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吉利 《奇闻怪事》2007,(3):9-12
有限责任合伙制度由于其兼具“有限责任”与合伙企业灵活性的特点而成为新新人类的首选。有限责任合伙这种崭新的合伙方式,其优点就在于:有限责任合伙进一步确立了合伙人彼此之间的相对独立性,解决了“归责轻率”的问题。这是由于有限责任合伙的归责依据直接来源于权利的分配和掌控,因此,它能够较好地解决合伙企业中合伙人的责任分担问题。鉴于我国在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明确的采纳了这种发源于英美的崭新制度,本文主要从法理学的角度对这一制度存在的价值进行了深层次的探析,进一步阐述了有限责任合伙制度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2.
公司有限责任制度是股东以其出资额或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由于有限责任制度将股东的投资风险限制在最小的限度之内,从而使公司成为最佳的集资工具。但有限责任制度在实现股东的有效保障的同时,也暴露出其不利于公司债权人的弊端。要克服这一弊端,使公司债权人利益得以实现,须援用“揭开公司面纱”理论,确立有限责任例外制度。  相似文献   

3.
官本仁 《海峡科学》2008,(11):50-53
该文结合日本<有限责任事业合伙法>制度以及先进国家有限责任合伙的立法经验,分析我国2007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合伙企业法>中有关有限责任合伙的规定(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制度),指出我国在有限责任合伙制度设置上的不足之处,并为完善我国有限责任合伙企业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股东与受害者,是食品安全侵权中利益冲突最明显的两大群体。而有限责任制度则拉开了利益冲突的序幕,激发一些食品公司从事冒险行为。本文通过剖析有限责任制度对食品侵权受害者潜藏的风险以及现行赔偿救济制度的缺陷,进而提出限制股东有限责任适用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股东的有限责任是公司法人制度的核心内容,而股东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前提条件在于公司人格独立。但公司股东利用法人制度赋予的法律优势,从事不法行为,攫取不法利益,巳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司问题”,本文从法理切入,对现实中各种滥用公司人格的现象进行分析,并从法律制度上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6.
自然人一人公司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个人独资企业的发展,完善我国的企业制度并使其与国际接轨,在我国有必要设立自然人一人公司,并提出了两种可供选择的形式:一人公司(A)和一人公司(B),尤其一个公司(B)很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本文试图打破传统的法律责任中根据责任的承担程度为标准所划分的有限责任和有限责任,设立相对无限责任,该制度的设立可以激发个人出资人的投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人公司的出现,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出资经营者为追求有限责任利益,将其独资企业采取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结果。承认一人公司是世界公司制度的发展趋势。我国现行《公司法》仍然没有承认一人公司,而实践中一人公司却普遍存在,造成了法律制度上的漏洞和操作上的混乱。因此,建议《公司法》对一人公司加以重新立法和规制,明确赋予一人公司之合法性。同时,通过完善《公司法》的一些规定,严格限制一人有限公司的股东滥用有限责任。  相似文献   

8.
许多人认为只有公司制企业的股东承担有限责任,而非公司制企业法人的股东承担无限责任。本文通过对非公司制企业法人的股东也承担有限责任以出资额为限作为分析视角,探讨通过转移资产逃避债务等公司的人格否定与有限责任制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股东有限责任和公司法人人格制度,是公司制度运作的基石。但在实践中,有限责任制度为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人格提供了逃避责任的便利条件,不利于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结合实际需要,我国新公司法规定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但至今尚未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因此对于"公司的法人格否认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操作仍存在着相当多不确定的内容。因此本文就该制度确立适用情形及其法律后果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有限公司制度在我国真正实施也就是近20多年事情.但已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我国公司法中充分体现了公司制度的核心——公司的独立法人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但是,在公司法人制度的具体运行中,滥用公司的独立人格,致使债权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遭受侵害的现  相似文献   

11.
侵权法与责任保险功能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侵权法与责任保险的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特点、缺陷和相互之间的影响。认为责任保险对侵权法的影响是有一定限度的,侵权法在新的时期要继续完善自身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对律师民事责任竞合的认识与解决,直接影响到《律师法》的贯彻执行,也影响到当事人权利的救济。根据《律师法》的规定和民商法的法理基础,我国律师民事责任竞合的性质是以违约为基础和以侵权为补充的责任竞合。其构成应具备四个方面的要件,其解决应遵循合法、公平、有限的精神,并应在三大方面予以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3.
浅谈责任保险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责任保险最初创立的目的在于分散和转移被保险人对第三人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是纯粹为保护被保险人利益而存在的一种险种。然而,随着责任保险的发展,责任保险日益重视对受害第三人利益的保护。本文以责任保险的发展为路径,明晰责任保险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以求对我国责任保险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产品责任法应以保护处于弱地位的消费权益为出发点,对产品定义作出扩大解释;损害赔偿范围可借鉴英美法系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责任主体的范围也应突破原先只有生产和销售才承担严格责任的规定,并指出在某些特殊情形下,责任主体的具体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我国财产继承制度中存在的不利于保护债权人合法利益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刻的分析,指出我国应当改无条件的有限责任继承为有条件的限定继承制度,继承违反有限责任继承的条件,即应对被继承人的债务负无限责任。同时还应赋予债权人遗产分立请求权,使债权人能够主动采取法律措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对在我国产品责任中设立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惩罚性赔偿制度作为一种基本制度已被英美法系国家尤其是美国广泛适用,我国目前在产品责任法中采取的是传统的补偿性损害赔偿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该原则在产品责任法上受到了挑战和质疑,日益暴露出其固有的缺陷。阐述了惩罚性赔偿原则设置的必要性,提出我国的产品责任法应仿效英美法系立法,建立惩罚性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