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阿碧 《世界科学》2012,(1):F0003-F0003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家可借艺术之瓦,攻科学之坚;艺术家可借科学之梯,攀艺术之峰。爱因斯坦生前曾经执教过的普林斯顿大学,继承了他对科学和艺术的热爱,每年都要在全校师生中征集作品,并在年底举办"科学与艺术展"。下述图片是从2011年度"科学与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2.
陈旭升 《自然杂志》2003,25(2):100-105
事物的发展似乎总是经历着否定之否定过程.在古希腊时代,科学与艺术曾融合于一体;到了近代工业化社会,科学与艺术之间逐渐产生了隔阂;在现代信息社会中,随着电视媒体的普及和Internet技术的发展,全球化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科学家与艺术家相互间有了更多思想交流的新渠道,科学活动与艺术活动再度彼此靠近,大有相互融合之势.  相似文献   

3.
《自然杂志》2006,28(6):F0003-F0003
在快节奏的科研生活中.李政道先生力图让艺术走出象牙塔,让科学家去拥抱艺术.为科学与艺术架起桥梁.相互沟通.相互启迪,并开创了一条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科学与人交相贯通的学问之逆。  相似文献   

4.
杨先碧 《世界科学》2010,(7):F0002-F0002
借助扫描探针显微镜等高科技工具,科学家可以在比头发丝直径小得多的纳米空间内绘画,并得到意想不到的图景。而在纳米绘图领域,每年都会举行一些图片大赛,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美国材料学会举办的“科学与艺术”图片大赛。以下所展示的这些图片是近年来“科学与艺术”大赛中的一些获奖作品,其趣味性和艺术性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5.
正科学与艺术的距离有多远?爱因斯坦认为,如果一个方程看上去不美的话,那理论一定有问题。科学与艺术从表面看似完全不同,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二者以不同的角度解读未来世界的无限可能。当看似遥不可及的科技与艺术博弈时,二者又将如何诠释我们对于未来科技的幻想呢?中国最大的智能硬件创新创业平台——硬蛋,用最浪漫的艺术腔调——画硬件游戏,来"调侃"最理性的科技。"‘硬’指的是硬件,‘蛋’则指的是创业孵化。"硬蛋科技创始人康敬伟表示,"这个名字是我们花  相似文献   

6.
“正在变暖的地球将产生严重的后果。”我们已经看到过许多媒体对此作出的大量报道,同时也有一些科学家坚持认为,有理由向人们发出这种警告。但另一些科学家却指出事实可能还有它相反的一面:地球也许正在变暖,即使如此,客观地讲地球变暖对自然环境也未必是个坏事。通过对历史气候的研究,科学家们已经指出地球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远比现在温暖的暖气候期。据俄勒冈科学与医学研究所提供的报告,公元900-1300年,当时地球的气温也升高了1.5℃。学者们将这一时期称作“中世纪最适生长期”,这也是地球史上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时期之…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最伟大的创造是人类——这绝无仅有的万物灵长,科学家殚精竭虑,至今还未曾在宇宙中找到与之类似的智慧生物;人类最伟大的创造是文化,文化博大精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与果实。然而,创造与毁灭,传承与遗失,总是在相生相随。  相似文献   

8.
《世界科学》2005,(6):F004-F004
科学与艺术貌似南辕北辙,针锋相对,然而科学求真,真中含美;艺术求美,美不离真。科学与艺术,就像从不同方向攀登同一座山峰的两个人,“从山麓分手,又在山顶会合”,共同奔向人类向往的最崇高理想境界——美,可谓殊途同归。这里记录的是“2005上海科学与艺术展”的精辟,但愿能为你提供一份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美的体验与感受。  相似文献   

9.
尼尔斯·玻尔是20世纪一流的科学家,也是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率先运用量子理论研究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被视为"原子物理学之父",亦有"原子力学的奠基人"之誉。对于玻尔的科学发现,爱因斯坦  相似文献   

10.
献身于科学事业.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们,并不是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不独成为自然美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也是艺术美的追求者创造者。打开科学史册。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如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物理学家玻恩、普朗克、海森堡等都是出色的钢琴演奏者;爱因斯坦是小提琴手;  相似文献   

11.
钱定平 《科学》2004,56(3):62-63
严济慈先生在法国留学时,同徐悲鸿先生是朋友。一位是成长中的艺术大师,另一位是发育中的科学大师,前者曾经用他那清俊潇洒的画笔,给后者绘了一幅素描,并且用法语题词:“给我的朋友严济慈,科学之光,悲鸿,1927。”这幅画虽小,却非常传神达意。神似的力量无穷,寄意的思想深远。多少年以后,当年巴黎大学出身的国家科学博士,已经成长为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  相似文献   

12.
2009年2月12日是查尔斯·R·达尔文(Charles R.Darwin)诞辰200周年纪念日。毫无疑问,达尔文是现代社会中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达尔文本人也许没有想到,他在自然和科学、宗教和哲学、艺术和文化.乃至政治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至今仍无人匹敌。为此《自然》杂志将对达尔文展开持续的报道.内容涉及与达尔文生活、科学遗产等有关的消息。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与美学     
《世界科学》2007,(1):F0003-F0003
科学是美丽的,因为科学理论的首要目的是表达人们发现的自然中存在的和谐。艺术是真实的,因为艺术是在特定情绪下感受到的自然,其目的在于揭示隐藏在已有解答中的问题。下面展示的几幅图片选自本期“形象”,来自纳米世界对观察者想象力的挑战”一文,作者在看似互不相干的纳米结构世界中寻找新的美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原春琳 《科学之友》2004,(10):34-36
时下,在一些学术网站的论坛上,一场关于中国有无必要进行“大科学”项目的论争“烽火”经久不息。这场“烽火”是由11名华人生物科学家点燃的。他们在致中国政府高层的一封信中说,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生物医学的研究成果对人类健康的改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几乎所有这些重大发现都不是在事先预测和计划的科研项目中取得的。与此相反,这些发现是通过科学家在小实验室中用各自的方式进行创造性的研究所获得的。相比之下,一些大型的生物医学计划科研项目不但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反而阻碍了良性竞争,扼杀了科学家的创造性,也严重妨碍了人才培养。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的呼吁受到一些海内外科学家的热烈响应。但一些科学家也对此作出回应:我们做“大科学”项目是希望举全国之力,在一些科学领域让中国尽早进入国际竞争行列。唇枪舌战中,海内外科学家企盼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拳拳之心可见,这场争论,也许没有最终答案,但可以预见,它必将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灵魂脱壳,是许多神秘小说或恐怖小说中常常出现的场景。在一些科幻小说中,则是让意识脱离肉身单独存在,这脱离躯壳的意识也可以活动和思考。这些看似不可能的场景,在脑科学家的帮助下未来有可能会变成现实。现在,已经有一些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培育不需要肉身的人脑,或是让人脑脱离肉身还能继续生存。  相似文献   

16.
沈葹 《世界科学》1999,(10):2-5
黑洞,一种看不见的特殊天体,却蒙上了一圈又一圈的神秘“光环”,令人捉摸不透、莫测其高深。公众谈论黑洞,不免带有几分猎奇的心理;科学家搜索黑洞,着眼于检验理论预言的正确性。我们则认为,黑洞探讨之所以成为热门课题,是因为它显露了广义相对论这块“美玉”之微瑕;为促使时空理论的新世纪发展,冀望由此而找到合适的突破口。诚然,瑕不掩瑜,广义相对论历来被赞誉成“理论物理中最典雅的艺术杰作”。既存在黑洞、又存在白洞,是根据广义相对论(1916年)而作出的猜测;不过,“黑洞”、“白洞”等简明术语,晚至六、七十年代才采…  相似文献   

17.
《知识就是力量》2005,(5):80-80
在通常常见的科普图书类型中.或者是介绍科学知识,或者是介绍科学家,或者是介绍科学思想.或者是介绍科学与文化、社会等的关系。但是,即使在专门介绍科学家的传记类著作中,除了科学家一般的生平、经历和科学工作之外,如果涉及他(她)们的个人生活的话,有关爱情的部分也不会很长。  相似文献   

18.
兰西 《科学之友》2006,(2):18-19
它们的模样就像来自科幻电影中最怪异的外星生物;蜻蜓像鹰一般大,蜈蚣足有数米长。然而事实上,它们都曾是在地球上生活过的生物,5.4亿年前-3亿年前,也就是恐龙称霸地球之前,它们就曾是这颗行星的主宰。英国BBC电视台和600名科学家合作,利用2年时间拍摄出了最新科学纪录片《和怪物同行》,  相似文献   

19.
徐丽君 《科学之友》2010,(2):121-123
科学和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西方大部分的自然科学家都是宗教信仰者,在这些科学家身上,宗教和科学彰显着和谐。这些科学家所信仰的上帝并非我们常人所理解的干涉自然事件、决定人类命运的最高神,而是宇宙间的自然规律、世界秩序,这种信仰是一种无神论的信仰,是一种强烈的宇宙宗教情感,这种情感是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最高动力,激励着他们去发现自然界的一些最基本、最深邃的奥秘。因为在他们看来,上帝伫立在科学无限探索的尽头,研究科学的道路,就是通向上帝,逼近上帝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世界科学》2007,(6):F0003-F0003
“让科学走进大众,让艺术融入生活”为主题的2007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5月10日~15日在上海浦东展览馆隆重举行,吸引了11万人次的市民前往参观。本次展会从多层次、多视角展示了科学与艺术之相得益彰的结合:用科学之美丰富了艺术的内涵,用艺术之美浓缩了科学的精妙,为公众搭建了一个吸收科学与艺术新知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