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因革命解读生命天书 从确定DNA的化学成分并首次使用"基因"一词,到绘制完成人类第一个基因组框架图,历经了一个世纪."基因"一词来源于希腊语中的"Genos",意为出生或起源--正如其字的含义一样.基因虽然仅占人体DNA2~4%的比例,但却决定了人体蛋白质的组合,并由此掌管了人从生到死的全部过程.  相似文献   

2.
美国科学家发现,在爱情不可言喻的神秘与伟大之下,还隐藏着一些基本的生物法则和基因法则。决定情缘的基因科学家新近提出了"基因决定你与谁情投意合"的观点,"缘分"之说似有了科学根据。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老鼠在选择配偶时受到一种称为MHC基因的制约,雌性鼠总是挑选与自身MHC基因不同的雄性鼠为"丈夫"。那么雌性鼠是凭借什么来识别对方基因的异同呢?是气味。  相似文献   

3.
Lewin  R 范一超 《世界科学》1991,13(2):27-29
詹姆斯·沃森(James D WAFSON)是人体基因解译计划负责人.他以1961年肯尼迪总统决定将人类送往月球那样的口气,就该计划的重要性作了如此叙述:"为了彻底搞清具有30亿碱基对的人体遗传基因序列,最终需花去相当于将美国人送抵月球的十分之一左右的费用.但是,基因解译计划对人类生活所  相似文献   

4.
采柯 《科学》2002,54(2):51-53
"龙生龙,凤生凤."人类两性结合所产生的后代,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保持人类个体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同时还常表现出某些与上代相似的生理特点,例如肤色、身材、容貌、特定疾病的易感性,等等.像这样通过遗传确定下来的个体特征,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从某种意义上说,基因就是性状的决定者.  相似文献   

5.
基因主宰着生物界的千姿百态,决定着我们不同的性状。人体共有约10~14万个基因,基因组只有一套,不存在黄种人基因组、白种人基因组之分。一个人的“全基因组”信息可以记录在一张光盘上,将来我们去医院看病时带的不再是病历本,而是一张光盘。诊断时,医生先打开光盘,对一些“候选基因”进行检查,即可对症下药。从现代科学来看人类的所有疾病几乎都与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6.
肥胖竟是基因惹的祸?原来"FTO"基因能让吃的食物增加能量;"FTO"基因变异的孩子更喜欢吃脂肪、油、甜点类的食品;肥胖儿体内的"多巴胺受体基因"偏少……让我们一起来解读肥胖的基因密码吧!身胖由"基因"做主基因是什么?俗话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掏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说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而遗传物质就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基因就是DNA的一个片段,是遗传的物质基  相似文献   

7.
正本期小科说宝要给大家介绍的珍贵文物是出土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当中的彩绘龙盘。它的质地为灰陶,在陶盘的内部描绘有一个朱红色龙纹,但这条龙的样子比较特殊,它长着蛇的身体,鳄鱼的头部,口中还吐出了一条类似禾苗形象的"舌头"。彩绘龙盘中的龙看起来明明更像一条蛇,为什么说它是龙呢?彩绘龙盘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  相似文献   

8.
《科学之友》2013,(1):42
基因对相貌的影响有多大?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目前已经发现了与相貌特征相关的一些基因,比如单眼皮和双眼皮的基因,有无耳垂的基因等,但是我们的相貌远远没有"基因决定"这么简单。我们以单、双眼皮为例。首先,决定单双眼皮的是A和a这一对等位基因,表达双眼皮的A对a呈显性,也就是  相似文献   

9.
<正>看到这个标题的朋友千万不要吃惊,至少从人体细胞中所包含的遗传物质上来看,的确如此:我们体内存在着145个"外来基因",它们来自于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生命之树的划分并不严格,它更像是错综复杂的亚马孙丛林——各个枝丫交织重叠在一起。"其实,在细菌等简单真核细胞中,基因水平转移是十分常见的,这能让生物个体之间快速共享基因,从而对抗菌素产生抵抗反应。而这项研究,则为其他  相似文献   

10.
决定情缘的基因 科学家新近提出了"基因决定你与谁情投意合"的观点,"缘分"之说似有了科学根据.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老鼠在选择配偶时受到一种称为HHC基因的制约,雌性鼠总是挑选与自身HHC基因不同的雄性鼠为"丈夫".那么雌性鼠是凭借什么来识别对方基因的异同呢?是气味.HHC基因不同,则身上发出的气味便不一样.  相似文献   

11.
尚玉昌 《自然杂志》2011,33(6):334-336
分子遗传学与动物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它不仅可用于检验动物行为学中的各种假说,而且也可用基因直接解读动物行为的很多特征。有些行为是由单一基因决定的,有些行为是由两个基因决定的,而大多数行为是由3个或更多基因决定的。如果发现X基因的某个变体是与Y行为的一个变体相关联的,那么就可以确定这个基因与这一行为间存在着直接和近期的关系。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几百个实验室内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因鉴定工作,以确定是哪些基因在决定着动物行为的特征。在这一领域从事研究的科学家还不断探讨并试图搞清动物行为特征的分子遗传学基础。本文以两个研究实例详细说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越来越多的功能基因的发现使得不仅是专业人员,而且一般公众也认为,遗传几乎决定着人的疾病、性格及生老病死,如果不说是全部,至少也是大部分。 比如,在基因与寿命的关系上,更多的人现在宁可相信基因决定着长寿。继2002年4月发现百岁寿星都具有一个长寿基因APOE—4后,10月美国人又发现Daf—2和Daf—6抑制基因可以使蠕虫的寿命延长一倍,因为它们控制着一种胰岛素受体和一种产生激索的启动子的密码。不过,即使遗传因素可以解释许多问题,但也可能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3.
正科学家最近表示,发现于中国辽宁省建昌县西碱厂乡的一种"四翼"恐龙——杨氏长羽盗龙的长长尾羽,应该能提供安全着陆所需的稳定性和速度控制。杨氏长羽盗龙生活在1.25亿年前,是同类恐龙中个头最大者,体长1.2米,体重4千克。保存完好的化石显示,全套羽毛覆盖着这头盗龙的整个身体。"四翼"这个称呼是因为附着在腿部的长羽看上去就像是第二对翅膀。事实上,这种盗龙的臂、腿上发育良好的羽毛让科学家推测它能够飞翔。与  相似文献   

14.
地龙之歌     
<正>龙,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是一种既能翻云覆雨,又会使人逢凶化吉的神物。然而,这种人们心目中想象的龙,除了在神话传说、艺术作品中出现过外,有谁见过呢?但在我们的地球上,却存在着一种真正的"龙",它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布施恩泽于人间。它就是"地龙",学名蚯蚓,人们习惯叫它曲蟮。  相似文献   

15.
地龙之歌     
龙,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是一种既能翻云覆雨,又会使人逢凶化吉的神物.然而,这种人们心目中想象的龙,除了在神话传说、艺术作品中出现过外,有谁见过呢?但在我们的地球上,却存在着一种真正的"龙",它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布施恩泽于人间.它就是"地龙",学名蚯蚓,人们习惯叫它曲蟮.  相似文献   

16.
军翼 《科学24小时》2012,(12):16-17
人类在掌握了能够对自身进行重新设计的基因草图以后,也就走到了自身命运的最后边缘……基因工程技术":福音"还是"祸根"我们知道一切生物都具有遗传性,决定生物遗传特性的物质是基因。人们可以通过改变生物的基因组成,影响生物的遗传特性,按照人类的需要创造新的物种。新兴的基因工程技术将被广泛地应用于诸多领域,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但同时也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17.
梁祖霞 《科学之友》2001,(11):14-15
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进展,使得人们对于生命美好的前景充满了憧憬。一本由哈佛大学某博士精心撰写的科普书籍《人体革命》,其封面上就显赫地写着这么几个大字:"基因科学能使您活150岁!"有些人的胃口还要大得多,认为人类的寿命有望达到五百岁、一千岁,甚至更长……那么这是真的吗?人类寿命真的可能像预言家所说的那  相似文献   

18.
过去20多年来在中国发现的化石表明,至少有5种恐龙长着羽毛。但它们都属于“猛禽龙”(有观点认为是现代鸟类的祖先)。而最近在西伯利亚发现的更加完整的化石表明,生活在1.6亿年前、与猛禽龙截然不同的库林达奔龙也有羽毛。有人提出疑问:是否整个恐龙家族其实都长有羽毛呢?科学家说,恐龙是否都长着羽毛,现有理论还无法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大多数恐龙都不能飞行。库林达奔龙生活在当时的库林达河畔,该地区不乏湖泊,而且火山众多。这只身为素食恐龙的库林达奔龙有可能在死后坠入湖底,没多久就被火山爆发喷出的火山灰掩埋,这就是它们的羽毛痕迹与化石一同保存下来的原因。科学家还发现,库林达奔龙的鳞(鸟脚等部位的确有鳞)与一些鸟类的很相似,这可能支持鸟类基因源自恐龙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在关于人类祖先的起源方面,科学家们又有了新的发现.近日,河北地质大学的教授季强博士带领团队向世界宣布,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的古人类人种——"龙人". 新发现的人种之所以被命名为"龙人",并不是因为他们长着龙角,能游走山间,而是因为其发现地为黑龙江,故以发现地为依据命名."龙人"化石除了下颌外,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20.
焕发青春的"碱性食物" 人体自身存在着三大平衡系统,即体温平衡、营养平衡和酸碱平衡.其中酸碱平衡是指人体体液的酸碱度维持在PH值7.35~7.45之间,也就是说健康的内环境是呈弱碱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