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慈乌返哺     
在很久以前,人们并不讨厌乌鸦。可后来为什么讨厌它呢?这里边有一个故事。传说在树林的百鸟群中住着老乌鸦和小乌鸦母子俩,当小乌鸦找了一只漂亮乌鸦做伴侣后,老乌鸦的厄运降临了。小乌鸦夫妻不给老乌鸦吃饭喝水,使之活活饿死。当它们在老娘尸体前假哭时,树林里的百鸟都大骂起来。小乌鸦见百鸟都在骂它们,就气急败坏地想把白孝布扯下来。谁知不但没扯下来,反而绕在脖子上怎么也弄不掉了。以后乌鸦的脖子上都有一道白羽毛了,这成了它们不孝敬老人的标志。从那以后谁都讨厌乌鸦,不愿听乌鸦鸣叫。与此相反,我国古代还有一个乌鸦反哺…  相似文献   

2.
我们都知道乌鸦是一种聪明的动物。最近,英国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乌鸦制造工具的本事的确很大,实验中的秃鼻乌鸦可以利用一根直直的铁丝制成铁钩,把藏在玻璃直筒中的食物小桶钩出来。  相似文献   

3.
乌鸦,顾名思义,因其通体羽毛或大部分羽毛皆为乌黑色,故有乌鸦之称。长久以来,乌鸦在人们的心目中并没有什么好名声。几乎是人人厌恶。“乌鸦叫,祸来到”,人们视其为不祥之物,甚至成了不吉利的象征。其实,这都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误解,乌鸦实际上是挺可爱的。  相似文献   

4.
《水浒》里的"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既讲情义,又有孝心,并且粗犷勇猛。在动物世界中,具备黑旋风"气质"者,恐怕非乌鸦莫属了。乌鸦很重情义。曾有一位老人在深山采药,见到群鸦"哀悼"一只死乌鸦的情景:由两只乌鸦分别衔着死者的一只脚爪,叼起丢进山脚下的池塘后,其他乌鸦在池塘上空盘旋,发出阵阵哀叫声。乌鸦群中如果有一只遭  相似文献   

5.
我与乌鸦     
我的一位老朋友拾到了一只乌鸦,它是从华盛顿国家机场跑道附近的鸟巢中跌落下来的。他知道我养了50多年乌鸦,于是在5月底把这只乌鸦送到了我在宾夕法尼亚的家里让我喂养。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现     
乌鸦自制铁钩钩食物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乌鸦进行了一项实验。实验中研究人员先在桌上放了一支装有一小桶蠕虫的试管,试管很深,乌鸦无法直接用嘴吃到;试管的旁边放了一截足够长的笔直的铁丝,研究人员在暗中观察乌鸦能否吃到试管中的蠕虫。  相似文献   

7.
一项新的研究称,狗很聪明,不仅能迅速记住所看见新物品的名称,有时只听过一次就能记住。德国研究人员研究发现,狗脑演化的过程可能与人类相似,这也许有助于解释它们为什么能迅速记住字词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人们讨厌乌鸦其实没有什么十分正当的理由,往往是因为主观的偏见造成的———乌鸦的叫声粗劣刺耳,加上它一身乌黑、相貌丑陋。迷信的人认为听到乌鸦叫是不吉利的,常会啐口唾沫,说这样就可以解凶,其实却是毫无科学依据的。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06,(8):6-7
科学家最新发现,乌鸦不仅能制造工具,互相打趣,而且还会在自己的家族内以独一无二的方言(口音)“交谈”(鸣叫)。这些现象暗示乌鸦在智力的复杂性方面和人类有可比之处。乌鸦和人类在遗传图谱上位于截然不同的分枝——乌鸦属于鸟类,而人类属于哺乳类。因此,两者的智力在某种程度上相近令科学家迷惑不已。科学家猜测,那些激发人类产  相似文献   

10.
青云 《科学之友》2003,(6):25-25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乌鸦,它们在偷窃另一只乌鸦的食物时会本能地改变行为,前提是另一只乌鸦是其亲属。当西北鸦试图从其亲属处偷窃食物时,它会采取一种消极的做法;而当它想偷窃与其没有亲属关系的乌鸦的食物时,它会变得很积极。据信,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次发现鸟类存在这种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人们讨厌乌鸦其实没有什么十分正当的理由,往往是因为主观的偏见造成的--乌鸦的叫声粗劣刺耳,加上它一身乌黑、相貌丑陋.迷信的人认为听到乌鸦叫是不吉利的,常会啐口唾沫,说这样就可以解凶,其实却是毫无科学依据的.  相似文献   

12.
正乌鸦会利用树枝取食昆虫,这不是什么稀罕事。而最近科学家发现,生活在新喀里多尼亚(位于大洋洲西南部的一座岛屿)的乌鸦会对树枝进行加工,将其制成更高效的工具。科学家观察到,乌鸦会寻找特定种类的树,选取大小合适的分叉枝条,然后对它精心"雕琢",使树枝顶端变为钩状。研究表明,乌鸦使用钩状树枝觅食的效率是使用普通树枝的2~10倍。  相似文献   

13.
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乌鸦进行了一项实验。实验中研究人员先在桌上放了一支装有一小桶蠕虫的试管,试管很深,乌鸦无法直接用嘴吃到;试管的旁边放了一截足够长的笔直的铁丝,研究人员在暗中观察乌鸦能否吃到试管中的蠕虫。令人惊讶的是,虽然乌鸦没有接触过眼前的东西,但是它立即投入到了工具的制作中。它用嘴叼住铁丝伸入试管中,然后再用嘴叼住铁丝的一头,折成弯曲的钩子,最后再用嘴叼着铁丝直的一头,将钩子伸入管内将小桶钩出。  相似文献   

14.
乌鸦是鸦科鸟类的总称。古今中外在人们心目中,它是祸鸟,被视为不吉祥的象征,所以有“乌鸦叫,祸来到”的说法,而且还被认为是愚蠢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探索》2009,(1):60-67
2008年8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英国记忆锦标赛中,31岁的英国男子本·普里德摩尔一举打破三项世界纪录,成为当仁不让的英国“记忆冠军”。据报道,普里德摩尔在很短时间内记住了818位任意数,在10分钟内记住了7副扑克牌中每张牌的顺序,  相似文献   

16.
阿俊 《科学之友》2013,(2):58-60
乌鸦,是一种常见的浑身乌黑的鸟类。它们的叫声如同啼哭,往往代表着不祥和厄运,但很多生物学家都否认了这一说法,斥之为无稽之谈。然而,就在最近,位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附近的一个名为茨威格的村落,发生了乌鸦袭击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究竟真的有不祥之神附诸乌鸦身上,惩罚那些对它们不敬的人们,抑或是其中另有隐情?乌鸦云集,灾难来临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是一个风景秀丽、地广人稀的城市。在其周围,散布着一些当地古老土著人群居住的村落。其中,有一个靠近原始森林和荒漠的小村庄,名叫兹威格。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稍加注意,就会发现绝大数人用的是右手,只有极少数人是“左撇子”。这一现象是否在动物中存在?动物是否也有“左撇子”? 以前大量的证据表明,黑猩猩、猕猴、凤头鹦鹉、座头鲸甚至蟾蜍喜欢用一侧的上肢、手爪、脚爪或者鳍。最近,科学家还发现一种称之为新喀里多尼亚乌鸦也有这种现象。这种乌鸦分布在澳大利业以东太平洋上的新喀里多尼亚格兰特坦勒岛上。它们非常聪明,会将树枝精心制作成一个带钩的工具,将它从树上切下,然后用它拨拉出藏在树缝中的蜘蛛、昆虫和蟑螂,进行捕食。科学家发现,与人类一样它们也擅长用右侧的肢体…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09,(11):7-7
在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伊索寓言》中,一只口渴的乌鸦想喝水,但够不着瓶中的水,于是它捡起一块块小石头扔进瓶中,使瓶中的水位上升,最终喝到了水。这个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不过,最新研究认为,这个寓言故事很可能是根据事实所写。  相似文献   

19.
会制造工具的乌鸦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黑猩猩视为动物界中最善于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手(仅次于人类)。然而现在一只名叫贝蒂的乌鸦所表现出的奇特才能让黑猩猩也显得逊色不少。据牛津大学动物研究站的科学家介绍,贝蒂能把一段绳索绕成吊钩,而这一技能是黑猩猩所望尘莫及的。难怪一位鸟  相似文献   

20.
高军 《科学之友》2003,(5):24-24
奇特的荒漠鸟类在灌木丛稀疏的戈壁沙滩,经常会遇到一种比乌鸦稍小而形似乌鸦的鸟在地面迅速穿梭而过,其速度之快似迅跑的老鼠。当追过去时,它早已跑得无影无踪,或是已钻进鼠洞——它的巢中。原来,由于荒漠地带平坦而一望无际,这里的鸟类无树木或悬崖绝壁的洞穴为巢,加之荒漠气候夏季干燥炎热,而冬季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