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刘震 《科技信息》2013,(24):297-298
袁运甫是我国著名装饰艺术家、公共艺术家、工艺美术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公共艺术的主要奠基人和倡导者。在水粉绘画艺术方面;彩墨画艺术方面;装饰艺术研究与创作方面;公共艺术方面均取得突出成就。其代表艺术理念是"大美术"观念,强调艺术不同门类的广泛汲取、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2.
“行为”和“装置”艺术,作为后现代主义美术现象,是前卫艺术家们试图在社会性的精神废墟上重建理念、精神、价值、方法的艺术表现方式,由于前卫、先锋的概念错悟或语境误导,使前卫艺术活动产生了一些虚妄、无序的混乱现象,如何在审视中国当代前卫艺术的现状的同时,发现和维护其应有的艺术价值,使之成为当代社会动力结构中的活力因素和积极力量,应该是当前艺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今天的景德镇陶瓷艺术正处于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也是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国内外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艺术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在这里汇集。各种不同的创作风格在这里交融,各种不同的艺术观念在这里碰撞,各种不同的艺术精品在这里展示……,从而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景漂"奇观。新的理念、新的工艺、新的材质、新的技法不断地涌现,这为景德镇的陶瓷艺术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一个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共同追溯"珠山八友"等前辈艺术家们孜孜不倦的探索足迹,认真学习他们的创新求变的从艺态度,自觉继承他们艺文并重的审美追求,对增强我们当代陶瓷艺术家的文化素养,提升我们的艺术品位,提高我们的创作水平,从而将陶瓷艺术创作不断推向新的高峰是十分有益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西方传统艺术在西方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绘画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传统绘画技法到达了顶峰时期。现代主义绘画和传统艺术并不是完全割裂开来,现代主义在表现手法和思想上都学习和借鉴了传统绘画手段,并在此基础上继承并给予创新。后现代主义艺术也是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它强调主观的个人感受,使艺术家通过艺术的手段表达对社会人类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建交50周年,景德镇学院在北京宋庄"非洲艺术小镇"举办了"走进非洲一一景德镇学浣陶瓷艺术作品展"。我校艺术家们为此次活动创作了一批珠联璧合、晶莹剔透、光彩夺目的陶瓷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6.
在利用信息化的语言诠释艺术理念的今天,艺术是否依然能够保留其原始的内涵和质朴的特征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艺术的若干特点,指出经典艺术面临的挑战。倡导艺术家积极应对信息化浪潮的冲击,用新的思维方式推动新世纪中华传统文艺的复兴。  相似文献   

7.
吕尤 《长春大学学报》2006,16(2):108-110
在利用信息化的语言诠释艺术理念的今天,艺术是否依然能够保留其原始的内涵和质朴的特征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艺术的若干特点,指出经典艺术面临的挑战.倡导艺术家积极应对信息化浪潮的冲击,用新的思维方式推动新世纪中华传统文艺的复兴.  相似文献   

8.
本文乃细读卡夫卡的寓言小说《饥饿艺术家》,意在阐释艺术与生命的关系。以饥饿、表演作为象征,面对物质欲望充斥的时代,强调出某种近乎临近灭绝的艺术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9.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期。这个时代不仅产生了进步的影响深远的人文主义思想 ,而且随着艺术家社会地位的提高 ,在艺术教育上也一改中世纪以来形成的手工业者行会制度 ,使得绘画、雕塑、建筑开始逐渐从单纯的技术和工艺中独立出来 ,被赋予了足以和科学相媲美的精神内涵。学院作为培养艺术家和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型机构的诞生 ,从对以后艺术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看 ,更是开启了人类艺术教育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0.
数码艺术是技术与美学、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数码艺术家将其非凡的想像力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显示出其特有的艺术内涵、思维和存在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创造观念和审美趣味,其审美特性与价值取向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艺术对工业设计的正面作用主要表现在:艺术的理想主义精神造就了工业设计,艺术对开拓新时代的文化起重要作用,艺术的创新意识,艺术家普遍具有“人本主义”价值观,艺术中的色彩感是造型过程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艺术在工业设计中起许多正面作用,但是艺术并不等于工业设计。如果艺术家从事工业设计,必须改变纯艺术的美学观,转变职业行为方式,拓宽专业知识,了解心理学,改变对素描的理解等。  相似文献   

12.
艺术主体所养之"气"包括生理之气、心理之气、道德品质、精神人格之气,还包括艺术家创作前的精神状态。艺术主体所养之"气"的不同,转化为作品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养气"就是人对自我本能、自我生命的体察,从而以自我生命去体合宇宙生气流行的大生命节奏。从文艺创作和批评的角度看,艺术家"养气"就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他在力求把握和艺术地表现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13.
在回顾人类学艺术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人类学在面对民间艺术或乡土艺术时所持有的"大"、"小"的文化视野,认为艺术人类学在中国大有作为,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更多地则应扎根于艺术的田野。  相似文献   

14.
更敦群培和安多强巴是二十世纪西藏重要的写实艺术家,他们的绘画作品和艺术主张给当时的西藏艺术带来新的面貌。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出版的文献、同时代摄影作品资料以及更敦群培和安多强巴教育经历、艺术活动和各个时期重要绘画作品的深入研究,分析了各自的艺术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在艺术产业化时代,艺术市场获得了空前的繁荣。画廊作为一级艺术市场中介,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画廊推进艺术家与消费者,传统藏家与资本投资的关系,促进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转换,也进一步促成艺术创作的社会认同和经济效益,扩大了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带来了艺术生产的深刻变化:艺术创作从过去的个体独立行为变成市场中的社会化组织过程;艺术家从有独立意识的个体转变为庞大的艺术生产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滋生出了专业的艺术中介人;引发了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置换。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时期与我国的春秋时期,是中西方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创造了璀璨的文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该文论述春秋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思想家们的思想及外来文化对西方文化艺术的影响,以装饰纹样比较春秋时期和古希腊时期的艺术创作,以此解读中西方文化艺术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在艺术史上,女性艺术家几乎是无迹可寻,由于各种因素对女性艺术的制约,使得女性艺术的成长经历了漫长的阶段,但是女性艺术家一直在努力,在挣扎着生存,终于在20世纪将女性艺术与女权运动相结合,成为了当代艺术中最为前卫、最激进的艺术。而近现代的中国女性艺术已远非传统女性艺术所呈现出的单一风格。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所共有的特质:女性艺术家以其特有的视角,构成了对社会,同时也是对女性自身的新的读解。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西方现代艺术作历时性描述来阐明:西方现代艺术在选择和改造媒介方面是在传统艺术狭义媒介的基础上,不断向广义媒介扩延的过程;同时论述艺术家在选择和改建媒介上对艺术观念建构的意义,即不断扩延的物质媒介使得艺术家的艺术观念、精神活动得以完整表达。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与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灵红 《科技信息》2009,(18):205-206
本文阐述了不同时期中国艺术家对油画创作中民族精神的探索及取得的艺术成就,认为重新认识和发掘我们传统艺术中的文化艺术和它的价值,是中国油画创作的一个新的起点。并就油画艺术中的传统“写实”和中国艺术中的“写意”内在联系作了分析,提出油画创作民族化与画家的内在精神和文化修养是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0.
艺术主体是艺术活动的承担者,必须依托一定的媒介.网络的艺术主体就是以网络为平台,在艺术领域自觉从事创作、传播、鉴赏评价的人.本文所指的"艺术主体"从宽泛的意义上就是指广大的网民,而不仅是指传统的艺术家.基于网络这个自由、开放的平台,网络艺术主体相比传统艺术主体而言,表现出创新性、虚拟化和边缘化的倾向,体现了巴赫金"狂欢"理论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