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家庭百科     
合理饮食俄罗斯研究人员认为,肉制品的蛋白质会加重某些病症。所以说,在某些情况下少吃肉或不吃肉是保证身体健康的诀定性因素。饭后稍卧每次进食后全身的血液多流进消化器官以帮助消化。饭后稍卧对消化和血液循环有益,对健康也有益。  相似文献   

2.
动物隐身术     
我们吃草,那些吃肉的家伙始终在打我们的主意,为了不被它们发现,我们要“隐身”。我们吃肉,可是每次出猎总被那些满肚草包的东西提前发现行踪,肚子饿得咕咕叫,看来我们也要学会“隐身”——在大自然中生存并非易事,猎物和猎手之间不光是力量、速度上的对抗,  相似文献   

3.
“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没有菜,有一碗好汤,照样吃得津津有味。四川有句老话说得好“肉管三天,汤管一切”,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东西,它熬出的汤永远比其本身有营养。行家告诉我们:“会吃的喝汤吃肉,不会吃的才吃肉不喝汤。”可见汤中奥妙,不可小觑。汤是必不可少的佐食佳品全世界多种风味各异的汤不计其数。以制汤的原料而言,有荤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07,(21):12
我们常说,某某和某某好像天生一对,对于食物来说也是如此。比如瘦肉和大蒜,民间就有谚语云:"吃肉不加蒜,营养减一半。"  相似文献   

5.
, 《科学大观园》2012,(23):14-14
肉类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毕竟素食主义者还是极少一部分人。所以肉类是大众餐桌上必备的食品。但是关于吃肉,还是有几个禁忌的。  相似文献   

6.
自然科研旗下开放获取期刊《BMC医学》前不久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与吃肉的人相比,严格素食者的钙和蛋白质的平均摄入量更低,全骨折风险(即全身任意部位骨折风险总和)高出43%,特定部位(如髋部、腿部和脊柱)骨折风险更高;一般素食者和鱼素者髋部骨折的风险也比食肉者更高.根据这一研究结果,科学家发出提醒:每个人都应依据自身情况,考虑好自己饮食习惯的益处和风险.  相似文献   

7.
<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敢吃肉,"素食主义"甚至成为追求健康者的时髦标签。其实,肉类的营养非常丰富,它们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能被人体完全吸收和利用。机体的各种组织维护、代谢所需要的各种酶等,都需要蛋白质。同时,肉类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如铁、锌、B族维生素等。下面几类人尤其需要吃肉1.正在减肥的人蛋白质能提高饱腹感,减肥的时候更要稍微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相似文献   

8.
你晚上有哪些饮食习惯呢?注意,某些食物晚上吃虽然饱腹而满足,但其危害性可能抵得上砒霜,看看你中了几个? 俗话说:“食有度,食有时.”尤其是对于某些食物而言,结合人的生理规律运作,某些时候吃可能会不利于健康.那么,哪些食物晚上吃危害可堪比砒霜呢? 1、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5,(7):50-51
最近一项探究金钱与幸福之间的关系的调查研究发现了一些两者相互冲突的证据. 在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表明,体验性的消费——即花钱做某些事情——可能会比采购物品(即花钱拥有某些东西)能提供更持久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最新一项研究表明,素食或者纯素食主义者可能会增大患抑郁症的风险,以素食为主的人群服用精神疾病处方药的概率是普通人的3倍,同时该人群更容易自杀。这份研究报告是基于16万份调研数据得出的,同时结果还显示,三分之一的素食者可能患有抑郁症或者焦虑症。研究人员回顾了18项关于精神健康和吃肉习惯之间关联性的研究报告,共涉及160257份参与者。  相似文献   

11.
<自然辩证法通讯>开设"科学和技术:天使抑或魔鬼"讨论专栏后,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再度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笔者阅读该专栏文章受益匪浅.但同时也感到理清某些基本观念的重要性.当然,理清了科学与价值关系的某些基本思想,自然也就从一定侧面回答了"科学和技术是天使还是魔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4原因造成宝宝体弱 1.宝贝体内患有疾病或其他影响.如慢性或迁延性腹泻、贫血、反复呼吸道感染、活动性佝偻病、疳积等. 2.喂养不当使宝贝缺乏某些营养素.如经常过饱伤及脾胃,饮食安排上营养不均衡,宝贝有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等,使宝贝体内缺乏某些营养素.如果缺锌,可引起厌食及抵抗力下降;如果缺铁,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13.
贺霖 《科学大观园》2006,(16):70-71
据加拿大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大约100多万年前,东南亚(包括中国境内的南方地区)的原始森林中生活着一种巨猿。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灵长类动物,身长3米,体重高达544公斤。早期人类曾与这种庞然大物“比邻而居”,一起度过了100万年的时光,直到10万年前才彻底灭绝。让远古时代人类庆幸的是,这种巨猿不吃肉,主要以竹子为食,不然的话,恐怕就没有我们人类的今天了。  相似文献   

14.
许多药物在长期服用时,会阻碍人体对某些营养素的吸收、合成、代谢、排泄过程,引起营养不良.因此,长期服药者须当心药物性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5.
<正>真正在这场创新潮流中大口吃肉的,是折叠屏背后的柔性OLED屏幕供应链厂商。事实上,可折叠手机概念已经活跃了数年,其价值也存在一定争议。这一波可折叠手机的出现并迅速升温,与OLED显示(梦幻显示技术)技术及材料的逐渐成熟密切相关。同时,可折叠手机也在促进产业链内其他零部件的协同创新。在2018年OLED巅峰盛会上,大会社长吕相德宣布了OLED中国时代来临,基于OLED工厂投建,广州将成为全球OLED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国的神话中,女娲抟黄土造人之前,是先造了六畜的,第七天才造了人来照管六畜。狗是女娲造的六畜之一,主职是负责安全的守夜。一只哈巴狗,坐在家门口。眼睛黑黝黝,想吃肉骨头。一只哈巴狗,吃完肉骨头。尾巴摇一摇,向我点点头。这首近年来流传很广的儿歌,相信很多小朋友都唱过。儿歌里乖巧又懂礼貌的哈巴狗形象,何尝不是家长们对孩子的希冀呢!  相似文献   

17.
传播:从身体的界面到界面的身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技术传播史发展至今,媒介技术一直在霸道地延伸着人类的某些感观功能,然而,以往的延伸无一例外都只是人身体某些感官功能的单向度延伸.虚拟实在技术所显示的以往媒介不曾有过的种种品质,让我们有理由预测,在人类发展至今的传播史上,虚拟实在技术有可能破天荒地对以往因技术对人体器官功能的片面延伸所导致的人类感观失衡担负起补偿责任,人类有可能在赛博空间通过沉浸式面对面交流而找回在场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有机体与环境的暂时联系形成的规律是中枢神经系统活动——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伊·彼·巴甫洛夫证明,暂时联系是在客观现实的某些事物或现象或它们的(刺激物的)特性、品质、属性对有机体的影响下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形成的. 伊·彼·巴甫洛夫说明,影响有机体的某些事物或现象,例如,食物、痛的刺激等能立刻引起有机体的生理活物.这些外部影响对有机体有直接的生物学的意义——它们被有机体同化或威胁着有机体的完整性. 外部世界的另一些事物和现象一对象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术语》2011,13(2):61-64
放射性radioactivity 某些核素自发地放出粒子或γ射线,或在发生轨道电子俘获之后放出X射线,或发生自发裂变的性质. 天然放射性 natural radioactivity 然存在的核素具有的放射性.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可勒尔(H.Becquerel)首次发现天然放射性.  相似文献   

20.
某些药物的副作用有促发车祸的危险,因此,驾驶员开车前或开车时不宜服用以下药物:胺类药物,如盐酸苯海拉明、安其敏、扑尔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