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我们总是期盼新年,期盼一个新的开始。2019如期而至,在新的一年大家有什么期待,亦或者说许下了什么愿望?《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一书里写道:"那些我们一直惴惴不安又充满好奇的未来,会在心里隐隐约约觉得它们是明亮的。"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大概是止于刚踏入社会的肤浅,以为逃离了校园和考试,人生便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2.
和其他所有人一样,科学家们都希望能预言未来--不是某个人的未来,而是地球自身的未来.怎样才能预言未来会发生什么呢?一个办法是回首往昔,寻找那些今后会重复出现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等待了百年,期盼了百年,上海世博会就要来了!2010年,你准备好了吗?那我就来考考你吧! 第一个参展世博会的中国人是谁? 第一个出席世博会的中国人是谁? 晚清哪位小说家预言未来中国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 孙中山先生是否参加过世博会?他又是怎样看待世博会的呢? 答不上来吧?下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一起去寻找近代世博会里中国的身影吧。  相似文献   

4.
幻想的力量和诱惑lgerAleksander著张志芹译要预言技术的未来会是非常有趣的事,尽管预言的结果常常是错误多于正确。科幻作家可能更擅长这个游戏,几乎每次都打败职业科学家。例如,日本物理学家江崎对隧道二极管的发现。在本世纪60年代早期,人们激动地...  相似文献   

5.
上帝不仅在物理学中掷骰子,而且在数学上也在掷骰子,数学有时只是漂亮的抛铜币而已。目前,物理学家正被随机性的概念所困扰。对未来我们可以预言到什么程度呢?这决定于我们自己的规定吗?或者说原则上我们是不可能预言未来的吗?物理学中决定性的问题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初,牛顿力学的决定性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预言,本世纪全球温度将上升1-6℃,马克·赖纳斯刻画了一幅令人震惊的气温上升的灾难图,除非我们现在就行动……不一样的选择就会有不一样的未来,<6度一个愈来愈热的星球>向我们发出了积极的鲜明的请求.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可能预言宇宙的演变,也可能描绘出一幅预言你未来健康情况的遗传型版。一些惊人的突破会意外地临近。在科学中,人们并不指望能看到奇迹的出现。真正的新发现,是那些使研究人员也会感到惊奇的东西。谁会料  相似文献   

8.
岳高 《科学24小时》2011,(12):16-19
英国宇宙学家马丁·里在他出版的《最后的世纪》一书中预言,未来的20年,人类可能将面临八大灾难。尽管他所说的内容未必可信,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有些预言则具有一定的可能性,比如地震、全球变暖、火山喷发以及小行星撞击等等。对此,我们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万万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9.
《世界科学》2005,(9):8-8
一提到纳米技术,我们总是首先会想到诸如不怕油污的新型服装材料、耐磨损的手表表面等“外在”的新事物。但你有没有想到,纳米技术将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针对人人谈之色变的癌症,纳米技术将从早期预防、初期侦测、准确定位、直接投药等方面,形成一系列的治疗方案。美国科学家甚至预言:要在2015年消除癌症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死亡。  相似文献   

10.
休闲时光     
专家预言:十年内可能控制艾滋病世界著名艾滋病专家罗伯特·加洛教授认为,由于大量抗艾滋病药物不断研制成功,艾滋病有可能在未来的10年内成为一种可控制的传染病。加洛教授是在最近举行的第九届国际艾滋病教育大会上讲话时作出这一预言的。这位美国科学家是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者之一。加洛说,艾滋病有可能被治好。未来一两年内将会有明显进展。他预言,1996年将会出现6种至12种较好的抗艾滋病新药,并指出这些新药能从不同的方面对病毒产生作用:干扰酶或激素;防止细胞被病毒感染;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等。摘自《中国科学报》  相似文献   

11.
1903年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最初设想 1903年,俄罗斯火箭理论家、航天理论奠基者——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首次提出了建立空间站、制造人工重力的卓越设想.在人类最简单的飞机还没有上天之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就充满激情地预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总是生活在摇篮里.""在并不太遥远的将来,透过云...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各个领域内的科技发展趋势,虽然他们无法断定从现在开始未来十年的科技发展,怛他们还是敏感地预测了2011年的科技新发展,包括从基因组学、数学到地球科学等领域内可能取得的进展。这些预言在今年是否能够成为现实,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3.
预言的产生和人类社会的诞生一样古老。直到今天,人们仍在殚精竭虑地研究它们,破译它们,企求从中找到开启未来世界的钥匙……  相似文献   

14.
《科学之友》2003,(12):47-47
内容简介: 人是动物,我们有时很口怕,有时很伟人,但总是动物。我们也许一厢情愿地自以为是堕落红尘的天使,但实际上我们只是站直了身子的猴子。我  相似文献   

15.
<正>霍金生前曾对地球的命运和人类的未来做了多个令人惊恐的预言。但说多了,有人便不以为然,甚至说他不靠谱。其实他的这些提醒,应该引起人类的重视。而今看来,保护地球的确刻不容缓。史蒂芬·霍金21岁就被诊断出患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也称"渐冻症"),医生预计他最多只能活两年。但他在忘我的科学研究中,一直坚强地活到76岁,被整个医学界视为奇迹。正如伦敦西敏寺大教堂院长霍尔所说:"我们不仅赞扬霍金作为科  相似文献   

16.
我们做菜、进食时,总是会习惯性地丢弃食物中的某一部分。比如处理鱼的时候,总是会丢弃鱼鳞,吃橘子时,把橘络择得干干净净。可就在我们这样不断丢弃食物"废品"的时候,我们也丢弃了营养。你更想象不到的是,这些"废品"中,往往还含有比我们经常食用的"正品"还多的营养价值。聪明的你,只要多花些心思,就能将这些食物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17.
客观世界始终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和变化,何以会有这种发展和变化呢?关键就在于人类总是不满足于现状,一直在不停地开拓创新。开拓创新,就是对过去的否定,对现在的不满,对未来的憧憬。有了这种否定,有了  相似文献   

18.
科学的界限     
科学的内在界限——自然的创造性对科学的洞察力有没有限制?有没有用科学方法无法解释或理解的现象或经验?显然,自然界中人类心灵内外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还远远不能为现代科学所认识。可是,问题来了,是否存在科学解释永远无法逾越的界限?正如一位丹麦幽默家所说,预言是件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当预言未来的时候。我将论证,这样的界限确实存在。有两种很不一样的界限:内在的和外在的;这两个术语代表了界限与科学的概念系统的关系。利学有三个目标:理解(Comprehension),解释(Explanation)和预言(Prediction)。理解表明一个总体概念的存在:现象是怎么发生的,大致的起因是什么,以及它与自然界的其余部份有怎样的联系。理解意识着,对现象所属的那部份自然界的神秘感的解除。解释更进一步;它告诉我们为什么所考虑的现象或过程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当然,预言就更确定了;它告诉我们,特定系统在某种条件被满足之后将会发生什么。当对已知事物以往的未曾探索过的历史下结论时,也有预言过去的事情,即倒推。  相似文献   

19.
古时候的杞国,有一个人总是担心天会坍塌下朱、地会深陷下去.并为此食不甘味、夜不安席,后来,人们就用“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来形容和嘲笑那些自寻烦恼的人然而,虽然如今我们不必担心天会坍塌下来,但不得不密切关注脚下的土地……  相似文献   

20.
正地球磁场能够保护我们免受太阳辐射的危险。如今地球磁场正在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南北磁极会转换吗?磁场转换为什么越来越频繁你可能会认为指南针总是指向北方,但事实上,在遥远的地球历史上,南北磁极已经历过多次转换。地球磁场的存在对于地球生命意义重大,它能够保护地球生物免受太阳辐射的危险。但至今为止的地质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