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沈家本的法律思想,指导了清末的修律实践,开启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进程,促进了中西方法律制度的融合和中国近代法律制度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其法律思想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既是一个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又是一个伟大的近代化思想家.为把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造成独立富强的近代化国家,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近代化设想,并为实现这些设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孙中山的近代化思想,是中国现代化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总结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有助于整个中国现代化思想史的研究,本  相似文献   

3.
郭嵩焘在继承道咸时期启蒙思想家的“整肃人心”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心风俗为立国之本”的思想,促进了中国传统道德向近代道德的转型,在近代中国“人心风俗”思想的演进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作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生专著众多,《饮冰室文集》为其著名的代表作。他的法律思想主要包括变法思想、立法思想和法史学与法理学思想,这些思想都是梁启超在不同阶段思想的体现。梁启超的法律思想对当时中国的法制近代化做出重要的贡献,推动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进程,是中国法制近现代史中不能忽视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宏观角度看,清末新军建设不仅编练了一支新型的近代化军代,而且带来了中国军事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堪称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肇端.但从清王朝练军自求的微观角度看,新军却变成了王朝的掘墓了,不能说新军建设不是一次惨重的失败.封建主义的国家机体难以移植资本主义的军事制度;落后的农业经济承受不起近代化军队建设的重负;动荡的末代政局无法保障军制改革和军队建设的顺利进行,是新军建设失败的3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19、20世纪之交,英美等西方列强的基督教会和天主教会在上海乃至中国各地陆续建立了教会学校。这些教会学校一方面对中国学生大力传播基督教的教义文化,另一方面也以其教育文化有力冲击着当时的封建教育思想、制度、模式及形式,尤其对于上海教育的近代化具有相当的垂范作用。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和走向未来的伟大改革进程中,重新审视教会学校的教育制度、内容、形式和方法,将给我们以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戊戌维新运动中,维新派积极宣传改革教育的主张,身体力行创办学堂、学会,推动百日维新中国教育改革令的颁布。这一切,对中国教育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以后近代教育制度的推行创造了思想条件;科举制受到有力冲击;开办新式学堂之风从此长盛不衰;培育了一批从事教育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戊戌维新运动中,维新派积极宣传改革教育的主张,身体力行创办学堂,学会,推动百日维新中国教育改革令的颁布。这一切,对中国教育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以后近代教育制度的推行创造了思想条件;科举制受到有力冲击;天办新式学堂之风从此长盛不衰;培育了一批从事教育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晚清戊戌改革第一次全面提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纲领 ,是中国资产阶级近代化运动的首次尝试。康有为仿洋改制思想则是这次改革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武器。本文主要论述以下几个问题 :一 ,康有为仿洋改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 ,康有为仿洋改制思想的三部代表作 :《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波兰分灭记》 ;三 ,康有为仿洋改制思想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洪仁玕(1822—1864)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领导人,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进步思想家。本文拟从近代化的角度来考察洪仁玕的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一、洪仁玕近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洪仁玕的近代化思想集中体现在他所著的《资政新篇》之中。1859年,洪仁玕从香港来到天京。当时,正值太平天国“朝中无将,国内无人”的危  相似文献   

11.
左宗棠的近代化及其思想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化,换言之,就是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近代中国,旨在追求近代化。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标志,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左宗棠作为与曾国藩、李鸿章齐名的在洋务运动中建树较多的人物,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拓者之一。本文拟就左宗棠的近代化活动及其思想渊源作一初步探讨。 一、左宗棠近代化思想的产生和形成 左宗棠,字季高,一八一二年生于湖南湘阴一个农村知识分子家庭。他早年仕途坎坷,三次会试不第,过了40年的民间落魄生活,后来才以幕客的身份登上政治舞台。他生于封建统治的“衰世”,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地主阶级中最活跃的中下层知识分子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大炮和本国农民起义的惊雷,关注阶级和国家的命运,为了挽救清王朝的统治,他们清醒地探索招致危机的原因,以“经世”自勉自励,在  相似文献   

12.
赵玉环 《科技信息》2009,(5):159-160
沈家本的法律思想,指导了清末的修律实践,开启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进程,促进了自由、平等、人权思想的发展和中国近代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其法律思想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张之洞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首先,他改造书院,兴办学堂,倡导派员留学,推动了中国教育实践的近代化。其次,他极力主张废科举制度,并参与制定湖北学制和癸卯学制,初步完成了中国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再次。他的通经致用的人才观、师范教育观和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等。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思想观念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4.
晚清戊戌改革第一次全面提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纲领,是中国资产阶级近代化运动的首次尝试。康有为为仿洋改制思想则是这次改革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武器。本文主要论述以下几个问题:一、康有为仿洋改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二,康有为仿洋改制思想的三部代表作:《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波兰分灭记》;三、康有为仿洋改制思想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十分关注教育事业,为民国时期中国教育近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主要从孙中山革命的教育思想方面作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6.
清末,随着法制改革的进行,清政府对传统的诉讼法律制度也进行了改革,从而推动了中国诉讼法制的近代化.本文拟对这一改革的背景、过程、特点及历史影响等,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郭嵩焘的伦敦与巴黎日记为中心,探讨了郭嵩焘对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观察与思考,指出郭嵩焘的政治文化心态的开放性、进步性。通过对中西社会政治制度的比较,郭嵩焘对封建君主专制弊端作了一定程度的揭示,并提出了改革封建政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郭嵩焘的伦敦与巴黎日记为中心,探讨了郭嵩焘对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观察与思考,指出郭嵩焘的政治文化心态的开放性、进步性。通过对中西社会政治制度的比较,郭嵩焘对封建君主专制弊端作了一定程度的揭示,并提出了改革封建政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晚清中国留学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晚清时期留学制度演变的三个阶段,探讨在中国近代史的不同阶段里,留学生发挥的不同作用,结合当下,分析晚清时期留学制度对当下留学活动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据《管子校释》原稿、任凯南所辑《读管札记——郭嵩焘遗说》、《管子校释》重新辑录郭嵩焘说272条,有50条郭嵩焘说,未见诸任凯南所辑《读管札记——郭嵩焘遗稿》,有可能是"颜先生录本"未采录,也有可能是任凯南未辑录,标注为[A]。有34条郭嵩焘说,《管子校释》未采录,标注为[B]。《管子》原文及句读全部抄录《管子校释》,以便理解郭嵩焘说未采录或未辑录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