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合成全息的计算机设计及自动化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计算机图形设计软件3Ds max设计的三维立体模型具有任意角度间隔的二维视差图片,用以替代传统用胶片相机或数码相机获得二维视差图片,实现动态三维虚拟物体或场景的全息合成.应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和自动分区伺服系统构造了记录主全息图的自动化装置,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干预,解决了传统合成全息术步骤繁琐的问题,提高了合成全息图的质量和制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二维透视照片合成三维全息图的方法.它利用人眼的视差及大脑本能功能,将普通相机对一物体在不同角度拍摄下的数张二维透明片,用激光全息的存贮编码方法进行组合记录,最后采用彩虹全息二步法进行第二次拍摄,可得到一张效果逼真且随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具有动感的三维全息图.给出此方法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辅助合成全息图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研究合成全息图的原理和记录方法。针对2D/3D合成全息图,分别讨论了对体视、动态、颜色和深度信息的编码以及全息观察窗的空间面积分割,计算了相关的记录参数.实验中采用计算机直接控制的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实现2D视差图像的自动显示与切换,方法简便易行,且消除了传统方法中底片复位所产生的误差,易实现自动化生产.实际制作了一个带有动感的合成彩虹全息图,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实现动感合成全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实现合成全息动感的新方法.首先根据人眼双眼视差立体视觉原理获取三维物体的二维体视对阵列,由计算全息方法得到每一视角的一对体视图的合成全息图并顺序存储,再现时由计算机控制将合成全息图阵列以一定频率输出到液晶空间光调制器,通过光路分离左右视图再现像,从而使人眼观察到动感的立体图像.该方法由计算机控制全息图分时输出再现代替空间面积分割方法,相比传统的合成全息来说。实现的方法灵活,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5.
在计算机制全息技术和光学全息技术的基础上,研究用计算机-光学方法联合制作体视全息三维立体显示技术.根据人眼立体视觉原理获取三维物体带有视差信息的体视图,通过计算机计算得到计算全息图H1;将H1严格对位,用激光再现获得带有视差信息的再现像,并以此再现像为对象,用光学全息的方法拍摄彩虹全息图H2;用白光再现H2,通过双眼综合出三维立体图像.在全息图的计算过程中,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提高了计算速度,将计算全息与光学全息相结合,发挥了各自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单张全息图测量二维或三维振动位移的方法,包括其原理、光路图举例、位移方程组及其有唯一解的条件,实验结果简介和本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三维动态双视彩虹全息图合成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综合彩虹全息、体视对全息和合成全息等多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制作三维动态双视彩虹全息图的合成技术,阐明了原理,给出了记录该类全息图有关参数的设计依据和方法,成功地在天津I型干板上制作了一种适于近距离观察的三维动态双视彩虹全息图样品,有效地消除了像混淆现象,其清晰的三维彩虹立体图像具有生动逼真的动态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二维视频中帧间物体与摄像机位置关系和现有的二维视频转三维的方法分析,提出了一种由单视频图像获取多视差图的方法.通过利用单视频连续帧与多相机系统拍摄同一场景获得的多视差图之间的相似性,提出的方法可实现从单视频连续帧中获取所需要的视差图,并对其可行性作了理论和实验上的比较分析,实验证明了作者提出的方法在某些特定环境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合成全息动感的新方法纵向面积分割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讨论动感全息图的工作原理,介绍一种合成全息动感的新方法-纵向面积分割法。将物体设计为由一系列形式不同的像元组成,同时对彩虹全息图的色散观察窗进行纵向面积分割,使不同图像元通过观察窗的不同纵向位置单元成像,以实现动感。设计和制作了具有平移,缩放,旋转,摆动等不同动感的全息图。彩虹全息图色散观察窗的横向和纵向两个自由度均可利用,横向自由度保留了视差信息,纵向自由度则可用于实现全息动感。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用多张全息图法和单张全息图的多孔窥视板法(过定联立方程技术)对二维、三维形变和二维振动定量分析的四例实验结果,简要地讨论了全息位移定量分析的基本方程、条纹解释技术、实验方法和装置;并提出了继续改进和完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Cult3D是一项应用广泛的Web3D实现技术.介绍了使用VRML技术实现广播电视媒体虚拟实验系统的技术和方法,给出了实现过程中测量、拍照与录音等方面的相关参数,研究了3dsmax建模、cult3d中的交互事件规划与网络实时显示间的注意事项,并给出了扩展网络交互实验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以虚拟校园3D视频制作为例,阐述一种简化的2D至3D视频转换技术.首先,明确2D至3D视频转换技术的含义,并指出传统方法的不足之处.其次,形成便捷转换新方法,同时介绍流程示意图、软硬件配置.最后,依次从准备素材、建模烘焙、录像转换三大流程,详细说明转换步骤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介绍和分析了图像区域分割和映射的基本原理在动画序列图自动着色中的应用,给出了分割和映射的具体算法,提出了基于8-链码的方向分布和方向变化分布函数的思想,并应用此思想成功地在计算机动画领域实现了自动着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CTI领域数字话机记录的难点,提出一种直接记录数字话机数据的方案.截取并解码数字电话线上传输的2B+D通道数据,由B通道得到双向话音数据流,由D通道捕获CallerID,DNIS,自动号码识别、中继号码、坐席按键等信息.采用简洁高效的语音压缩与识别处理机制,让数字话机记录方案比起其它记录系统更县优势.该方案已在国内某机场指挥调度中心获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学物理实验中手动逐点测量数据的落后现状 ,设计了高速双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能实现在手动调节或自动扫描自变量的同时 ,由计算机自动记录自变量和函数的双通道电压数值 .其特点是利用 DMA(直接数据通道传送 )接口技术 ,充分发掘 A/ D转换芯片的固有高速性能 .本方法对大学物理实验手段的提高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堆垛机结构的优劣直接影响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可靠性和效率,传统经验设计方法很难掌握堆垛机立柱结构力学性能.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堆垛机立柱和下横梁的刚度,为堆垛机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被动式体视技术精度受限的缺点,研究了改善被动式技术三维测量精度的方法。其主要手段是:(1)使用参数曲线精确地逼近(亚象素精度)混有噪声的线段,从而减小测量噪声的影响;(2)利用广义圆锥直接求出连续域空间物体坐标值,基本克服了取样点不够细而引入的量化误差限制。文中算法无需知道两幅图中精确的点对应关系,因而即使是分辨率较低的输入设备,也可达到较高的三维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8.
新型数字激光动光弹性实验技术在爆炸力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泵浦激光器和高速数码相机(Fastcam SA5)分别取代传统的多火花式点光源和多幅式胶片相机,将高速数码相机和激光光源组成的高速摄影系统与动光弹性实验方法相结合,建立了新型数字激光动光弹性实验系统。应用该系统进行了爆炸载荷下的动光弹性实验研究,实验显示,与传统动光弹性实验系统相比,新型数字激光动光弹性实验系统具有记录时间长、采集频率高、实验结果可靠、操作方便、便于实现自动化分析处理等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新型数字激光动光弹性实验技术是研究爆炸力学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