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采用单双取代耦合簇理论CCSD(T)/cc-pVQZ和二次组态相互作用方法QCISD(T)/cc-pVTZ对BeH+ ,BeD+ 和BeT+离子基态(X1Σ+)进行几何优化和单点能扫描,计算BeH+ ,BeD+ 和BeT+离子的势能曲线.利用所得势能曲线计算出相应的光谱常数(ωe,ωeχe,Be,αe和De)和分子振动能级,并与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使用SAC/SAC—CI方法,利用D95++^**、6—311++g^**以及cc—PVTZ等基组,对H2分子的基态X^1Σg^+、第二激发态B^1Σu^+及第三简并激发态C^1Πu的平衡结构和谐振频率进行了优化计算。通过对三个基组的计算结果的比较,得出了cc—PVTZ基组为三个基组中的最优基组的结论;使用cc—PVTZ基组,利用SAC的GSUM(Group Sum of Operators)方法对基态X^1Σg^+、SAC—CI的GSUM方法对激发态B^1Σu^+和C^1Πu进行单点能扫描计算,用正规方程组拟合Murrell—Sorbie函数,得到了相应电子态的完整势能函数;从得到的势能函数计算了与基态X^1Σg^+、第二激发态B^1Σu^+和第三简并激发态C^1Πu相对应的光谱常数(Be,αe,ωe和ωeχe),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摘要:为探讨宁夏枸杞叶中离子平衡与盐碱胁迫的关系,研究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胁迫下,枸杞叶中Na^+,K^+,Ca^2+的浓度变化,同时采用非损伤微测技术研究了枸杞叶中Na^+,K^+,Ca^2+的流速变化.结果表明,在同一时间内(7,14,21d),Na^+的浓度随NaHCO。浓度的升高总体呈升高趋势,K^+和Ca^2+的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c(Na^+)/c(Ca^2+)随NaHCO3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时间的变化,各个处理下枸杞叶中Na^+的浓度总体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K^+的浓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Ca^2+的浓度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c(Na^+)/c(K^+)总体呈现升高趋势,c(Na^2+)/c(Ca^2+)总体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NaHCO。溶液胁迫7d时,诱导了枸杞叶肉细胞中净Na^+,K^+,Ca^2+外排的增加.碱胁迫下造成c(Na^+)/c(K^+)和f(Na^+)/c(Ca^2+)升高的原因为,叶片中K^+和Ca^2+外排和Na^+大量积累,这也是枸杞不耐碱的原因之一.可为种植枸杞改良盐碱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HCl分子基态(X^1 ∑^+)的平衡几何与势能函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和二次组态相互作用的QCISD和QCISD(T)等理论方法,在D95(d),6—311G(d,P)和6—311G(3df,3pd)基组下,对HCl分子基态的平衡结构、离解能和谐振频率进行了优化计算,利用QCISD/d95(d)对HCl分子的基态进行了单点能量扫描,并将扫描结果用正规方程组拟合Murrell—Sorbie势能函数.由拟舍得到的势能函数,计算与X^1 ∑^+态相应的光谱常数(Be、αe ωe和ωeXe),其结果与实验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5.
使用SAC/SAC—CI和D95++**、6—311++g**及cc—PVTZ基组,分别对D2分子的基态X^1∑6^+、第二激发态B^1∑u^+和第三简并激发态CI见的平衡结构和谐振频率进行优化计算.对所有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出cc—PVTZ基组为最优基组.运用cc—PVTZ基组和SAC方法对基态X^1∑g^+、SAC—CI方法对激发态B^1∑u^+和C^1∏u进行单点能扫描计算,并用正规方程组拟合Murrell—Sorbie函数,得到相应电子态的势能函数解析式,由得到的势能函数计算了与X^1∑g^+、B^1∑u^+和C^1∏u态相对应的光谱常数,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6.
用高级电子相关偶合簇方法CCSD(T)和aug-cc-pVTZ基函数计算研究了LiH,BeH和BH基态的结构与势能函数,导出了分子的光谱数据,结果表明,LiH,BeH和BH分子基态分别为X^1∑^+,X^2∑^+和X^1∑^+,基态势能函数均可用Murrell-Sorbie function来表达。  相似文献   

7.
SiO分子的基态(X^1∑^+)势能函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Gaussian03程序,使用从头算方法计算了SiO分子基态(X^1∑^+)的平衡结构和离解能,利用单点能计算的结果,采用正规方程组拟合Murrell—Sorbie函数,得出SiO分子的基态分析势能函数,并且计算出SiO分子的光谱常数ωe、ωeχe、Be和αe的值,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8.
CN分子基态(X^2∑^+)的结构与分析势能函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的有关原理,推导出了CN分子的合理离解极限.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和二次组态相互作用的QCISD和QCISD(T)等理论方法,在D95(d),6-311G^*和6-311+G^*基组下,对CN分子基态的平衡结构、离解能和谐振频率进行了优化计算,利用QCISD/6-311+G^*对CN分子的基态进行了单点能量扫描,并将扫描结果用正规方程组拟合Murrell-Sorbie势能函数.由拟合得到的势能函数计算与X^2∑^+态相应的光谱常数(Be、αe、ωe和ωeχe),其结果与实验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9.
利用分子反应静力学的基本原理,确定了HX(X=F,C1,Br)等分子的X^1∑^+态的合理离解极限;使用二次组态相互作用方法QCISD(T)并选用6—311G++G(3df,3pd)基组,对HX(X=F,C1,Br)等分子基态进行了单点能扫描计算,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的Murrell—Sorbie函数和修正的Murrell—Sorbie函数计算它们光谱数据(ωe、ωeXe、Be、ae、De),结果表明修正的Murrell—Sorbie函数计算值与实验光谱数据吻合较好.这表明修正的Murrell—Sorbie函数更能精确的描述HX(X=F,C1,Br)等分子基态的势能函数.  相似文献   

10.
BeH分子第一激发双重态A2Π的结构与势能函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使用“对称性匹配簇-组态相互作用”方法,6-311++G(3df,2pd) 基组对BeH分子的第一激发双重态A2Π进行几何优化和离解能的计算,并进行了单点能扫描,同时用正规方程组拟合Murrell-Sorbie函数.利用得到的势能函数计算了与第一激发双重态相对应的力常数(f2,f3,f4)和光谱数据(ωe,Be,αe,ωeχe),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的非常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量子力学abinitio从头算,运用Gaussian03软件包中的三种方法结合不同基组优化计算了BeO分子基态(X^1∑^+)的结构,选用二次组态相互作用QCISD(T)方法结合、6-311++G**(3af,3N)基组对BeO分子基态(X^1∑^+)进行了单点能扫描计算;用Murrell-Sorbie函数表示分子解析势能函数,得出了相关系数和力常数,并计算出了BeO分子的光谱数据(ωe、ωeXe、Be、αe、De),结果与实验光谱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用B3LYP方法及6—31G(d,P)、6—31+G(d,p)、6—311G(d,P)和6—311+G(d,P)基组,对若干醇类阳离子CH3OH+、CH3CH2OH+和CH3CH2CH2OH+做了理论研究,优化了它们的电子基态的结构,计算了对应分子的垂直电离势(VIP)和绝热电离势(AIP).结果表明,这些离子的对称性与对应分子相同;自然布居分析计算表明,这些离子的正电荷主要分布在各H原子上;B3LYP/6—3ll+G(d,P)级别上计算的各分子的VIP值和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ab initio CID/MC-311G方法计算了HCl^+(X^2П)和HC^-(X^2Σ^+)的势能函数值,并根据光谱数据导出了HCl^+(X^2П)的Murrell-sorbie势能函数,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了HCl^-(X^2Σ^+)的解析势能函数。  相似文献   

14.
利用分子反应静力学的原理,确定了^7Li2分子A^1∑^+态的离解极限;利用SAC-CI方法、使用6-311G、6-311++G、6-31IG(3df,3pa)、6-311++G(3df,3pd)、D95(3df,3pd)、D95、D95V、D95V(d,p)、cc-PVTZ和AUG-cc-PVTZ等基组,对^7Li2分子A^1∑^+u态的平衡几何进行了优化计算,且将计算结果与精细的单点能扫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由单点能扫描获得的平衡核间距应更为合理.同时也得出了AUG-cc-PVTZ基组为最优基组的结论.在0.14—1.5nm范围内对该态进行了单点能扫描,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了其解析势能函数.从得到的解析势能函数出发,计算了谊态的力常数(f2、f3和f4)及谐振频率(ωe),进而计算了其他光谱常数(Be,αe和ωeХe),理论值与实验结果一致.同时为便于分析和比较,对基态X^1∑^+g也进行了相应的计算.  相似文献   

15.
采用abinitioCID/MC-311G*方法计算了HCl+(X2Π)和HCl-(X2Σ+)的势能函数值,并根据光谱数据导出了HCl+(X2Π)的Murrel-sorbie势能函数,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了HCl-(X2Σ+)的解析势能函数.导出了Murrel-Sorbie函数中的系数a1,a2和a3与光谱数据ωeχe和αe的关系,并用它们计算了HCl+(X2Π)和HCl-(X2Σ+)的非谐性常数和非刚性转动常数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弄清BCl在金属蚀刻中的机理,了解BCl分子激发态势能函数和稳定性的基本信息是必要的。运用群论及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方法,推导出了BCl分子低激发态A^1∏、a^3∏1的电子态及相应的离解极限;使用SAC/SAC—CI方法,6—311++g(d)^**基组对BCl分子低激发态A^1∏、a^3∏1的平衡结构和谐振频率进行了几何优化计算,并对BCl分子低激发态A^1∏、a^3∏1进行了单点能扫描计算,用正规方程组拟合Murrell—Sorbie函数,得到相应电子态的势能函数解析式,利用得到的势能函数计算了相对应的力常数(f2、f3、f4)和光谱数据(Be、αe、ωe、ωe、χe、),数据值分别为:基态BCI(X^1∑^+)的Re=0.1867nm,De=1.4855eV,Be=0.6228cm^-1,αe=0.0060cm^-1,ωe=810.2001cm^-1,ωeχe=4.981cm^-1;激发态BCI(a^3∏1)的Re=0.1726cm,De=6.1151eV,Be=0.6843cm^-1,αe=0.0039cm^-1,ωe=897.8493cm^-1,ωeχe=5.2800cm^-1;激发态BCI(A^1∏)的Re=0.1722nm,De=7.1515eV,Be=0.6799cm^-1,αe=0.0085cm^-1,ωe=784.5359cm^-1,ωeχe=12.88cm^-1.结果与文献数据相符合;在基态的平衡位置处,计算了从基态到A^1∏、a^3∏1态的垂直激发能,其值分别为7.6291eV,10.1023eV.  相似文献   

17.
利用ANSYS的样条曲线(B—Splines)功能和APDL参数设计语言生成公式、曲线,并借助Visual C++集成开发环境,实现齿轮的参数化建模,为解决通用程序和专业需要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高级电子相关耦合簇方法,在CCSD(T)/6-311++G(3df,3pd)//B3LYP/6-311+G(d,p)的理论水平下,研究了3个自旋态势能面上自旋禁阻反应Ir^+(^5F)+CH4(^1A1)→IrCH2^+(3A″)+H2(1Σg^+)的微观机理,通过自旋-轨道耦合的计算,讨论了势能面交叉和可能的自旋翻转过程.结果表明,Ir^+与CH4的反应中不同势能面之间的“系间窜越”(ISC)将会发生,分子体系通过3次自旋翻转沿着热力学最有利的反应路径进行,最优的反应路径总放热量为44.64 kJ/mol.运用Harvey等的方法优化出最低能量交叉点(MECP),并计算了MECP处相应的自旋-轨道耦合常数(SOC),分别为346.95,2 545.62,2 990.98 cm^-1,较大的SOC值说明了自旋翻转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Hartree—Fock方法和6—31G(d)基组对由经验势得到的幻数铵离子水团簇NH4^=(H20)20的17稳定构型进行了结构优化和频率计算,然后对优化所得结构在B3LYP/6—311++G(d,p)水平上计算了单点能.通过比较结合能,笔者发现NH4^+离子位于团簇中心的结构比其位于表面时更加稳定,两种结构能量的差值在1—5kcal/mol范围内.同时红外谱计算表明,中心结构与表面结构相比,伸缩振动区域较窄,并且最强振动峰发生了红移.  相似文献   

20.
运用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MRCI)的方法和Dunning相关调和基函数含扩散基的大基组aug—cc—pV5Z,获得了BN分子基态(X^3∏)和三个激发态(^1∑^+,^1∏,^3∑^-)的势能曲线(PECs).利用Murrel—Sorbie(MS)函数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它们的解析势能函数(APEFs),拟合误差很小表明所得解析势能函数能够很好地再现BN分子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为进一步研究这一体系的动力学性质和构造多体势能函数提供参考.在所得解析势能函数的基础上,通过解核运动的薛定谔方程得到各电子态的光谱常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