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以人为本"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科学地在社会实践观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这是关于人的理论思想的革命性变革,是最科学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人本主义思想,本文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浅析了人类实践活动在定义人的本质和"以人为本"实践观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突出实践重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根本宗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个角落都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本文从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主体、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中心点、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等四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以人为本”思想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是合乎哲学发展史逻辑的科学命题,这一命题的形成经历了以物为本——以神为本——以人为本(以自然的人为本——以理性的人为本——以现实的人为本)的圆圈运动;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的实践观;观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蕴所在,它同精髓——实事求是、精华——社会发展规律学说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三个基本点;以人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人的存在反而要去隶属于工具理性的统治,在这一背景下,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切中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脉搏,这恰恰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因此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立场出发,从学理层面来揭示“以人为本”,就具有了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以人为本”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科学地在社会实践观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这是关于人的理论思想的革命性变革,是最科学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人本主义思想,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浅析了人类实践活动在定义人的本质和“以人为本”实践观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突出实践重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也是当代教育的核心理念。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教育工作者思索的焦点。本文分析了"以人为本"的时代诉求,从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着手,进一步提出了高职院校贯彻"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紧跟形势,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策略。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是要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认识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发展需求,"以人为本"注重实现人的自由完成活动和全面自由发展。"以人为本"应该是教育模式的最好方式。同时要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和现实意义,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真正做到教育中的"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其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核心,但它并不是一个完全创新的理论成果。"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它以其为基础,同时又结合中国现阶段国情。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施进一步为"以人为本"思想的落实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把"以人为本"明确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凸显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全面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和"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的"重物轻人"发展观念的弊端,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的问题。"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及当代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显著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
人是社会存在的主体、根本,即人是社会之本。这从而决定了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的群体发展为本、以实现人民至上为原则的全体社会成员为本、以维护人的生存性利益为基础的发展性利益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为目标;以无产阶级解放为必然形式;以人民自己解放自己为基本原则;建立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共产党执政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其增强执政合法性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中国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体现,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  相似文献   

12.
平安校园建设是切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当前各高校工作的重心。要通过各项措施保障师生的各项利益,真正使校园平安,师生安心。  相似文献   

13.
作为现代发展理念的“以人为本”是在20世纪60年代最初被提出来的一种经济思想,它与经济发展中的以物为本相对立。随着全球发展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出,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物质财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人的价值的实现和全面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叙述和介绍并分析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体现,论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的以人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5.
文明发展和历史潮流要求政府应该成为全体社会成员谋取福利之舟,责任政府的建设是政府民主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要求政府定位应遵循“以民为本”的原则。保障民权、尊重民意、关注民生、开发民资、激发民智,是政府实现“以民为本”的路径;建立政府与民间双向互动机制,是实现“以民为本”的关键,“以民为本”将是责任政府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问题一直是学界探讨的重要话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主要体现在试图界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属性问题上。早期的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为"理论实践的理论";晚期的他则修正了这一观点,把阶级立场引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归根到底是"理论领域中的阶级斗争"。这一转变与他自1967年开始的自我批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周期率"折射出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曲折过程。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能够在理论上科学解释中国"历史周期率"。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中国化是超越"历史周期率"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中国化,为超越"历史周期率"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与制度成果。  相似文献   

18.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关键之所在,就是要在反腐倡廉建设的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先进思想观念和科学思维方式,并把以人为本作为衡量反腐倡廉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在各项改革和实践工作中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是走进马克思哲学的一个窗口,作为一个核心范畴,"社会"的生成与嬗变是马克思整个思想流变历程的浓缩及其内在逻辑进程的展开。学界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对马克思不同时期经典文本的深入解读,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敞开广阔的问题域,开掘出马克思"社会"概念的不同面相及其丰富内涵,而"社会"概念的原初语境的再现给予我们新的方法论启示,同时开启了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新的思想地平,成为进一步阐释和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自然生态环境的好恶紧密相连,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协调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前途与命运至关重要。"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它强调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全面关怀,体现了公正的生态伦理意念,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思想。构建"以人为本"的生态伦理正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实现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为本"建构生态伦理要求人类尊重自然的权利、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公平公正,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