-Nd超厚带非晶, 非晶条带厚度是同期国际报道(非晶条带最大厚度为65 mm)的两倍多, 并探讨了La, Ce, Pr和Nd对铝基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 利用非等温差式扫描量热(DSC)分析方法研究了Al-Ni-La-Ce-Pr-Nd非晶合金的晶化行为, 并用Kissinger方程计算了其晶化表观激活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