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
内容分发网络技术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敏  吴博 《中州大学学报》2008,25(2):109-110
对内容分发网络技术中的CDN技术与集群服务器、Web缓存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对现有的CDN模式的局限性提出了几点改进的建议。并通过系统模拟表明,改进后的CDN网络可以进一步提升DNS的性能,降低网络管理成本并节约带宽。  相似文献   

2.
通过综合考虑无线网络传输时延、流媒体片段内部流行度以及用户终端缓存空间大小对流媒体分发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缓冲时间的P2P流媒体分发缓存算法,算法考虑了无线网络传输时延、流媒体中断的位置及用户提供的计算资源.性能分析表明,它与仅考虑无线网络传输时延的缓存算法相比,能减少流媒体分发起动时延和播放抖动时延,可有效地提高无线Ad Hoc网络中P2P流媒体分发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流媒体用户群的增长,内容分发网(CDN)已经成为提高网络容量和用户体验质量(QoE)的重要途径。为了研究如何提升移动流媒体用户的QoE,提出基于CDN节点缓存命中率的QoE模型,该模型参数包含CDN节点缓存命中率、带宽吞吐量和客户端缓存变化量。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CDN节点缓存命中率的码率自适应算法,解决在网络条件不佳的情况下,根据用户码率请求参数的分布情况调整缓存策略,以提高CDN缓存命中率,降低时延,提高用户QoE。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在网络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基于CDN缓存命中率的码率自适应算法能明显降低用户的RTT,提高用户QoE。  相似文献   

4.
内容分发(Content Delivey Network,CDN)网络技术是在流量管理、负载均衡和分布式技术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分发缓存技术。这种技术采用将缓存服务器放置于Internet的边缘节点处,通过负载均衡等算法实现资源的就近分配和就近访问原则,能实现对多媒体信息快速响应的目的。介绍了内容传送网络技术的原理及其核心技术,并对其在流媒体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分发管道的智能分配响应速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CDN和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相结合的相关架构。该结构是将SDN的控制与转发分离架构和CDN网络结合,将CDN网络的转发平面与控制平面分离,将控制平面集中起来,并将SDN的控制平面划分区域管理,使得数据转发时的管道更加智能和迅速,区域划分则能让用户在管理上更加清晰明了,流量管道的转发上也更加透明。最后与传统CDN-SDN架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架构比以往的架构在数据转发时管道智能选择以及连接方面有了一定的优化提升。  相似文献   

6.
CDN技术研究     
钟学俊  张红元  武卿 《科技信息》2011,(5):87-87,49
CDN即内容分发网络,解决Internet网络拥塞状况,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网络中更好地部署对等网络(P2P)流量缓存,从而优化网络的性能,提出了一个评价方法量化在不同链路上部署P2P缓存的收益。基于该方法建立了最优化模型:在给定部署开销的约束下最大化收益。分析了问题复杂度,提出了优先选择收益开销比的链路进行部署的启发式算法求解。对实际校园网络的仿真结果表明:在10%的链路上部署P2P流量缓存,能够降低30%的平均链路利用率。该文提出的P2P流量缓存部署模型和算法可以有效地指导P2P缓存的部署,优化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8.
张伟 《科技信息》2007,(31):425-427
随着宽带网络的逐步发展,IPTV系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2P(对等网络)结构的IPTV系统,此系统将传统的IPTV系统中的内容分发网络(CDN)和P2P相结合,设计实现了适合部署和运营的IPTV系统整体方案。系统采用ACE的跨平台网络库编写,易于实现跨平台。  相似文献   

9.
杨林海 《江西科学》2020,38(2):245-251,286
为了解决服务器集中访问过程中由于服务器负载过重以及服务器带宽原因造成的资源搜索花费时间长的问题,运用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技术对进入应用程序服务器之前的负载均衡器进行调整,使得不同的节点缓存能够支持所有静态网站和部分动态系统,使系统每日或季节性高峰(双11电子商务等)引起的网络基础架构高峰达到平衡。使用CDN技术可以增加网络访问的伸缩性,减少网络的中断或延迟,显著提升网站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0.
王伟岗 《科技信息》2010,(3):I0092-I0093,I0145
提出了基于CDN和P2P混合系统的流媒体调度策略。在原有CDN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代理服务器之间的P2P协作功能。按照IP最近匹配的原则,能够保证在代理服务器之间流媒体文件传输时间达到最小。对缓存空间中的内容,按照流媒体文件的流行度对其进行排序并更新,达到充分利用缓存空间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调度策略能有效减小用户延迟,达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网络中更好地部署对等网络(P2P)流量缓存,从而优化网络的性能,提出了一个评价方法量化在不同链路上部署P2P缓存的收益。基于该方法建立了最优化模型:在给定部署开销的约束下最大化收益。分析了问题复杂度,提出了优先选择收益开销比的链路进行部署的启发式算法求解。对实际校园网络的仿真结果表明:在10%的链路上部署P2P流量缓存,能够降低30%的平均链路利用率。该文提出的P2P流量缓存部署模型和算法可以有效的指导P2P缓存的部署,优化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内容分发网络(CDN)中复制服务器的动态部署要求,基于主动网络技术设计了一种主动内容分发网络模型(ACDN).将主动节点部署于客户节点与Web服务器之间,并通过插件来提供主动节点的动态可编程能力,从而使网络能根据Web服务器、网络的运行状态或用户自定义的规则,动态、快速地部署复制服务器.结合遗传算法的单亲交叉算子和单亲变异算子,提出了复制服务器的位置优化算法.按请求频度确定兴趣度,以此保证复制服务器与Web服务器的内容一致性.仿真结果表明,ACDN能满足实际Web应用的响应时间的要求,同时为ACDN所设计的3种算法不仅能满足内容分发的性能要求,还能应用于传统的CDN网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解决目前网络视频系统带宽要求高、系统伸缩性差、大规模用户同时在线时的服务器瓶颈等问题,提出基于P2P流媒体的网络视频系统设计方案.方法 将对等网络(P2P)理论应用到流媒体系统中,采用混合网络模式,运用应用层组播技术和区域自治思想构建组播树,根据实际情况对组播树进行动态调整,采用适合的缓存机制实现媒体数据的平稳传输.结果 通过对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采用P2P流媒体技术的网络视频系统在扩展性、服务器带宽要求、视频播放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善.结论 在不改变现有网络带宽下,P2P流媒体技术是实现网络视频系统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机会网络数据分发协议面向的主要是单源多宿数据分发模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源多宿机会网络数据分发模型,设计了一种兴趣和编码感知(ICA,interest-and coding-aware)的机会网络数据分发协议。首先,由中继节点将满足同一兴趣的不同数据源进行流间随机线性网络编码后转发;其次,拥有相同兴趣的节点彼此交换兴趣编码数据,当节点收到足够多的满足同一兴趣的线性无关编码包时,解码得到多个感兴趣的原始数据;最后,对多源多宿机会网络数据分发进行了ONE仿真。结果表明,和基于ER的多源多宿数据分发相比,ICA能通过较小的缓存、网络带宽和网络负载获得较低的分发时延。研究结果可为机会网络中的网络数据分发机制提供一种可行、高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Web集群服务器请求内容的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内容的请求分发(ACARD)算法.该算法首先以缓存大小为限制,采用FP tree方法挖掘用户的Web使用模式,并把它们所对应的文档映射到不同的后端服务器,然后由前端服务器根据请求的内容匹配相应的模式并进行转发.这种文档的自适应分布提高了集群系统的磁盘利用率和缓存命中率.实验表明,基于内核态的请求分发算法的性能远优于基于用户态的算法,而且在内核态下,ACARD相对加权最小连接算法的系统平均吞吐量可提高20 4%.  相似文献   

16.
内容分发网络(CDN)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客分发网络(CDN)技术的出现,使传统的Web访问的数据传输方式得到很大的改进。它通过应用层的内容智能路由技术,保证用户实现就近访问,大大改善了Web访问性能。CDN解决方案用于流媒体服务,有良好的服务质量保证。本文介绍了CDN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采用CDN技术的一种流媒体服务体系Prism。  相似文献   

17.
在车联网进行内容分发时,因为使用同等网络带宽资源传输内容,业务高峰期时会发生网络拥堵,导致热点资源无法被快速下载,使得用户体验下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热度统计的车联网内容传输带宽动态分配方法,对内容资源进行自动热度统计和管理,并据此调整不同热度资源的传输带宽,实现热点资源的高速传输,从而提高终端车辆上的多媒体等大流量业务的用户感知。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交互式流媒体应用,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模型(EM)的缓存置换算法.给出描述用户访问模式的片断划分和记录策略,并提出基于能量模型的内容流行度的表示方法;采用基于指数增长的缓存接入/释放策略,设计了新的效用函数实现缓存替换.仿真结果证明,EM算法能适应不同交互强度的用户访问模式,比传统的分段缓存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流媒体服务缓存代理系统的设计及RTSP协议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振  贺建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19):3216-32183226
网络边沿缓存能够加速流媒体的传输,它是一种提高Internet上流媒体服务性能的技术。为了减少流媒体服务启动延时与抖动,降低流媒体服务器服务时的资源(CPU的利用与网络带宽)消耗,提出了基于客户端缓存代理系统解决方案,且对实现所提出系统的RTSP协议。  相似文献   

20.
无人机作为空中基站,不仅可为地面用户提供移动通信服务,还可预先存储热点内容,有效提升了边缘通信能力。对无人机位置部署、无人机缓存配置与用户接入进行联合优化可大幅提升网络性能,然而传统优化方法计算量庞大且收敛速度慢。为解决上述问题,将该联合优化问题分解成无人机编队部署子问题和缓存接入子问题,设计了一种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结合的快速资源分配优化方法。针对部署子问题,分阶段进行集中式一致博弈建模和分布式势能博弈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较优响应的分阶段部署算法;针对缓存接入子问题,构建“用户-内容”虚拟体,将缓存与接入的联合问题建模为虚拟体与无人机缓存空间的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匹配的虚拟体接入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和传统分布式较优响应方法相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全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